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4:3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6:57
先给大家讲讲豆蔻,豆蔻年华一般用来指13~14岁的女孩。这个“豆蔻”代表年龄的出处就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赠别·其一》。
当时杜牧在扬州与一位少女相遇,这位少女天真烂漫,貌美如花,杜牧对她心生爱恋,所以为她写了“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因为古代的文人墨客们都喜欢引经据典,所以当他们看到大诗人杜牧用豆蔻来指代少女时,就自然而然的引用了。
而从生物学上来看,豆蔻是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它高约丈许,外形像芭蕉,叶大,披针形,花淡*。豆蔻花开时香气四溢,娇艳无比,这就好像年轻的女子刚刚迈入成熟期时的青春热情一般。
因为古代的女子十五岁就要嫁人,所以十三四岁正是女子将熟未熟之际,而这让人遐想连翩,心动不已的少女的容颜,就跟刚开花的豆蔻一样“初如芙蓉花,微红”,依旧自然把豆蔻跟十三四岁的美少女联系起来了。
而“及笄”其实是跟古代的一种礼仪有关。中国古代有五种礼仪,分别为: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笄礼属于中国古代的嘉礼之一,其实就是中国古代的女子成年礼。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古代,男子二十岁被视为成年,女子就是十五岁被视为成年。女子长到十五岁后,如果已经许嫁了人家,就要在女性长辈的主持下,由家里的妇女或婢女帮她改变幼年时代的发型,将头发绾成发髻形状,并插上成年后才可以佩戴的发簪,这样就意味着这名女子已经结束少女时代,可以嫁人了。
因为古代女子的装束是被严格规定的,要让人能够一眼分辨出未婚、适婚、已婚,而经历了笄礼之后,女子就会被认为是适婚年龄,也就是成年了。所谓的“及笄”也就是达到实行或者已经实行笄礼的年龄,所以,十五岁就顺理成章的被叫做及笄之年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6:57
这两个都是古代对女孩子年龄的表述,让人一听就知道孩子的年龄,不像我们今天这样很直白的讲述“孩子几岁了?”,应该是文化人和士大夫层面的文言表述,不仅非常形象,而且标志明显,方便媒婆提亲。
我们古人对每个年龄段都有特定的称谓,一般以一个年龄区间指定一个称为,非常有趣,而且男女还不一样,通过这些可以看出我国古人的各种含蓄,不会像现在的家长,经常会说出“我家孩子已经30了,还没有对象,赶紧给张罗一个”,古人则无需如此,只需通过改变孩子的装束和打扮,媒婆就能看懂,也能理解,会有相应的动作,当然这些都不是白做的,是有奖赏的。
未成年: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这个意思非常明确,孩子已经接近成年了,用现在的话说,可以预定了。
已经成年:及笄:笄[jī],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及:指女子十五岁。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当然女孩子不是随便见外人的,一般都不会嚷嚷着去找人提亲,通过这样的几种表述让外人了解情况,非常地含蓄,又很好地传递了信息,是不是很智慧呢?
当然这些都是古代有身份、有地位家庭孩子的称呼,岂不闻“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普通老百姓的孩子就很少讲究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6:57
13岁豆蔻(doù)年华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6:58
豆蔻年华之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及笄,指女子年满15岁。如果观止男子二如果冠指男子20岁左右的年纪,而立指人30岁。不惑,指人40岁花甲,指人60岁古稀指人70岁,期颐指人100岁。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6:59
豆冠是一种植物,是在初夏开花的,用来形容未成年刚刚好,很形象很贴切,而及笄在古代的时候是一种束发的簪子,古代有成年要盘发的说法,盘发需要用簪子固定,所以用及笄很好的表现女子15岁成年。古代女子在各个年龄段都是有别称的,这个其实也体现我古人的聪明。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6:57
先给大家讲讲豆蔻,豆蔻年华一般用来指13~14岁的女孩。这个“豆蔻”代表年龄的出处就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赠别·其一》。
当时杜牧在扬州与一位少女相遇,这位少女天真烂漫,貌美如花,杜牧对她心生爱恋,所以为她写了“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因为古代的文人墨客们都喜欢引经据典,所以当他们看到大诗人杜牧用豆蔻来指代少女时,就自然而然的引用了。
而从生物学上来看,豆蔻是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它高约丈许,外形像芭蕉,叶大,披针形,花淡*。豆蔻花开时香气四溢,娇艳无比,这就好像年轻的女子刚刚迈入成熟期时的青春热情一般。
因为古代的女子十五岁就要嫁人,所以十三四岁正是女子将熟未熟之际,而这让人遐想连翩,心动不已的少女的容颜,就跟刚开花的豆蔻一样“初如芙蓉花,微红”,依旧自然把豆蔻跟十三四岁的美少女联系起来了。
而“及笄”其实是跟古代的一种礼仪有关。中国古代有五种礼仪,分别为: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笄礼属于中国古代的嘉礼之一,其实就是中国古代的女子成年礼。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古代,男子二十岁被视为成年,女子就是十五岁被视为成年。女子长到十五岁后,如果已经许嫁了人家,就要在女性长辈的主持下,由家里的妇女或婢女帮她改变幼年时代的发型,将头发绾成发髻形状,并插上成年后才可以佩戴的发簪,这样就意味着这名女子已经结束少女时代,可以嫁人了。
因为古代女子的装束是被严格规定的,要让人能够一眼分辨出未婚、适婚、已婚,而经历了笄礼之后,女子就会被认为是适婚年龄,也就是成年了。所谓的“及笄”也就是达到实行或者已经实行笄礼的年龄,所以,十五岁就顺理成章的被叫做及笄之年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6:57
这两个都是古代对女孩子年龄的表述,让人一听就知道孩子的年龄,不像我们今天这样很直白的讲述“孩子几岁了?”,应该是文化人和士大夫层面的文言表述,不仅非常形象,而且标志明显,方便媒婆提亲。
我们古人对每个年龄段都有特定的称谓,一般以一个年龄区间指定一个称为,非常有趣,而且男女还不一样,通过这些可以看出我国古人的各种含蓄,不会像现在的家长,经常会说出“我家孩子已经30了,还没有对象,赶紧给张罗一个”,古人则无需如此,只需通过改变孩子的装束和打扮,媒婆就能看懂,也能理解,会有相应的动作,当然这些都不是白做的,是有奖赏的。
未成年: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这个意思非常明确,孩子已经接近成年了,用现在的话说,可以预定了。
已经成年:及笄:笄[jī],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及:指女子十五岁。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当然女孩子不是随便见外人的,一般都不会嚷嚷着去找人提亲,通过这样的几种表述让外人了解情况,非常地含蓄,又很好地传递了信息,是不是很智慧呢?
当然这些都是古代有身份、有地位家庭孩子的称呼,岂不闻“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普通老百姓的孩子就很少讲究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6:57
13岁豆蔻(doù)年华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6:58
豆蔻年华之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及笄,指女子年满15岁。如果观止男子二如果冠指男子20岁左右的年纪,而立指人30岁。不惑,指人40岁花甲,指人60岁古稀指人70岁,期颐指人100岁。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6:59
豆冠是一种植物,是在初夏开花的,用来形容未成年刚刚好,很形象很贴切,而及笄在古代的时候是一种束发的簪子,古代有成年要盘发的说法,盘发需要用簪子固定,所以用及笄很好的表现女子15岁成年。古代女子在各个年龄段都是有别称的,这个其实也体现我古人的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