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4:45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0 07:00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来自于汉代学士赵崎写的《十三经注疏》。他在这本书中提到了有三种不孝,第1种叫做阿意曲从,馅亲不义。第2种不孝叫做家贫亲老,不为禄士。第3种不孝叫做不娶无子,绝先祖祀。这三种不孝中属第3种是最严重的,也就是后人说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第1种 阿意曲从,陷亲不义
古人以儒学为先,儒学中倡导子女要遵从父母的意思,古代的二十四孝图就是来源于儒学孝顺的文化。但这里却说如果父母的决定是错误的,子女不分青红皂白一味的跟从父母的决定,这也是一种不孝顺的体现。因为这样做会让自己的父母陷入不仁不义的境地,还会扩大错误的程度。
父母也是人,他们也有做错事的时候,作为子女的要时刻提醒自己的父母,不能一味阿谀奉承父母。
第2种 家贫亲老,不为禄士
这句话的意思很好理解,就是说如果生在一个贫苦穷困的家庭,孩子长大成年之后就要为父母分忧。应该趁着年轻谋取个一官半职,为自己的前途盘算一下,这样也能让父母过上好生活。如果出生在贫困家庭,孩子不知道为父母分忧还要啃老,那就是大大的不孝顺了。
不为禄士这句话说的就是考功名,考成功名可以在朝为官,得皇恩俸禄。因为在古代走仕途是一个人最好的出路,不像现在社会可以做生意,可以打工,只要赚钱就可以让父母过上好生活。但在那个时代只有考取功名才能光耀门楣。
所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另外两个不孝,第1个就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第2个就是家贫亲老,不为禄仕。当然这两不孝也比不过不娶妻不生子,没有后代的罪过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0 07:00
在写这句话的时候,并不是把不能传宗接代,当作是最大的不孝。我们在学文言文的时候就知道,其实在古代的时候,“三”并不是一个准确的数字,而是被古人们当作一种常用的大概数量。因此说“不孝有三”,其实就是说有许多的事情被认为是不孝顺的表现。 不孝顺父母,不忠孝朋友。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0 07:01
那两个不孝是指不能顺从自己的父母,还反抗父母,这是不孝,明知道家境贫寒,却不为父母努力去考取功名,也是不孝。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0 07:01
另外两个不孝分别是盲目听从父母长辈的话,就算他们是错的,第二是父母年龄大了,作为孩子要赡养父母。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0 07:02
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