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村名:来自一个美丽的传说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27 15:4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5 00:16
村名:来自一个美丽的传说
我不知道这样一件事情,枣树坡这个村名,从什么时候改成寺庄村?原因是什么?村民都这么猜想:或许村里以前修建过寺庙?或许村里以前就有寺庙?祖先这么改,一定有他们改的理由。问父亲?父亲说不知道。印象中,我村就是现在这个名字。
明朝洪武三年,始祖身背家佛观音从朔州马邑县徒步走来,为的就是求佛保平安。我想,祖先改名,是否与南观音庙有关?南观音庙在我脑海里没有印象。听父亲说,南观音庙在1958年拆了。拆的原因,好像和修铁路修水渠有关。它的位置,在村西南巷和水渠交界处。
村民回忆,南观音庙坐南朝北,背靠祖坟,面对村庄,圈洞成阁,阁上建庙。在庙西有条石头铺的小路,人们从这条小路进庙敬佛。庙下面是石头砌成的石洞,供人们行走,南观音庙拆后,村民把南观音请到村西奶奶庙内。
人们还说起这么一个故事,意思是说过去,原本没有寺庄村,也没有南窑头,更没有枣树坡。村东白石,过去叫古村,村里有座古寺庙,叫寿圣寺。
据《山西寺庙大全》831页记载:寿圣寺属明朝兴建,始建年代不详,地址在白石村。现存情况为:“十八罗汉殿、伽蓝殿、天王殿、龙王庙、关帝庙,保存较完整。”《忻州文史资料》11期127页有如下文字:“寿圣寺,位于下佐乡白石村内,明代建,市保单位。据清乾隆三十八年五月碑记:创建于元皇庆元年。总体布局:大佛殿居中,左右配殿为十八罗汉殿、伽蓝殿;大佛殿前为天王殿,东为龙王,西为关帝庙。天王殿面阔进深各三间,脊檩题记为明成化岁次乙酉年建立。前檐共七朵斗拱,单抄四铺作,余皆为清建。保存较完整。”
寺庄村,原来是寿圣寺院的土地,过去叫田庄子。后来寿圣寺香火旺盛,前来寿圣寺拜佛进香的人越来越多,寺院土地也逐年增加。寺院土地增加了,雇用的佃户,就是给寺院里种田的人,也相应增加。由此,发展成为一个村庄。
《忻州直隶州志》(清修•新印)16卷有这样文字:圣寿寺,一在奇村,一在白石村。寿圣寺,在寺庄村。
我以为,无论从哪方面讲,《忻州直隶州志》要比1995年3月出版的《山西寺庙大全》更权威,更可信。
寺庄村名来历,应该与“寿圣寺”有着直接联系。
此时,从我脑海驶出一辆马车:一个车轮子写着:从枣树坡开往寺庄;另一个车轮子写着:从土窑洞变成瓦房。这辆马车,应该就是识文断字的人们,经常说起的历史。
这就是我的家乡:位于忻州城西南,过去叫城南乡,现在改成豆罗镇。村东一公里是白石村,再往东是苏村、下佐村、豆罗村、关城村,关城村位于系舟山脚下。系舟山,就是传说中大禹治水时拴船的地方。《太平寰宇记》记载:“系舟山,尧遭洪水,系舟于此。”系舟山因此得名。由此可知,忻州过去是海底世界。
村南就是北同蒲铁路线,过了铁路,是南窑头,就是前面提到的枣树坡,再往南是五峰山。紧挨铁路,是一条大渠,名叫白石大渠。有人说是白石村黄罗道所修,有人说是明朝*所修,都没有文字记载。
这条水渠,从阴山引牧马河水,沿牧庄村北从西向东流出,经寺庄村,再流到白石村,长约十华里。村民讲,以前因为分水浇地,三个村庄的人,经常因为用水时间长短,发生打架事情。最后商定一个办法:焚香分水。意思就是开渠时,先点一炷香,根据村子里的人,或者根据村子里的土地,然后根据这炷香烧的长短,来确定一个村庄的用水时间。
河对面是下河北村,形状似“金蛾扑水”,传说还有典故,然而不知,存史待查。西面是火车站,过了火车站是牧庄村,从牧庄村再往西走,就是阴山。《忻州直隶州志》(清修)6卷有这样文字:“阴山在州西南四十里牧庄西夏月凝冰积雪。”
人们传说,“阴山吃石”是一个美丽神话。阴山位于忻州城西南二十公里处,在牧庄村西,山势低缓,呈南北走向,北临牧马河,西傍葫芦川,地势险要。令人惊奇的是,两河在阴山以上,河床砂石滚滚,水流混浊,急流澎湃,奔腾不息。从阴山流出,则变得水清砂细,磐石巨物,全然绝迹。相传卵石为阴山所噬,故有“阴山吃石、盂县屙铁”俗语。现实就是这样,阴山以东牧马河的砂子,形状像黄豆,颜色白里透红,人称豆砂。也有人说,因取砂点在豆罗,故取名豆砂。众说纷纭,难辨真假。
阴山上面是庄磨镇。
说起庄磨镇,想起一位名人,他就是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公刘前辈。1970年,先生同他女儿(刘粹,小名小麦,1958年出生)来到忻县庄磨公社冯村大队,接受贫下中农劳动改造。先生眼睛不好,村民照顾他,让他只做些拾粪的农活,他总是将骡马粪与土坷垃混淆,难以区别。这时,村民有意将牲畜粪便,放在显眼地方。有的村民,甚至把自己拾下的粪便,倒进老人筐里……
先生喜欢唱歌。劳动间隙,就领着大伙儿唱歌,一边打着拍子,然后一句一句地教……村民都喜欢他,称呼他老刘。先生后调到忻县文化馆,经常到图书馆看书,同时也辅导文学爱好者。
先生人如其名,生性刚直不阿。有一次,县委*到某村参加抗旱。随行的有位诗歌爱好者,当即赋诗一首,里面有这样的诗句:*抗旱来俺村,山呼水笑齐欢迎。这位“诗人”拿着“大作”,请先生指正。先生略加思考,信手改为:
*抗旱来俺村,贫下中农齐欢迎;
*进门喝口水,庄稼比俺渴十分。
仍有讴歌“领导”成分,却没有媚俗的浅陋。
那时我还小,没有见过先生,后来在《小说选刊》1985年3期,看过先生写的小说《先有蛋,后有鸡》,里面有许多我们那儿的方言。比如叫爹为大,叫几棵树为几抱(音为勃)树,叫妈为波(取其音),先生为此创造出一个字,我在电脑上打不出来,这个字是“女”字过来一个“白”字,音为波,意思同妈妈或母亲。还有,人们常说的蹲,我们那儿叫圪蹴。
就连小说里的那个村名,先生竟然起了个:碾庄。这个碾庄,就是把庄磨两字翻了一下。石碾与石磨同属石器,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碾庄,其实就是庄碾,也就是庄磨。这是我的猜测,或许也是先生的别有用心。但是,可以肯定,庄磨这个村庄,给先生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这片土地,以及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对先生是有感情的,否则他不会用“碾庄”这个村名。
附: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公刘小传
公刘,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原名刘仁勇,又名刘耿直,江西省南昌市人,1927年3月7日出生,1939年开始写诗,1946年半工半读于中正大学,并投身学生运动。1948年初*上海,后赴香港参加*党领导的全国学生联合会。广州解放后,参加人民*,随部队进军大西南。195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出版了他第一部诗集《边地短歌》。1956年在*总*部任职,1957年打成“右派”。1978年返回诗坛,出版诗集有:《在北方》、《公刘诗选》、《尹灵芝》、《白花•红花》、《离离原上草》、《仙人掌》、《骆驼》、《大上海》、《南船北马》等。1981年获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新诗奖,曾任中国作协安徽分会文学院院长。
2003年1月7日逝世。
HI��2��!D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