做真正的成年人:不为难自己,不讨好世界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07 19:5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0:21
文/俐雅
“妈妈,你什么时候能陪我玩啊。”
这是女儿第4次敲她的门。张美望着记事本上还有一堆未完成事宜,突然感觉胸口有点喘不过气。
自从换了新工作后,领导对她的格外赏识,让她一度找回当年毕业生时的工作*。打鸡血般的工作状态,让她间接忽视了家庭和孩子,对此,先生颇有微词。
望着女儿期盼的小眼神,今天,她迟疑了。自己那么累究竟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要证明自己么?!她下意识地摇了摇头,转身对女儿微微一笑:
“好,妈妈现在就来。”
这一刻,她确定了内心想要,那就是做回自己……
战国时期,赵奢的儿子赵括熟读兵书,倒背如流。
长平之战时,秦将白起和赵将廉颇对峙,不分胜负,赵王听信谣言认为廉颇消极避战,便改派赵括担任统帅。
赵括盲目出击,被白起包围,断粮断水。赵括率部突围失败,最终被乱箭射死,。
我们都说,做人应当有自知之明。 作为成年人,就更加应该知道量力而行,方得始终。
不管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上,我们许多人,都背负着不同的身份和责任,一揽子全包,并不是聪明的做法。
当面对自己可能无法做到的事情时,学会拒绝,不逞强反而是一种谦虚。 像赵括这般没有打虎功,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最后的结果,就是白白丢了性命,还连累了他人。
爱迪生曾说:
他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迈兰,自幼就在父亲的木工厂做工,由于家庭贫困,一生只在学校读过三个月书。
但他从小热爱科学,自己刻苦钻研,醉心于发明。他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他的聪明才智,更是他不断努力实践的结果。
他发明电灯时,光收集资料,就用了200本笔记本;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先后实验了近一千六百多种材料,最后才选中了日本的一种竹丝,成为最初的灯丝。
都说,人要专注做一件事不难,但是一辈子专注只做一件事,那就难了。
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十分钦佩在某些领域里拥有专业知识的人,并认为这样的人,天生就自带光芒。
这个世界上,从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天才,那些了不起的人,只是比我们更早清醒,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赛道 ,并倾注了大量时间,在自己的能力圈里进行升级,于是,才成了后来我们敬仰的人物。
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意大利著名画家、科学家。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
他让世人最惊叹的,是他的画技。由于天资极高,年轻的他很快就超越了他的老师。
但也就是这样一个全科天才,却有着追求极致完美的重度拖延症。
他的天才和灵感大部分都被浪费在了草稿上,著名的画作《最后的晚餐》,直到最后都没有完成;
而另一幅《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是前后画了二十年,直到如今,我们看到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其实都不是他认可的最终稿。
在他的晚年,他曾难过地表示,他的作品本应有更多,但就是因为自己的“完美主义”,一直无法完成作品,也让他感到非常痛苦。
追求极致完美,并不是达芬奇一个人的心病。在许多对自己要求极高的人心中,完美无缺,才是正确的结果。
但这个世界上本就没有真正完美的事物,残缺有时反而更显真实。
用倒*促使我们进步,原本是一种动力,但发力过猛就会变成一种压抑 ,让自己陷入不断反复的痛苦中,无法自拔。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要让“倒*”适可而止,及时停止对自己过分的*,学会在不完美中,享受人生。
在《琅琊榜》里的台词,梅长苏有这么一句台词:
这也像极了胡歌现实中的真实写照。只要活着,一切就还有希望,总会有好事发生的。
他曾经经历过一场很严重的车祸,身上多处骨折,脸也受伤毁容了。
这次车祸住院的经历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不仅在车祸中,失去吃饭的本钱,更失去了如亲人一般的经纪人兼好友。
那时的他,人生跌落谷底,甚至还得了抑郁症。
经历过黑暗,他却依然选择站起来。回归荧幕的他,丢掉了以往奶油小生的形象,开始接一些更加挑战演技的戏,并不断读书充实自己。
2015年,《琅琊榜》播出,他凭借梅长苏一角,再次一跃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男明星。
而就在他事业的上升期,他却突然宣布出国读书。这让许多人都看不懂,但他自己却清楚的很,在生命面前,一切名利不过浮云。
无论命运多么晦暗,人生有多少的波折,只要生命不息,一切就皆有可能。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会使你更强大。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我们如何在逆境中奋力摇桨,并向着自己理想,最终带领我们行至彼岸。
人生最高级的活法,无非就是好好做自己。
都说成年人的世界只看利弊,没有对错。
当年龄渐大,却越习惯了顺其自然,当放下了对“成全”的执着,心反而豁然了,不再想挽留什么,因为我相信,所有的出走,都终会以另一种形式还回来……
做个真正的成年人,不过就是不为难自己,也不讨好这个世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