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不能拯救世界但可以拯救自己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31 14:2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18:39
信仰
好像这个词一直离我比较远,虽然我知道人还是要有些信仰比较好。
记得小时候爷爷奶奶就信奉*教了,周围没几个同意他们这种做法,对于读了一点书的我教育观念是始终要相信科学的,所以我更是反对!而爷爷从小就和我说要相信神,神灵在你遇到困难时只要你潜心真诚的求助就会过来帮助你的...诸如此类的话和事情不知道听爷爷说了多少次,虽然奶奶走了但是80高龄的爷爷还是那样风雨无阻坚持集会做祷告,虽然很佩服他们这种毅力但是从没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也许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直到前段时间学习了台湾心理老师李佩蓉老师的课我更是惊讶,他们两口子都是*教徒,而且已经坚持很多年了,而且觉得生活特别好,顿时感觉这样的信仰真好,原来知识分子也一样唯心主义!
1 信仰到底是什么
要搞清楚信仰到底是什么,首先要搞清楚信仰是怎么来的。
信仰这东西,其实就是一个人思想和行为上追求和坚守的东西。这追求和坚守的东西,可以大而言之为理想和信念,中而言之为价值诉求和底线意识,小而言之为思想与言行的具体目标。
对一个吃不饱饭的人而言,你如果问他信仰什么,他的回答可能很简单,只想吃饱。此时你同他讲任何高大上的东西都没什么用,吃饱就是他的理想、信念、价值诉求、底线意识以及具体的目标,也就是他的信仰。在这一点上,人与动物没什么区别。
当一个人吃饭不成问题时,他所追求和信仰的东西就会逐渐复杂化。有闲阶级的出现,是人类社会智慧诞生和文明进步的前提。吃饱了才可能去想问题,诸如对我是谁,从哪来,要去哪等终极问题的思考。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导致了早期神学文明的出现。同其他一切文明一样,神学文明说到根上也就是价值诉求、行为规范、底线意识以及符号系统这些东西。
人类最早的神学崇拜,其实就是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白了就是祈求吃饱饭。这就是人类早期的普遍存在的信仰。对神的信仰背后其实是对吃饱饭,能延续生命存在的信仰。
宗教这个东西,其实是对人类早期神学思想的规范和统一。把对吃饱饭这种简单的价值诉求与我是谁,从哪来,要去哪等终极问题的回答整合起来,形成神学崇拜。在此基础之上,再逐步形成对人的思想、言行的约束和规范,最终形*类早期的宗教思想和伦理体系。
伴随着语言文字以及逻辑常识的出现,对这套宗教思想和伦理体系的描述和表达就有了所谓神学知识或者宗教理论的符号系统。
伴随着神学宗教思想和理论的发展,人类对吃饱饭这一类简单的价值诉求逐渐被上升到所谓信仰的高度。但是,不管信仰有多么高大上,支撑信仰的逻辑起点永远是吃饱饭这样简单的价值诉求。没有这种逻辑起点,信仰就是无本之末。
逻辑起点之上是逻辑关系。为什么信神?因为神可以保佑我,让我吃饱饭,让我过上幸福的生活。至少在信仰诞生的早期,就是这么简单的逻辑。
所以,不要以为神学宗教不讲逻辑,人类起初的逻辑知识基本都是来自作为早期哲学的神学宗教。
2信仰内在而非外在
理解了上述信仰的逻辑,我们就能了解信仰的本质。信仰这东西,一定是自己在吃饱饭后思考和觉悟的产物,至少在信仰产生之初一定是这样。在信仰被演变为神学宗教之后,似乎变成了通过传播来对每一个人思想和灵魂上的入侵,尤其在极端宗教时代或在极端宗教派系之中是这样。
自己吃饱饭后的思考与觉悟,是一种自省与自觉。基于生活实践的自省自觉,通常是自己最笃信的东西,这才是信仰的根基和本质。是大彻大悟也好,是良心发现也好,如果离开了这种内在与自觉的本质,所谓信仰恐怕只会沦落为外在的形式。
内在的自省与自觉当然并不排斥宗教传播过程中对个人的影响,但外在的影响一定是通过内在的自省与自觉而发生作用。这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一切思想、理论、知识的传播都是这样的作用机理。也正因为如此,信仰与其他知识一样,都必须通过内在和自觉才能得真知,才能在内心产生笃信,并基于笃信而生约束或驱使言行的力量。这种信仰的本质,其实是信仰内在的自己,而不是外在的其他东西。一定要明白,一切外在的东西,无论是神学宗教知识还是科学知识,都只能通过激发自身内在的觉悟而起作用。
听完老师的这些课,信仰虽然不能拯救世界,但确实可以拯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