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篇】电影《东邪西毒》为何频繁出现节气?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27 12:1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7 13:40
94年上映的《东邪西毒》,15年后,导演重剪,精心雕琢的2009《东邪西毒:最终版》问世。
在这部电影中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节气与黄历频频出现。
为什么电影中频频出现呢?
有的说,一个故事的开始一个故事的结束;
有的说,导演个人爱好;
有的说,是故事的暗线…
15年后导演再次精心雕琢,呈现的内容肯定有相当分量,需要仔细品味。所以我慢慢地再次看了一遍电影,从我这个角度去放肆的揣摩下,电影到底为什么频频出现节气。
这期,我们先来梳理梳理电影开篇,全屏大图大字幕刻画的第一个节气:
这是电影中很有意思的一段话,黄药师每年惊蛰都会来找欧阳锋饮酒。
很有仪式感,四不四?
既然作为一年一度的仪式,那么是不是像一年一次的生日纪念日一样,背后的意义同样重大?
我们先来看,惊蛰节气的特点是什么?
惊蛰,温度回升,春雷阵阵,春雨淅沥,惊醒了蛰虫四处出走,万物蠢蠢欲动。这样的季节,人心涟漪骤起,似乎隐隐约约的预示着大事发生。
在这样的季节,黄药师的会友饮酒仪式总是按期举行,今年他来了,还带来了一份手信。
黄药师:
这段话的信息量很大。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不久前遇上的一个人,非亲非故为何要送酒?送酒就算了,送的居然是一个很奇怪的酒,可以忘记过去所有的酒,这搁谁信呐,万一有毒怎么办?既然这么奇怪,这个人为何要送这样的酒呢?
其次,这瓶来历不明的酒,黄最终为何选择接受?他想要忘掉什么烦恼?到底是什么烦恼居然使得他要借助外力强行彻彻底底的去除?他究竟遭遇了什么?
最后,这坛忘记所有的酒,为何本来要送给欧阳峰?黄想要干嘛?
不得不说,第一次在电影中听到这些话,觉得就是文学创作,文艺范的语言,留个悬念,勾起观众兴趣。后来,再刷一遍,然后再来看开篇的这段话,才发现玄机重重。
好一个莫名其妙的手信呐~
黄药师看似漫不经心,轻描淡写地和好友叙旧,内心其实浪涌波翻,非常难受。所谓借酒浇愁。这个不那么仔细令人察觉的愁,反倒更令人心碎,痛彻心扉。
这段台词轻轻的就过了,黄药师的愁轻轻的也藏起来了,却甚是巧妙的埋下了那击中核心的伏笔——“醉生梦死”。
谁的内心没有奔腾的千军万马呐~~
所以这个人心如蛰虫般蠢蠢欲动的惊蛰,醉生梦死的春雷,在看不见的最深处,悄悄震响。
是吗?好像是,好像又不止是……
就这样,导演“悄悄的”又带出了惊蛰的另一个雷——“人”,那个人。
哦不,两个雷。还有一个——“鸟笼”。
惊蛰惊蛰,
蛰伏了多少内心奔腾千军万马的春雷
春雷春雷,
雷震出多少欲说还休求而不得的爱恨
有木有觉得这个描述和电影中梁家辉扮演的黄药师气质极其符合:身着黄衣,风流倜傥公子范?
所以,导演是不是故意将黄药师出现的季节,设定在黄鹂鸣叫的惊蛰?
那么黄鹂为何鸣叫?忽地想起那句著名的“两只黄鹂鸣翠柳”,所以黄鹂在为春天而鸣吗?那么与仓庚相提而论地黄药师,他鸣叫了吗?怎么鸣叫的?为什么而鸣呢?
黄药师很喜欢桃花。喝了醉生梦死之后,唯一记得的,便是自己很喜欢桃花。后来还隐居在了东海桃花岛,日日与桃花相伴。
影片中有个姑娘,惊蛰篇章便已出现。没有台词,寥寥几许深邃,波光粼粼的眼神,令人印象深刻,似乎里面有读不尽的故事。后来的影片情节中,我们才得知这个姑娘,她的名字叫做——桃花。
不过,黄药师喜欢的桃花,并不是名字叫做桃花的姑娘。但黄药师与这位桃花姑娘也有着一段春天的故事。
这样看,黄药师是个*,喜欢过很多多花,多情之人,可是他为什么最后只记得桃花,这是什么原因?
看到这个解释,起初我很疑惑,鹰化为鸠,此候跟电影怎么扯上关系?
是不是暗指喝了醉生梦死之后,什么都忘记了的黄药师?
是不是人忘却了过去所有,就会像口啄尚柔的布谷鸟,不能捕食,痴呆木讷?
感觉是不是有些像那醉生梦死后,眼神痴呆空洞,行尸走肉般的黄药师?
如果真是这样,鹰化为鸠,暗喻忘记过去所有,痴呆空洞,浑浑噩噩过着下半生的黄药师,那么这个节气最后的走向,难道是预示了人物的命运?
……
想到这里,我心“轰隆”!
看似说节气,实则说人。
什么人?
正如电影中提到的“慕容燕、慕容嫣,只不过是同一个人的两个身份,在这两个身份后面,躲藏着一个受了伤的人。”
春雷惊心,蛰虫出走,
风轻云淡,风起云涌,
每年惊蛰都会有个人找我饮酒;
桃华,仓庚,化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