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5:4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6:05
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
随着22考研接近尾声,很多大三的同学也有了考研的念头。
相信同学们都很好奇“现在开始准备早吗?”,“该怎样准备更好呢?”,“我早早开始准备,会不会陷入复习疲软期?”诸如此类的问题。
备战考研的最佳时间一般是从大三寒假开始。
主要是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因为此时开始准备,战线不会太长也不会太短,让你有充分复习、准备时间的同时,后期冲刺复习阶段也不会让你太疲惫。其次是因为这个时候开始去准备,可以有个逐步进入考研状态的过程,最终以最佳的状态去面对考研。
大三寒假之前我们真的就什么都不做吗?当然不是!在考研中早做准备是必须的,因为当你还在犹豫的时候,其他小伙伴已经在在埋头准备了。其实仔细想想自己需要准备、复习的内容,你只会觉得时间不够用,恨自己为啥不早早开始做准备!
从现在开始到大三寒假的这段时间是可以作为考研承上启下的重要时间点,利用好这段时间,为自己之后的考研之旅做好准备的,后面就可以事半功倍哦。
选择报考专业
对于考研而言,如果你没有非读不可的院校,那么优先确定专业比选定院校更为重要。首先这将决定你的复习内容与规划,其次这决定了你将来的学术或就业范围。
选择专业有以下原则:
(1)认真规划考研所学专业。哪怕是相似专业之间的考试科目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复习到一半再换专业将会影响复习进度与自己的心态。所以前期一定要认真选择,确定好目标专业后就尽量不要再换专业了。
(2)根据自己的兴趣或社会需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日后会更加容易坚持。如果实在没有感兴趣的专业,那么可以去看看近几年被*大力支持的学科及专业。尤其是交叉学科,一是主要培养复合型人才,符合当下社会需要;二是交叉学科多为新学科,相对竞争小,需求大。
(3)认真评估自己。在开始考研之前,我们要对自己现有的水平做一个综合评估。不妨也用这些问题问问自己——四六级过了吗?英语水平怎么样?自己还愿意继续学习数学吗?专业课目前的成绩还有提升的空间吗?考研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些关于自己的“灵魂拷问”在考研之前都要在心里有个底,否则很容易在后面被他人影响,从而乱了自己的阵脚。
选择报考院校
院校的选择,可以考虑以下因素:
未来工作的城市。未来打算在哪里就业,就选择哪里的高校。这样既熟悉当地环境,又有导师、同学可以作为你的人脉资源。
个人理想与抱负。考研不容易,读研的成本则更高,所以一定要选择一个能够实现你自身抱负的高校。这样你在备考时会更有动力,读研时也会更有*,避免荒废学业的情况出现。
个人能力。考研目标院校的选择一定要量力而行,尽量不要跨多层阶梯择校。确保自己有机会考上是最主要的大前提,理想的目标院校应该是个人能力与个人理想的交叉点,而不是凭借自己一腔热血的产物。
综合目标专业考虑。选择院校时,要考虑本院校是否有自己的目标专业,以及目标专业在本校的强弱、等级等。
如果现在暂时无法确定目标院校也不用心急,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综合几个心仪院校的专业课资料进行复习,先打好基础,等到自己的综合实力稳定后,再综合各方面因素确定学校。
收集信息
由于疫情的原因,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选择读研深造,以避开现阶段就业难的问题;更有许多已经就业的人,为了增加自己的专业竞争力,而选择读研。
除此之外,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表明,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462万,相较于2021年的377万增长了85万人!按照这个增长趋势,2023年的报考人数极有可能突破500万大关!
你即将面对的对手,是有着二战甚至四战考研的经验者,是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和竞争对手相比,你的经验值几乎为0。因此在考研人数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如果想要自己成功上岸,那么花时间去收集信息是必要的。
尤其是近年来在研究生改革大变动的情况下,对于各院校专业报录比、推免比例、招生人数、复试情况、考试大纲等数据情况更加需要了解。
这类信息大家可以去学校官网、贴吧等网络平台进行收集,当然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提高警惕性,防止被骗哦~
做好学习规划
随着22考研的临近,23考研人也将面临四六级、期末考,而寒假过后随之而来的是大三下学期课业压力的增大,这就意味着留给复习的时间将会非常少。
到了9月份,23考研人升上大四,这时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实习。在学校强制要求实习的三个月里,你根本没有完整且充裕的时间用来进行复习,也不可能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备考中。
因此在现阶段,已经下定决心要考研的同学,在确定目标专业的同时,可以开始着手准备英语、数学、*公共课的复习了。
英语方面尽量保证每天2小时的学习时间,第一要背一遍考研基础词汇,大致了解考研词汇设立一个在寒假结束前过一遍考研词汇的小目标;第二要学习语法,分析长难句,语法和长难句是考研的基础,如果不过关,对于后期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制约。第三是做阅读,阅读在考试中所占的比重较大。
对于要考数学的考生来说,每天1-1.5小时的学习时间就足够了。在这段时间内应以考试大纲为主,同时复习本科期间的基础教材,把基础知识过一遍。记住一些重要的公式、定理和证明方法的同时,也要确保自己一一做过课本上习题,从而达到总结题型的目的。
*一般来说,不建议过早开始复习。但同学们如果有兴趣、有时间或是担心自己的基础不牢,那可以大致翻看一下往年的大纲解析,做基础的知识了解即可。
关于考研科目如果你读的是非建筑、设计等需要作图的专业,通常来说你一共需要考四门,即*、英语、专业课一、专业课二。如果你需要考数学,那么其中的一门专业课就被替换成了数学类别的考试。
而且通常情况下,除了*、英语、数学是全国统考之外,专业课一般都是院校自主命题。这就意味着,你考哪个学校,拿到的就是哪个学校的题目。这就要求考生在前期做准备工作的时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搜集备考信息和相关复习资料。
如果不提前准备,等到大四才缓缓进入复习,那么在考研信息战的战场上你就会失去先机,但凡后期出现任何变化,你都将束手无策,甚至是坐以待毙!
面对这些已知的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早做准备,用早复习来弥补紧张的复习时间,从而提高自己上岸的几率。
既然决定了考研,那就全力以赴。
每年那么多人考上,为什么不是你呢?
但是你要拿出行动,不要一边刷着视频一边想着成功的画面,心里又担心自己考不上。
其实这些都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披星戴月的备考过程。
加油考研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6:06
我:“学长,你准备考研吗”
学长:“我准备期末考试”
我:“学长,你们准备考试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周或更长时间”?
学长:“我还有更长时间吗?”
“虽然考研无论从什么时候开始备考都不晚,但是无论从什么时候开始备考也都不算早”
前半句很好理解,只要有足够的冲劲,提高效率,即便是复习两三个月,也是有人成功上岸
后半句的意思则是——时间如白驹过隙,总是想着明天再开始备考,但你永远也想不到下一刻你会被什么所耽误。
我觉得复习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应该成为任何一个人觉得今年考不上,或者今年可以懈怠着去复习的理由或者借口。
考研不是说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裁判官发出号令,然后我们一起去跑步这样的一件事情。它本身就是个人根据个人的一些情况,就是要自己做好准备,自己要考虑好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水平,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
我个人的情况来说,我九月份才真正的开始去复习,那个时候我也很慌,特别慌,我觉得自己的复习时间和别人相比非常短。甚至我都有一段时间觉得自己不配考上这个研究生,因为我好像没有别人那样努力。但是当我闷着头去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我的效率还是高的,我不应该自己放弃,所以就再继续闷头去学习。
有一些同学甚至觉得自己现在开始就已经晚了,就注定今年已经考不上,就什么都跟不上了,那我觉得你这样子,接下来你就要么不要开始。如果要开始,你尽早把这种心态抛开。否则你会非常痛苦。尽早地把这些心态问题给弄好,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学习,而不是心态的调整上,你会收获更多的东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6:06
考研结果跟准备考试的时间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但是,没有必然联系不代表没有联系。
许多人到了大三下学期才开始认真思考未来的道路,是考研、考公务员、出国还是就业?这个时候,一些人就会开始感到焦虑,许多问题扑面而来:“考研考什么专业什么学校?”“考公务员该怎么准备?”“出国雅思成绩达不到怎么办?”“上班我不知道想从事什么工作……”
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前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没有清晰的规划,因而也没有做充分的准备,导致现在不知如何抉择,或者有心无力。
因此我的建议是,大一大二就应该开始准备考研。
现在很多大学生大一、大二对自己的大学生涯没有明确规划,因此在参加社团活动、发展兴趣爱好、社交等上面花费太多时间,甚至有些学生沉迷于打游戏、追剧,虚掷大好时光。
我就是大一大二的时候做了太多无关紧要的事情,消耗了我过多的时间,导致了我在大三下学期醒悟过来的时候已经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因此,我们需要尽早订立目标。
一旦选择考研,它就是大学期间的主要目标之一甚至可以说是唯一。我不希望你再走我当年的老路,被很多无关紧要的东西蒙蔽了双眼,眉毛胡子一把抓,大多数人都不是学神,贪多嚼不烂的。
考研不是从看参考书到复试结束的一个过程,而是检验你的专业知识、自身水平是否达到目标院校要求的一场选拔赛。
因此在正式考试之前,你都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大学期间很多基础通识课和专业课都是考研复习的基础,就拿英语综合能力来说,如果你平时就喜欢学英语,大学前两年也没有放弃学英语,英语成绩不错,那考研复习的时候就会比较轻松。
总的来说
考研是一种选择,但它绝不是一种捷径,需要我们认真准备。想要短时间复习,快速考上研究生,难度非常大,必须要留出一段较长的复习时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6:07
作为一名去年上岸的考生,我认为我对考研还是有很深刻的认知的,我曾给学弟学妹出过一期详细的考研备考指南,并且我去年辅导的两名学弟都在今年成功在400万+的考研大军中脱颖而出。这里针对于您所提出的问题,我给您提出三条可供您选择的计划!(除了其他答主普遍提出的准备计划外,针对不同人群还有其他两种备考方式)
在目前就业压力日益加大且社会对于学历的需求越来越高的大环境下,考研目前成为了很多在校大学生以及很多上班族的第一选择。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准备时间往往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第一战,以下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总结出了三种不同的备考开始时间选择,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时间点,打好这“考研第一战”
1. 持久战(适合人群特征:学校课程压力大或上班族)
第一种考研类型适合很多对自己缺乏信心的考生(可能由于其他事情太多或者担忧自己的学习能力导致的不自信),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拉长战线,慢慢地进行备考。这种方式有一条致命的缺点,便是战线过长很容易发生遗忘的问题。但这一问题也非不可解决,选择这种方式的考生,一定要注意经常性的总结,至少一周一次,及时总结已经学到的知识,构建好体系,方便高效的复习。
2. 正常型(适合人群特征:课程或工作压力机较小,且有一定的行动力)
这种类型其他答主也做了比较详尽的解答,我在这里不做过多的解释。唯一我需要补充的一点是:一定要注意好学习的节奏,在特定的时间点完成特定的任务(如在暑假之前完成一轮学习,暑假进行刷题总结,暑假结束后进行拔高提升)
3. 短时间突击型(执行能力极强但注意力稍弱者)
这种类型的选择风险最大,收益最高。如果你是一名执行能力很强且理解能力也很强的考生,但你不想花过多的时间去备考。短时间突击也是很好地选择,可能有人会疑惑短时间内是否可以突击成功?我的回答是:一定可以的,考研的内容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深。出数学以外,如果没有基础基本上也都可以突击准备,这在我身边有很多例子。而且突击准备有一个最大的好处便是不容易产生“长战线遗忘”问题
考研之路定是艰苦的,但是成功的喜悦以及奋斗的过程又是迷人的,希望我的回答让大家的上岸之路更加顺畅一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6:07
在大三下学期的3、4月份开始准备考研是比较不错的,这样距离考研初试的时间大概是9个月,不会因为战线太长而导致后期疲惫,也不会因为时间太短而导致考研准备不够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