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12 19:54
共2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3-02-13 00:16
寝室是大学生生活的最基本场所,是大学生群体的一种组织形式。寝室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温馨稳定的栖息场所,它就像是学生另一个家,每一位大学生都在这个家学习并成长。宿舍人际关系反思有哪些?下面是懂视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从以上这两个案例我们发现大学生从不同的地方来到同一寝室过群体生活,由于各种原因会使寝室成员之间出现各种人际关系不和谐的地方,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少沟通、交流。
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寝室成员间缺少沟通、交流。成员不善于“换位思考”,缺乏“同理心”,自我意识过强。比如上面案例中方某不理睬寝室其他成员,总是一个人听耳机,寝室搞集体活动时如打扫卫生表现的漠不关心;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在和寝室同学发生争议时,一定要把对方彻底驳倒才罢休,不接受他人提出的建议。
2、寝室内的小团体现象。
由于同学间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 经济 状况等方面的不同,使得寝室里的同学很 自然 地和与自己情况相似的同学组成了小团体。比如来自同一地区的学生由于生活习惯、语言沟通的一致而经常一起出入,这样很容易形成小圈子,使得寝室同学间的关系显得敏感而微妙。小团体一旦形成,就会对寝室其他成员产生有意无意的排斥,表现为整个寝室人际关系的不和谐。
3、不讲卫生。
寝室的硬件设施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主要体现在寝室卫生方面,这些都对寝室的人际交往或多或少产生影响,个人卫生很好的同学中大部分只注重自己的个人形象,而缺乏集体荣誉感,不去关心寝室的卫生条件,不扫地,不收拾垃圾,反而是垃圾制造者。经常有室友在寝室里乱扔东西,不叠被子,床上又脏又乱,尤其是男生袜子穿完不洗,扔得到处都是;踢了球一身臭汗也不洗澡,上厕所甚至常常忘记冲,从不打扫室内卫生……这些恶习让室友受不了,尤其是一些爱干净的同学,一旦意识到自己成为寝室清洁工的时候,心头必然不快,长此以往,矛盾冲突就会发生。
4、留宿异性。
随着大学生生理、性心理的发展,对爱情的渴望也强烈起来,他们对异性好奇,关注异性,加上大学环境较为宽松,不少学生试图并已经建立了恋爱关系,但也有许多同学为摆脱压抑感或是为了赶潮流,炫耀自己而交上男女朋友。绝大部分的寝室中都存在有男女朋友的同学,其中一部分同学往往不考虑是否对室友造成不便,总是把男女朋友带回寝室,据了解大部分的同学对室友将男女朋友带回寝室表示反感,大多数碍于情面,不好意思说出来,但是心中的不满不时的流露,使寝室的氛围很容易陷入僵局。
5、作息紊乱。
现代大学生在寝室拥有电脑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电脑给学习带来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它所带来的缺陷也是不容小视的,有的同学夜里打游戏或者语音聊天,甚至夜里一两点还不肯关机,这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夜猫子”,他们搞得寝室鸡犬不宁,常常把大家从睡梦中惊醒,这会使同学间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还有的同学有早起的习惯,但每次起床后弄出很大声响,影响正常休息的同学,这样的矛盾在没有熄灯制度的寝室尤为突出。有些同学甚至报复自己头天晚上受到得“不公正待遇”,第二天起床时也故意将脸盆,凳子的得声音翻倍,久而久之,矛盾就会越积越深。
1、自身的性格缺陷。
寝室人际关系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学生自身的性格造成的。比如:自我意识强,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得失,不为别人着想,不懂谦让,缺乏与人协同合作的精神;适应能力差、孤僻、缺少热情的个性倾向;自尊心过强,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爱发脾气;依赖性强、自主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弱。
2、缺乏人际交往技巧。
在高中,学校和家长都把中心放在了学生的学习上,忽略了对他们进行社会适应能力尤其是为人处事方面的培养和锻炼,有的同学在上大学之前还没有住校经历。上大学后寝室里的同学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异,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容易发生冲突,许多同学因为不懂得人际交往技巧而不懂得如何处理、应对这些冲突。
3、性格、爱好、价值观不同。
人际吸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相似吸引,即人们往往喜欢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这种相似包括信念、价值观、人格的相似,兴趣爱好的相似。社会背景、地位的相似,年龄、经验的相似。不同的相似吸引容易在寝室内部形成不同的小团体。
4、生活习惯不好。
在寝室生活中,不好的生活习惯很容易引发寝室成员之间的矛盾和摩擦。这些习惯包括:乱扔垃圾、乱放物品,在寝室吸烟,爱贪小便宜,不爱护寝室公物。未经室友同意使用他人物品等。
1、摆正心态,求同存异,为建立寝室的和谐人际关系积极努力。
由于同学来自不同的地域,生活环境、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性格特征、价值取向等的不同,必然会产生一些撞击,处理不好就会产生矛盾。作为寝室大家庭中的一员,不仅要放低心态,站在走进、了解和融合的角度做好和性格不同的室友长期共处的准备,而且要主动交往,注意和寝室同学的沟通,每位同学都应该将寝室的和谐作为自己的责任。
2、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
个性成熟的人可以很好地理解别人,容忍别人的不足和缺陷,能够对别人表示同情,具有给人以温暖、关怀、亲密和爱的能力。无论是处理今天的寝室人际关系还是日后的职场关系,实际上都反映人的社会生存能力,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大学生如果注意自己人格的完善,加强自身修养,则很容易平等真诚地对待室友,换位思考、消除隔阂,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3、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日常的起居休息尽量不要影响到其他同学。面对不兼容的情况可以从调整自己做起,比如作息时间的冲突,只要适当调整彼此的时间节奏并多加注意,也是可以避免的。此外寝室成员还应注意生活小节,如做好寝室清洁,不试图占他人便宜,在听 音乐 或唱歌时顾及他人情绪,管理好自己的贵重物品,不取笑别人,不为一些小事争论不休等。
4、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谈吐有分寸。
一般情况下,每个人都能处理好人际交往中的多数环节。真正令人头疼的、真正需要技巧的情况并不是很多,大多数在寝室人缘不是很好的同学是在交往中没有把握好分寸。比如对别人的事情好奇心过强,凡事包打听,这样时间一久 自然 会引起同学的反感;总是喜欢吹嘘自己,或者在交往中一味的抬高对方都会让人觉得不真诚,缺少人际间的安全感;开诚布公有可能得到真心相交的朋友,但过分暴露自己的隐私容易受到别人的轻视;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但替人做主则会受到警惕或伤人自尊,在人际交往中要不断的总结经验,把握好分寸。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12 21:24
有这样想法举措的人是非常自私的,宿舍不是她一个人的地方,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作息时间都不同,不能因为她一个人而让其他人来迁就她。
那么什么样的宿舍才是最好的呢?
1.和谐型 是指寝室内全体成员之间关系融洽,经常相互沟通,相互合作。人生难得莫若遇到知己,而那些能相处成亲人的室友,少不了知己的特质。大学的室友全是通情达理、互相容忍互相帮助的知己,这种气氛是特别轻松、愉快的。2.弱和谐型 是指寝室中大多数成员之间关系融洽,能经常相互沟通,互相合作,有个别成员意见有分歧,有对立情绪和较多不一致的兴趣和生活习惯,相互不能合作。在寝室内通过第三人有间接的沟通与合作。这种类型宿舍成员间在认识和情感方面没有明显对立和冲突,寝室气氛是较轻松、愉快的。3.松散型 是指绝大多数人之间缺少直接沟通与合作,但也谈不上情绪对立,这种寝室中人际关系单薄,缺乏集体观念,有些舍友喜欢默默学习,默默自律,而有些舍友喜欢各种活动,各种的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因为追求不同,在寝室谈论的话题也基本不同,于是,寝室关系自然变得有些疏远。“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就是这类寝室的真实写照。4.小群体型 是指寝室内存在一个或一个以上小群体,小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关系与“和谐性”相同,小群体成员与寝室其他成员的关系与“弱和谐型”或“松散型”相同。根据地域或者性格形成小团体,表现为寝室关系的多元化结构,出现三对一、二对二、一对三等几种情形,最初可能只是一个同学与另外一个同学关系不和,互相猜疑对方,互不相让,甚至互相伤害,于是,其它舍友可能就会选边站队,最终导致整个寝室气氛变紧张。5.失控*型 指宿舍中既无被接纳的核心人物,业务被排斥的主要对象,大多数人处于对立、冲突的关系之中。宿舍气氛紧张、压抑和烦躁。各自的作息时间或者生活习惯都不一样,关键是还互不相让,互相指责,或者都希望别人迁就你,时间长了,必然要产生矛盾。我们应如何建立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呢? 一、完善寝室规章制度,寝室内务分工科学合理学校对寝室管理有统一的规章制度,每个寝室又是一个独立的小团体,每个团体之间的文化氛围、风格习惯又有别于其他团体。因此,每个寝室结合本寝室的特点、特征,制定出符合本寝室的需求,具体、完善、可操作性强的(如值日、作息、用电等)制度规范,大家共同遵守,才能真正地创造和谐有序的大学生活环境,确保寝室管理完善、秩序良好。二、构建良好的寝室风气,建立积极健康的寝室文明 寝室作为大学生的第二个家,相较于原生家庭,其文化氛围同样重要。只有积极阳光向上的寝室文化氛围才能提高寝室成员的凝聚力,促进彼此间的互帮互助,和睦相处、关心爱护,遇到困难共同面对解决。三、掌握人际交往技巧,促进和谐寝室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容易建立在“以互相帮助”为基础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不单单存在于物质方面,也表现在精神方面,室友们相互的关心、关爱、支持,给彼此心灵以慰藉,满足各自情感需求的同时,更能促进相互间的交往。同时学习更多的人际沟通方法和技巧,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赞美,倾听别人的声音,学会关注,培养同理心,合理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绪。四、建立边界、对自己与他人正确认知 个人边界是指个人所创造的准则、规定或限度,以此来分辨什么是合理、安全的,别人怎样对待自己是被允许的,以及当别人越过这些界线时自己该如何应对。个人边界不仅是身体上的,也是情绪上的,它能够反映出个人对自我身心状态的认识和要求。一个人拥有清晰的个人边界,就意味着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能更好地保护自己,避免被他人控制、利用或侵犯。边界意识好的人,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既尊重别人,也保护自己。五、学会维护公共卫生、控制防疫距离 学校寝室内空间小、人员密集,所以应当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保证大脑供氧充足。积极参与寝室内务整理,寝室内和公共区域每日要定时消毒。保持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个人用品不交叉使用。六、积极参与寝室集体活动 寝室集体活动是增进寝室成员之间感情的有效方式,积极参加寝室集体活动可提升寝室成员间的默契,增强寝室凝聚力。寝室内部可创造丰富多样的团体活动,全员参与,增进友谊的同时给枯燥的封校生活带来更多的欢乐。
睡觉时正常情况下,只要开口提醒一下舍友,她们就会可以放轻自己的动作。倘若无理取闹只会引得室友们的厌烦,毕竟没有谁是天生就该听从别人的。总是有很多人曝出寝室关系不好,舍友之间不好相处,她在埋怨别人的时候也应该好好反思自己,尊重是相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