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的人物形象概括词汇总收集怎么写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21 16:51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3-01-21 21:12
导游人员应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认真完成旅游接待计划所规定的各项任务,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导游仪容仪表规范有哪些呢?下面是懂视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导游仪容仪表规范
一、礼貌的微笑
仁、礼自古就一直备受推崇,可见礼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特别需要。在导游资格证考试现场,等待进场的时候一定要安静,切忌大吵大闹。可以安安静静的复习一下导游词,可以喝口水润润嗓子,被告知轮到你进场后,就落落大方的走进去切忌畏首畏尾。顺便很自然的关上门,但是不要发出太大的声响。首先必须要微笑的看着主考官们,向他们问好(上午就说上午好,下午就说下午好)。自然利落有大方,就这样做好印象也自然而然留给了考官们。
二、合适的服装
对于导游资格证考试的考官来说,第一印象尤为重要。穿着打扮还是一定要亮眼的,没有哪个考官对着干干净净的考生还会有很差的第一印象。选择适合的服装,带着优雅的笑容,仪容仪表这个方面就算是十拿九稳了。合适的服装:穿着不要过于暴露,正式但又能显出你活泼开朗的个性。
三、语调与语气
能够用抑扬顿挫来形容的也只有语调语气了。这个很大部分是体现在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导游词方面。欢迎词幽默风趣,语调不可太急促,语气尽可能轻快。沿途讲解部分就要根据个人口吻以故事的方式讲出一系列内容。侃侃而谈的前提是沿途讲解一定要符合史实,切忌夸夸其谈不可取,导游就该是时刻让游客觉得亲切有爱的一个职业,导游欢送词就要在煽情的基础上尽量留心。
导游的日常礼仪
(1)在带团时,导游员应于出发前10分钟到达集会地点;游客上车时,导游员应主动、恭敬地站立于车门口,欢迎每一位游客,并协助其上下车,待客人上齐后方可上车。
(2)游客落座后及时清点人数。清点人数时,有条件者可使用计数器清点,亦可用默数或标准点人数法清点,即右手自然垂直向下,以弯曲手指来记数。忌用社旗来回比划,也不能用手拍打客人的肩背部位,更不得用单手手指对游客头部或脸部指指点点。
(3)在车上作沿途讲解时,导游员站姿要到位,表情自然,与游客保持良好的"视觉交流",目光应关照全体在场者,以示一视同仁。手持话筒,音量适当,规范讲解。手势力求到位,动作不宜过多,幅度不宜过大。
(4)到达目的地前,应提前将即将进行的活动安排、集会时间和地点等相关信息明白无误地向全体游客通告,并再次告知旅游车的车牌号码及司机姓名,以方便掉队者的寻找。
(5)带团期间,导游员应随时提醒客人注意行路安全, 凡遇难以行走或拐弯之处,应及早提醒客人多加注意,对年老体弱者更应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导游员的行走速度不宜过急过快,以免游客掉队或走失。
(6)带客游览过程中,导游员应认真组织好客人的活动,做到服务热情、主动、周到。导游员讲解应内容准确、表达流畅、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手法灵活。此外,还应注意给客人留有摄影时间。
导游基本的素质
(一) 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职业特点要求导游在全部游程中始终保持最佳精神状态和旺盛的服务热情。
(二)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感.导游肩负着为旅游者游览和生活服务的责任, 还掌管着全部旅程的经济费用, 他們远离组织、独立地工作, 因此自觉地遵纪守法、维护职业道德, 這是对导游的基本素质要求.为此要奉行"游客至上, 质量第一"的服务宗旨;要加强自身教育, 公私分明, 自尊自爱。
(三) 较高的文化水平和广博的旅游知识.导游需具有广博的知识, 除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哲学等直接有关知识外, 还涉及到美学、心理学、考古学、建筑学、宗教学、伦理学、民俗学、医学, 甚至摄影、摄象、花卉虫鸟等知识, 真可谓"诸子百家, 无不涉及;三教九流, 多有相关."没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广博的知识是不能胜任的.因此, 有人说导游是个"杂家";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要成为一个杂家是不可能的。
(四) 熟悉导游工作业务.导游的主要业务是旅游中的生活服务和讲解服务, 还包括横向业务联系和后勤方面的工作.导游不仅要十分熟悉旅游线路, 知晓风景游览点的來龙去脉, 而且应当熟知各地的交通、旅馆、餐厅、商店、停车场, 甚至厕所的方位等, 如此才能顺利而完美地做好导游工作。
(五) 较好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导游是旅游团体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直接指挥者, 因此需要具有一定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导游的组织能力主要表现在, 游览安排恰到好处, 活动程序张弛有致.具有组织能力的导游能成功地將旅游者组合成一个整体, 就象一个乐团指挥, 顺着"乐谱"指挥有度, 应付自如, 按计划完成顶定的游览项目.在旅游过程中, 可能会发生车祸、患病、失窃等意外事件, 导游要有临危不慌、排除困境、处理难事的各种应变能力。
(六) 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主要表现为具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 做到措词得当、词能达意、说话流畅.讲解时要求声音洪亮, 口齿清晰、富於节奏.游览看來自祖国各地, 讲解一定要用普通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1 18:20
导游员的职业形象主要指导游员的仪容、仪表、仪态和行为举止。导游员装饰不要太多,注意衣服与饰物的卫生。导游员的衣着要整洁、得体,化妆和发型要适合个人的身体特征和职业特点,衣着打扮不能太光艳,以免夺取被服务对象的风采,引起他们的不快;不能因自己的服饰扎眼而影响工作,要尽量避免让人用“太”字来评价自己的服饰打扮。如果导游员太注重修饰自己,旅游者可能会想:“光顾修饰自己的人怎么会想着别人、照顾别人?”
三、导游员的职业形象
(一)导游员的形象定位
1.重视第一印象——出面、出手、出口
第一印象常常构*们的心理定势,不知不觉成为判断一个人的依据。导游员与旅游者接触的时间短,给客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就显得更为重要。导游员的第一次亮相,至关重要的是仪容、仪态和使用的语言。
出面——仪容,是指导游员的容貌、着装、服饰及表现出的神态。
出手——仪态,表现在导游员的姿态、动作等方面。
出口——语言,导游员应谈吐高雅脱俗、优美动听、风趣幽默、快慢相宜、亲切自然,这样容易获得旅游者的好感。
2.保持良好形象
美好的第一次亮相并不表示导游员就此可以一劳永逸,万事大吉。就旅游者而言,他们不会满足于导游员的首次良好形象,他们希望导游员能一直保持良好形象,一直善始善终地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从职业的角度看,旅游者对导游员的总体评价是根据导游员的一贯表现作出的,而不是仅凭第一印象。所以,导游员在旅游者面前必须从始至终保持良好形象。
(二)导游员的风格定位
1.保持理智
旅游本是一件愉快的事,但随时可能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导游员就是要为旅游者排忧解难,使旅游者避免烦恼。当旅游活动中出现意外情况或旅游者抱怨时,导游员要头脑清醒,保持耐心与理解,不能用老师教育学生、领导要求下级的说教方法和命令口吻去管理旅游者,而要专业、平静、沉着地解决问题。
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并不总是对的。面对旅游者的不礼貌行为,导游员要表现得不卑不亢、从容大度,既不要心怀怨愤、反唇相讥,也不要一味地低声下气、卑躬屈膝,宽容不是懦弱和忍气吞声。导游员在与不同层次的旅游者打交道时,要能熟练灵活地运用公关知识,注意锻炼转变氛围的能力,随机应变地处理问题,并搞好各方面的关系。
导游员在遇到问题时,绝不能失去理智,如果因控制不住情绪而对旅游者发脾气,不管是否有理,其后果都是严重的。一旦旅游者对导游员失去信心,导游工作就会陷入僵局,严重的还会发生旅游团队失控以及罢游等情况。只有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冷静,不带个人情绪地处理问题,这样的工作才是有效的、称职的。作为导游员,要善待旅游者,凡事保持心平气和,有很多事往往运用一点机智就可以化解祸患、纠纷或尴尬的场面。
2.保持轻松工作风格
人们外出旅游是为了轻松,为了愉悦身心。一位能使旅游者开心、有幽默感和智慧的导游员比一位工作认真、但没有笑容的导游员更受旅游者的欢迎。所以,导游员在服务过程中不要过于严肃。轻松,实际上是内紧外松,是以办事认真为基础的。导游服务的各个环节都很重要,工作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特别对可能出错的地方更要做好准备,多一分准备就会多一分信心。
3.提供超常服务
超常服务作为额外服务,是一种富有人情味的服务,会使导游员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形象更加美好。
4.行使领导权
导游员在旅游初始就要树立领导者的权威,让旅游者相信你有能力、负责任。坚定并不意味着粗野无礼,只表明你明确要做什么和怎样去做。如果旅游者看到,导游员遇事总是一马当先,表现沉着、镇定,面带笑容,便会感到有人在精心地照顾着他们,同时,他们对导游员的才能也会表示信任,并感到轻松自在。
(三)导游员的角色定位
在导游服务中,导游员是多种角色的统一体,应分清不同角色的作用并适时完成角色的转换。当叮嘱旅游者多穿衣服或穿合适的鞋时,导游员就像母亲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体贴;当导游员给偶染疾病的旅游者以精心的照料时又如同*一般;当导游员介绍异国的饮食文化、宗教信仰及社会制度时,是作为国际主义者提倡对他国文化的理解与包容;在进行精彩的景物讲解时,导游员则承担着“游人之师”的角色……因此,导游员在不同情况下要承担母亲、商务经理、教师、社交指导者、心理学家、国际主义者、*等多种角色。
三、导游员职业形象
形象是指人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导游员的职业形象主要指导游员的仪容、仪表、仪态和行为举止。导游员的总体形象要求为:容貌修饰得体,要与所在工作岗位、身份、年龄、性别相称要体现出导游员饱满的精神状态,不能引起游客的反感。仪表要求导游人员的服饰整洁端庄,要与周围的环境、场所协调,不能过分华丽,与从事的工作不相宜。特别注意,在衣饰的选择上不能夸耀、摆阔,同时还要注意场合。仪态要求导游人员站有站姿,坐有坐相,举止端庄稳重,落落大方,不要给游客傲慢或轻浮之感。具体内容如下:
(一)仪表、仪容及仪态
1.仪表、仪容
仪表、仪容是导游员内在素质的体现和个人修养的标志,导游服务中对导游员仪容仪表的总体要求是:
规范化——导游员的穿着打扮、容貌修饰要合乎导游员职业的规定,要给游客以训练有素的感觉。
和谐——要做到精神与外在和谐,整体和谐,要适合自己的气质和性格特点,做到内在素养与外在形象统一,才能产生魅力。
审美性——导游员是游客的审美对象之一,因此穿着打扮要有美感。仪表美必须符合整体性的原则,仪表的各个组成要素之间会影响整体的美,影响其他要素的体现,只要各个要素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给人真正的美感。
得体的导游员仪表、仪容的构成要素有:
(1)容貌美。人的长相是天生的,但容貌却可以通过修饰得到美化,而且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会对容貌产生很大的影响。导游员在上岗时应对容貌进行适度美化,体现自然得体、大方,合乎服务礼节。具体要素包括:
发型修饰——恰当的发型会给游客以愉悦的美感,一般来说对导游员的发型要求是:男性不留长发、大鬓角;女性不能头发半遮面,带团期间尽量不披发,及时梳理,头发要保持清洁。
化妆——化妆是对容貌的一种修饰,可以增强容貌美,导游员(主要指女性)可适当施淡妆,切忌浓妆艳抹、离奇出众,不能化荒诞、怪异、神秘的妆容,不要在游客面前化妆。
其他细节——导游员要在游客面前讲话,因此要保持牙齿洁净,带团前忌吃气味重的食物;注意手部清洁,不留长指甲,不过分装饰指甲;男士要刮脸,修剪鼻毛。
(2)服饰美。服饰是对人们衣着及其装饰品德统称。导游员的服饰要求:整洁、协调、符合社会审美观念,即服饰要与时间、地点、目的相适应,即服饰与周围的环境协调,不同场合的穿戴应有所不同;服饰与导游职业、身份及性别、年龄相协调,通过服饰体现出责任感;服饰与节气协调,不同的季节、气候及天气要选择相应的服饰;服饰与自己的身材相协调,选择服饰要依据自己的体型、肤色进行,以达到服饰美。除了这几个要求外,导游员的服饰还应注意一下几点:
●服饰不可太时髦、华丽、怪异。
●服饰要与环境场合协调,注意接团不同阶段的服饰要求。
●服饰要符合企业的经营思想。
●服饰要讲究文明礼貌,衣着要雅致,要令人赏心悦目,不能过于裸露、透薄、短小,注意细节。导游员装饰不要太多,注意衣服与饰物的卫生。
导游员的衣着要整洁、得体,化妆和发型要适合个人的身体特征和职业特点,衣着打扮不能太光艳,以免夺取被服务对象的风采,引起他们的不快;不能因自己的服饰扎眼而影响工作,要尽量避免让人用“太”字来评价自己的服饰打扮。如果导游员太注重修饰自己,旅游者可能会想:“光顾修饰自己的人怎么会想着别人、照顾别人?”但如果导游员衣冠不整、邋邋遢遢、不修边幅,旅游者可能又会想:“连自己都照料不好的人又怎能照顾好别人?”所以,导游员在服饰打扮方面,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
2.仪态
仪态是指一个人的姿势和风度,是通过言谈举止、面部表情所表现出的动态特征。导游员的仪态包括体态、表情和风度。合乎规范、优美大方的仪态是导游员带团必须具备的形象。导游员要做到:与人相处直率而不鲁莽,活泼而不轻佻,自尊而不狂傲;工作紧张而不失措,服务热情而不巴结讨好,重点关照而非溜须谄媚,礼让三分但不低三下四;友善而非亲密,礼貌而非卑躬,助人不为索取,这样的导游员比较容易获得旅游者的信任。导游员要站、坐、行有度:
(1)站姿美。“站如松”,站态稳重、自然、轻松、优美、挺拔,忌身躯歪斜、弯腰驼背、趴伏依靠、双腿大叉、全身乱动等不良站姿。正确的站态是,两脚叉开时不超过肩宽,腰板自然挺起,手势柔缓,这样会给人一种稳定感、轻松感和亲近感,有利于思想情感的交融。
(2)坐态美。导游坐态也有一定的规范,双腿基本并拢,头不宜后仰,不能半躺半坐,以免给人一种懒散无力或自命不凡的感觉。
(3)走姿美。走资对导游员来说更为重要,因为导游服务主要是一种行走式服务,行走的时间远远大于站和坐,大部分导游服务都是在行走中完成的。导游员行态美要求:步履稳健、从容自然,不能摇头晃脑、左摇右摆。
(4)表情神态美。表情是指一个人通过面部形态变化所表达的内心思想感情,也就是人的思想和情感的外话形式。神态则指人的面部所表现出来的神情态度。导游员的表情神态要于人恭敬、于己谦和、诚信友好。表情神态有很多方式,目光和微笑是其最集中的体现。导游员的目光应该是和蔼可亲、安定有神的,要让游客感到温暖和安全,要关照到每一位游客,切忌横眉冷对、眼神涣散、挤眉弄眼。导游员的微笑不仅是一种服务手段,而且更是衡量导游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不会微笑的导游员,即使他知识丰富、技能高超,仍会让游客敬而远之。导游员的笑应该是微笑,是优雅的、真诚的。
(二)导游员的行为举止
行为举止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职业道德的体现。导游员应做到行为规范、举止大方。
1.导游服务中的行为礼节
(1)接待礼节。
●问候与致意
人们在工作和日常交往中,遇到同事、朋友、宾客时,所应表示的第一个礼貌形式就是问候与致意。问候就是向对方说一些表示良好祝愿或欢迎的话,如“您好!”、“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欢迎光临!”等。
问候时,距离不应太远,以正常说话声音使对方能听清为宜,眼睛应注视对方,不要嘴里叼着香烟或把手插在口袋里。通常,年轻者应先向年长者问候,男性应先向女性问候,身份低者应先向身份高者问候。
●介绍
人际交往中,不相识的人若有相识的愿望,可自我介绍或由第三者介绍。自我介绍或介绍他人时态度要诚恳。自我介绍时要自信,切忌羞怯;要自知,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自吹自擂。介绍他人时要热情、客观,掌握分寸。介绍有先后之别,一般是将身份低、年轻者介绍给身份高者和长者;将男士介绍给女士;将主人介绍给客人。介绍时一般双方要起立,长者、身份高者和女士可例外。
递名片是社交场合一种重要的自我介绍方式。递名片时应用双手(至少用右手),目视对方,微笑致意;接名片时也要用双手,以示尊重;接过名片应认真看一遍,不要马上装入口袋,更不要在手中玩弄。与西方人交往时要注意,他们一般不随意交换名片。
(2)见面礼节。
●握手礼。源于中世纪的欧洲,现已成为全世界人际交往中最常见、最普遍的见面礼。
见面行握手礼时,主人、身份高者、年长者和女士一般应先伸手,以免对方尴尬;朋友平辈间以先伸手为有礼;祝贺、谅解、宽慰对方时以主动伸手为有礼。无特殊原因不用左手握手;多人在一起时避免交叉握手;长时间握手表示亲热,双手握住对方的手以示尊敬,但一般是双方伸手握一下即可,尤其是异性之间。
●鞠躬礼。源自中国,现在作为日常见面礼节已不多见,但盛行于日本、韩国和朝鲜,行鞠躬礼时应立正,脱帽,微笑,目光正视,上身前倾15~30度(赔礼、请罪时例外)。平辈应还礼,长辈和上级欠身点头即算还礼。
●合掌礼。亦称合十礼,佛教礼节,盛行于印度和东南亚佛教国家,泰国尤盛。行礼时,双手合拢于胸前,微微低头,神情安详、严肃。对长者双手举得越高越有礼,但手指尖不得超过额头。接待外国旅游者时,对方行合掌礼,导游人员应以同样形式还礼,但不主动向游客行合掌礼。
●拥抱接吻礼。盛行于西方、俄罗斯和阿拉伯世界的礼节。在一般情况下,父*女间吻脸、额头,平辈亲友间贴面颊,亲人、好友之间拥抱、吻脸、贴面颊。在公共场合,见面时拥抱亲吻以示亲热,但通常只是一种礼节。关系亲近的女士间吻脸,男士之间抱肩,男女之间贴脸颊;晚辈吻长辈额头,长辈吻晚辈的脸或额头;对高贵的女士,男士吻其手背以示尊敬。
见面时还有其他一些礼节,如招手礼、拱手礼、脱帽礼、注目礼、点头礼、鼓掌礼等。
(3)称谓。
在交际场合,称谓很重要。通过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显示出一个人的修养,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风尚。称谓一般可分为:
●职务称,即以其所担任的职务相称,如总经理。
●姓名称,即在“先生”、“小姐”女士之前冠以姓。
●一般称,即泛称某人为“先生”、“小姐”、“太太”等。
●职业称,如“司机先生”、“秘书小姐”。
●代词称,如“您”、“他”等。
●亲昵称,亲属、好友间的称呼。
对有荣誉爵位的人,要称他们的爵位,或称“阁下”。对地位高的人,可称他们为“阁下”,如“*阁下”或“*先生阁下”。对王室成员,要尊称其为“女王陛下”或“陛下”,“亲王殿下”、“公主殿下”或“殿下”。对标志不明的女士,年长者称“夫人”、“太太”,年轻者则称“小姐”,如有错误,她们一般会提出纠正。导游人员应重视称谓并正确运用,若能在短时间内记住游客的姓名,了解他们的身份,并能在日常交往中正确地称呼他们,一定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4)交谈时的礼节。
准确优美的语言,诚恳、彬彬有礼的态度,潇洒的风度是人际交往活动成功的保证。因此,与人聚谈时,必须讲究语言艺术,力求表达得体,善于运用礼貌语言并注意表情、目光、手势等体态语言的适当配合。经常与游客交往的导游人员更应该懂得社交聚谈时的礼节礼貌,善于辞令。
●交谈时的态度:真诚、庄重
导游人员在与游客交谈或在社交场合与人聚谈时,态度要庄重、真诚,不能傲慢,傲慢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不能唯唯诺诺、卑躬屈膝,否则会让对方瞧不起。
●交谈时的表情:大方、自然
导游人员与人接触,同游客一起交谈时,表情要自信、大方、自然,不能唯唯诺诺,不要惊慌失措,不要心不在焉,不要时时看表,避免打哈欠、伸懒腰及其他不雅观的小动作。
●交谈时的目光:坦率、诚实
与人聚谈,要坦诚地注视对方的眼睛,忌讳左顾右盼、躲躲闪闪,不要惶惑不安,切忌居高临下。
●交谈时的体态:适当配合
与人交谈,注意体态的适当配合,要避免手舞足蹈,不要用手指指人,双手不能交叉胸前或背在背后,不要手插裤袋,更不要攥紧拳头,不要疯笑,切忌对人动手动脚。
●提高聚谈艺术
为了使社交聚谈成功,必须掌握谈话的艺术并熟练运用,而高超的谈话艺术绝非一日之功,必须勤奋学习,勇于实践并做有心人,长期总结、积累。导游员在与人交谈时应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善于选择话题。社交聚谈,话题不能太专,曲高则和寡,因而要选择使在场的大多数人感兴趣、可让大家都能发表自己看法的内容,忌讳令人扫兴、不愉快的话题。
第二,善于随机应变。当话不投机时要灵活地转移话题,必要时要向对方致以歉意;如果别人不想说话或不打算多说话,就不要与之攀谈,更不要纠缠,而是寒暄几句后就应客气地分手。谈话时的灵活性还表现在对不同对象讲不同的话、持不同的态度,如对上级、长者讲话时要恭敬、严肃;与女士讲话时要谦让、谨慎,不过多地开玩笑等。
第三,不涉及隐私。互相尊重是社交聚谈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因而交谈时忌讳谈及他人隐私,不触及他人痛处,不道破他人秘密,不议论第三者;不勉强他人回答不愿回答的问题;不要显露出自己曾施恩于某人(此人在场时更要注意);但不要忘记自己曾得到过他人的恩惠,若此人在场时要作适当表示。
第四,不恶语伤人。在社交场合,切忌恶语伤人,不攻击他人,不当众指责他人(即使是对下级或晚辈,也要避免当众指责);忌讳蔑视语、烦躁语、斗气语;讲话时不要显得尖酸刻薄,尖刻者易树敌,尖刻机敏者纵能让赞叹赏,但也令人敬而远之。
第五,慎言。话语如水,容易倒出去,极难收回来,所以要三思而后言。与人交谈,不得胡言乱语,不得泄露*;不主动谈及他国内政及宗教等问题;不讲他人忌讳之事;不传播流言蜚语,不拨弄是非;开玩笑、讲幽默话要注意场合,切勿伤及在场的任何人;问题没有听懂,不要急于回答,以免答非所问,更不要在没有听清对方讲话内容时就乱下结论或作出强烈反应。
第六,注意对话。所谓“聚谈”就是大家讲话,要注意有来有往。与人交谈,不要一个人喋喋不休,讲个没完,注意要让人家讲话,以求达到交流的目的。
第七,忌讳自我吹嘘。社交聚谈的目的是为了交流,绝不是为了吹嘘自己。急于表露自己、炫耀自己往往会与预期的效果相反,而质朴、与人平等交谈者反而能获得他人的信任和敬重。与人交谈时,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咬文嚼字、故弄玄虚绝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卖弄自己只会让人讨厌。
第八,冷落他人是大忌。多人交谈时要照顾大家,要与多数人谈话,忌讳与一两人窃窃私语;不要冷落任何人,尤其是女主人,不要让任何宾客产生被遗弃的感觉。导游人员应注意不冷落任何游客。
第九,适当沉默。“雄辩如银,沉默是金。”面对强词夺理者、无理取闹者、故意挑剔者、恶语伤人者,沉默往往是最好的反击;对不熟悉的话题,保持沉默为佳,抢先说外行话会被人瞧不起。不过,沉默不可滥用,沉默要与言谈和谐一致、相辅相成,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第十,认真倾听。听别人讲话,一要耐心,即约束自己,集中思想听,不要左顾右盼、胡思乱想;二要会心,即主动反馈,作出心领神会的反应;三要虚心,即尊重对方意见,平等交谈。不要随意打断对方谈话,如要插话,应客气地提出并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