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寝忘食地玩游戏,原来是达到了心流状态,也是沉浸式体验设计基石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31 14:4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21:42
书中提出满足心流状态的四个前提:
1:内在奖励机制
2:清晰无障碍的目标
3:即时反馈结果
4:匹配的技能水平和挑战
心流理论的核心条件是人处于技能与挑战匹配才能达到心流状态。
我们经常会打游戏打的手脚抽筋、腰酸背痛,不知不觉中时间就已步入深更。什么样的游戏会让你这么投入,忘却身边的一切变化呢?肯定非常的吸引人,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并且自己的熟练技能是可以驾驭这种挑战。如果太难,连续受挫,可能早就放弃了;如果太简单,每次都能轻松晋级,可能又觉的没有挑战性,没有什么玩下去的吸引力。
心流体验是人的最优体验,当我们面临的挑战和自己操控技能相匹配时,就能沉浸其中,忘却真实世界的状态。 这就是为啥我们玩游戏、逛街、旅游、下棋等,经常会到天黑了才发现时间已经不早了。
满足心流理论带来沉浸式体验表现出一些共同特征:
被吸引去做某件事;
专注于做某件事;
做事的目标很明确;
每次触发都能得到即时反馈;
做事主控者是自己;
做事过程中无忧无虑;
时间变为主观意识的改变
这些特征和玩游戏的特征居然有着惊人的吻合。玩游戏的感受如下:
我们被游戏的角色设计、唯美画面或者一些宣传的题材吸引;
我们玩游戏的时候基本都会全身心的投入;
玩游戏过程中每一局的任务目标都很明确;
游戏中的每个举动都会得到即时反馈,激励我们持续玩下去;
游戏中的主角是自己,所有的打斗操作都是自己在控制;
进入游戏中可以让我们无忧无虑,忘掉烦心的事情;
玩游戏总是感觉不到时间飞逝,一局结束可能才感觉到时间的变化
沉浸式体验得益于VR产业链的影响,持续地被发酵。人们都争相体验VR给我们带来的全新感受,对此充满了各种想象,置身于未来世界。可VR为何会被如此的推崇?只因其带来了一种沉浸式体验的全新视界。超越了3D、4D、5D电影带给我们的体验,这是360度的全景体验。利用VR头盔进入沉浸式的VR世界,可以让你身临其境地太空漫步、环游世界、操控飞船、进入中世纪的恐龙世界等,这些都是利用沉浸式体验设计来完成。现行阶段VR所带来沉浸体验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VR头盔封闭人的视界,感官体验到360度的全方位场景呈现,通过画面内容进入到人的认知体验,VR就是将人的感官和认知的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完整的沉浸式体验。沉浸就是让人专注于当前的由设计者营造的目标情境下感到愉悦和满足,沉浸其中,忘却真实世界情境的一种体验设计。所以我们说 沉浸式体验包括人的感官体验和认知体验 。
1 )感官体验
主要是利用人的感官体验,让人从而感觉到爽或者刺激。 例如游乐场、迪斯尼主题乐园,很多活动对人都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利用感官刺激很难达到人的心流状态,维持不了多久。
2 )认知体验
主要利用人的认知经验,又能与之能力相匹配。 例如教学、下棋,王者荣耀等策略游戏,这些活动对人的技能与挑战匹配就可以让人形成很好的认知体验。
感官和认知回归到体验设计层面, 设计师要思考怎么设计才能既能满足感官体验,又能增加用户的认知体验,二者融合创造出用户的沉浸体验既心流模型。 每次我们拿到的需求是很明确的,围绕需求展开体验设计,在设计的时候还需要充分考虑每一环节的因果,不能让自己盲目地不知所措,创造条件引导用户来体验才是设计的核心所在。不分解到具体的操作层面,我们很难理解怎么让用户产生沉浸感,这种感觉其实就是用户参与、融入、代入感几种感觉强烈程度的体现。这几种感觉怎么在设计上才能带来沉浸的体验呢?
我们回想一下剧院的场景,开始之前都需要把灯关闭,人的可视区域聚焦在舞台上。看电影的时候就是这种场景最直观,IMAX电影还需要带眼镜,更好地感受3D的视界效果。在头戴设备上观看有3D效果的视频,同样会也有这种感觉,画面周边都是以深色为主,突出画面内容,即使有连带的操作也会做一些带透明的弹出层来解决,不用的时候又会收起。玩游戏的时候也会有如此的感受,画面周边场景都偏于用深色,更加突出游戏的主角。都在引出一种代入感,使观者可以很好的融入情境中。身临其境的体验。
当下越来越流行移动端产品上阅读各类电子书,此类产品在设计阅读体验时,往往趋向于营造出版读物的体验氛围。背景色可能故意选取接近牛皮纸的浅*、在边缘部分设置了上下翻页的交互、翻页的时候还能听到翻书的声音、看到哪一页还引入了书签的概念等这些和我们看印刷书的感受没什么异样。内容区域任何地方点击一下就会弹出文章的可操作菜单、切换白天黑夜模式来保护眼睛、重要段落可以轻松完成复制加入收藏等功能,阅读体验非常流畅,全屏的阅读场景中完全不会收到任何干扰,如果情节再能吸引住用户,就能形成沉浸的阅读体验了。
沉浸式体验主要是叙事性的设计,利用情境,沉浸,角色,气氛,情节,节奏的设计来让观众融入故事本身当中来。这也是非常基础的设计手法之一。沉浸感最省力法则就是降低人们在达成目标时的认知阻力和运动阻力。这样用户就可以没有任何干扰的沉浸在产品内容中,这就道出了设计师的终结目标,就是去除用户的干扰、聚焦关注的设计。如下图是一张原研哉设计的无印良品的海报,感受一下有没有一种沉浸其中。
然而事实证明,即包含丰富的感官经验,又包含认知体验的活动才能创造最令人投入的心流模型。游戏当然是使用最广泛的领域,玩家在游戏中最容易达到心流状态。现在娱乐、活动、教学、品味、展览等需要长时间吸引人注意力的地方,都适合沉浸式体验的设计原则。反过来很多快节奏的产品就不太适合这种设计方式,例如新闻、资讯、股票等获取信息就会尽快离开的场景很难形成心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