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4:33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9 04:36
第四十二回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余音
蘅芜君,指宝钗。兰言,古书(待查)上有“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的话。臭,嗅,是气味的意思。兰言,知心话。解疑癖,为人解惑。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黛玉一直把宝钗用当情敌看待。这一次,宝钗用了知心美言,来帮助黛玉,指导她要多读正经书,从而使黛玉解了对宝钗的疑惑。
潇湘子,即黛玉。雅谑,雅致的玩笑。指回中黛玉笑宝钗“把嫁妆单子也写上”,宝钗要拧她,她又在求饶中嘲笑(善意)宝钗教训她的事,即补余音也。
这几回写刘老老,流露了作者的某种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合作的思想。这和*的托尔斯太为谋求贵族阶级出路到农民那里找合作的观念颇相似。
扩展资料:
四十二回这一回的感觉很像席慕蓉的那句诗:我真喜欢那样的梦,梦中,一切都回复最初的美丽。
这一回又和《西厢记》有关了。可以说,《西厢记》这部书,在红楼梦中功德无量。它成就了宝玉黛玉的爱情,也成就了宝钗黛玉的友情。
前文书中的“三宣牙牌令”,根本就是作者挖的坑,一半目的就是为了让黛玉说错酒令。文中说:“(黛玉)原来昨儿失于检点,把西厢记、牡丹亭说了两句”——连边缘小厮兴儿都知道,林姑娘“一肚子文章” ,一句酒令能难倒满腹诗书的黛玉么。
不过全家女眷聚餐,和贾母薛姨妈甚至刘姥姥这些人一起行令,林黛玉自然不会有压力。也许正是因为没压力,便不假思索信手拈来,口边有哪句便顺口说了哪句,却恰好暴露了她最常吟诵最熟悉的是哪些诗句,暴露了她看过哪些书。
好文章是好文章,也的确余香满口,但是《西厢记》中哪些句子不可读,冰雪聪明的黛玉焉能不知 。所以读了西厢后的黛玉越发自珍自重,凡宝玉稍稍说一句半句书中敏感些的话,她便会反感,像个竖起满身刺的小刺猬,立刻翻脸骂宝玉学了这淫词艳赋中的混账话欺负人——“我告诉舅舅舅妈去!”
假想黛玉有个小妹妹,她会不会放任她读这本书呢?所以,当宝钗悄悄儿的拉黛玉到背人处,告诉她读这杂书不好,黛玉就明白,这是在把她当小妹妹待了。其实宝钗满可以不说黛玉的,是否移了性情,干人家底事?而且说了还会透露秘密:原来班干部一样的宝姐姐也读过《西厢记》。
黛玉自然明白这都是为她好,小小年纪便已经读到了"四书"的她,岂是那不明理不辨好歹的人。她扪心自省,若换个过儿,是宝钗说酒令被她听到了,她自然是讽刺打趣,断不会这么苦心的去劝导。
所以,她深深的感受到宝钗的厚道。曹公在这部书的第一回,便说明了“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所以写出这部书来“使闺阁昭传”。
写到金陵十二钗的册子时又补充说明道:"乃是金陵中十二个冠首女子”在曹公心中笔下,这些女子都如花朵儿一般美好,各花有各香,然后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他怕我们不能领会他的意思,还特意写了抽花签的情节来点醒我们。探春的杏花,湘云的海棠,黛玉是芙蓉的风露清愁,特意把牡丹留给了宝钗。
那是十二钗中的群芳之冠,个中褒贬不言自明。黛玉的芙蓉花签上注的是“自饮一杯,牡丹陪饮一杯”,相对举酒,酒中有深意,作者早就安排好了这两个最出色女孩的惺惺相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红楼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9 04:37
第四十二回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余音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9 04:37
第42回的主要内容:刘姥姥给巧姐治病、起名,贾母看病,宝钗“教导”黛玉,惜春请假 作画,宝钗出谋划策。 我个人认为本回对故事情节发展 主要有两点作用,一是刘姥姥为巧姐治病、起名,增加了他们间的亲密感,为以后刘姥姥救巧姐做铺垫,平儿想刘姥姥要些干菜也为刘姥姥以后进贾府做铺垫。二是宝钗和黛玉关系开始走向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