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10 17:59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0:11
“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利益才是永恒的。”这是现代*中非常出名的一句话。根据财富随国家暴力流动的规律,春秋时期实力最为雄厚的霸主,将在利益分配方面占尽优势。
然而,正所谓“过犹不及”,春秋霸主必须懂得“让利”,才能收揽人心。
《六韬》云:“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
春秋霸主晋国是怎样做的?
在诸侯国表示归顺晋国的时候,晋国愿意一定程度归还领土。如《左传》中曾记载——郤缺言于赵宣子曰:“日卫不睦,故取其地,今已睦矣,可以归之。”晋国大夫郤缺以为在武力威慑之外,必须辅佐以恩惠,才能更好地笼络同盟国。
不仅如此,晋国还能克制对盟国的索取,比如晋国能听从盟国郑国的抱怨,而减轻诸侯的供奉,这就是《左传》中著名的“子产劝范宣子轻币”。
子产曰:“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
郑国大臣子产一番有理有据的话,成功地劝说了晋国,但这也充分表现出晋国能从善如流,能够体谅盟国的难处,在利益上作出让步。这种让步释放出的善意,也让晋国能够更加得到各诸侯的拥护。
如果说“范宣子轻币”只是晋国不过分对盟国索取,那么“魏绛和戎”则是一次非常典型的“让利共赢”的例子。
“魏绛和戎”的主要措施,就是典型的“以土地换和平”。这种以经济让利达成军事和解,表面上是损失了土地,但实际上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总结起来有以下四点:
首先,戎狄生存条件恶劣,生产方式原始,以游牧经济为主。让出土地,对戎狄来说,是晋国农业与戎狄游牧业的互补,是共赢而不是利益受损,这让他们对此有着的内在驱动力。
其次,结束军事对抗,减轻了晋国在北方的军事压力,可以让晋国将注意力从军事方面转移到与耕作相关的经济方面。
再次,这种互利的合作方式,可以起到示范效应,对其他戎狄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晋国大后方的稳定,也能让他们更有余力在与楚国争霸的主要战略方向上使劲,赢得更多诸侯的支持。
最后,晋国减少了军事支出,减轻了军事负担,赢得了休养生息的时间。因为晋国与戎狄有着长期的冲突,且双方一直是拉锯战。
晋国虽然略占上风,但是也无力彻底平定戎狄的侵扰;戎狄屡遭晋国的军事打击,威胁无时不在。也就是说,和解有助于双方达成战略互信的目的,晋悼公这一步棋走对了。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魏绛和戎”建立在强大军事力量和国家力量的基础之上,离开了强大军事力量保护,“和戎”不过是资敌,让自己成为待宰的羔羊,就像宋朝“输币换和平”,必定是换不来和平的。
对于春秋霸主来说,真正的“让利”,不是“损己利人”,而是一种在合作、共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长久的、可持续的行为。
这是一种真正的双赢文化,亦即所谓的“有舍才有得”。
春秋霸主一定要找到“利益”与“道义”的平衡点
在春秋时期,国君与国君直接虽然有“公侯伯子男”的等级区别,但是诸侯国在主权、领土、尊严方面,还是有名义上的平等的,但是因为诸侯的实力不同,所承担的责任也不一样。
一般情况下,小国会让渡一部分自主权与资源,换取安全保障;大国能否获得领导地位,取决于其能否包容和满足潜在追随者的利益诉求。
正因如此,在软实力博弈处于相对弱势的楚国,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他们在后期努力适应华夏文化,再也不提“楚乃蛮夷”之言,反而自觉地运用起道德的力量约束自己。如楚庄王克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楚庄王“引兵去三十里而舍,遂许之平”。
所以,春秋霸主想要长久地保持势头,无非是找到“利益”和“道义”的平衡点。
并非霸主承担超过本国力量范围的责任,亦非小国对霸主一味地服从,而是霸主和小国应该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小国协助、配合霸主,霸主反过来为小国提供军事保护、主持公道。
反过来,如果大国一味以强欺弱,只会激发小国的反抗心理,最后两败俱伤。如《左传》郑大夫所言“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这就是“唯有得人心者,才能真正掌控天下”的道理,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所有人的长远利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0:11
最主要的就是给予大量财富,让人尊敬的地位。春秋霸主招揽人才都是给出让对方足够心动的财富地位,在那个时代霸主们都是非常注重人才培养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0:12
礼贤下士。纵观春秋时期的诸位霸主,都是通过礼贤下士来招揽无双国士,来成为霸主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0:12
我觉得应该关注民生才可以收揽人心,拿出自己的诚意,告诉人们自己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