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01 19:2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2 22:03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就要求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结合教学目标,为学生积极创设学习环境,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田径教学是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然而实践中田径项目和其他项目不同,田径项目总会让人感觉到枯燥、无味,得不到中学生的欢迎。我们要及时发现中学生不喜欢田径教学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1问题分析
1.1 缺乏发挥中学生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功能
目前中学田径教学没把学生作为主体,在安排教学内容上没有按照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学内容重复现象很严重。这样既没使中学生发展已有的技术,也没拓展田径项目与其他项目的联系,出现了教学内容单一的现象,导致中学生学习田径的积极性不高。
1.2缺乏对田径运动文化内涵的理解
中学生没意识到学好田径对学习和提高其他运动项目的益处,不懂得田径运动的文化内涵。且现在的中学生在家庭中总是处于被保护、被溺爱的状态,他们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愿望被家长视为是非常痛苦的选择,在学生的心目中也逐渐形成了怕苦、怕累的思想,加上田径运动主要在露天运动场,学生认为烈日当头、高温炎热的条件很艰苦,从而更是提不起兴趣。
1.3缺乏“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目前大多数普通中学田径教学仍然延续以竞技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忽视了根据中学生的需要发展中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没有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没有发挥田径课的健身作用,没有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让田径运动有效的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来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2 对策分析
2.1 加强田径体育价值宣传,引导中学生态度转变。教师要因材施教,通过恰当的宣传和引导,促使学生对田径项目态度的转变,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有很多学生对田径运动认识不足,教师应该在授课过程中从田径运动的作用和终身健身的角度,加强田径运动的宣传,让学生逐渐了解并接受田径运动,进而养成习惯,培养浓厚的兴趣。
2.2 转变和完善教师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学生总是模仿老师的行为。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理念方面结合新课标进行改革和完善,把自身的素质、能力、文化修养与体育的魅力巧妙地结合,在枯燥的专业知识中融合轻松的、愉快的娱乐活动,使它充满趣味性,以此来带动学生对田径体育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参与田径体育锻炼的热情。
2.3 合理利用教材,并作必要的补充。在初中的所有学科当中,体育课堂对教材的要求是最宽松的,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要围绕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以教材内容为主,但不要过分地依赖于有限的教材内容;对一些章节要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对于学生一时难以接受的内容,要降低难度,对教学目标进行分解,让学生能够轻松地完成规定动作,体验到田径运动带来的成就感,也可以将田径项目和其他项目相结合,设计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小游戏,供上课时使用。
2.4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使体育课堂更加接近生活。可以避免体育课堂的单一性,让学生感觉不是那么枯燥,相反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的课堂就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例如:在上课开始,和学生一起做一些简单的、节奏欢快的小游戏,在集中学生运动思维的同时,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课前的准备活动,活动结束后,对表现比较好的同学或小组进行表扬,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中长跑练习是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参加的,但如果我们在练习的时候,为学生播放轻松欢快的音乐,可以有效地减少学生在心理方面的畏惧感。
2.5 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要高度重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制定一系列对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考核、考评机制,引导他们能够从主观上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到田径体育是增强体质、塑造健康体魄的最佳途径,进而投身到体育锻炼当中。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看到体育这门学科的特殊性,要将体育素质的提高作为评价一个学生体育成绩的重要标准。
虽然目前中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还有待提高,但如果我们能及时发现问题所在,不断完善教师自身思想观念,更新教学理念,巧妙灵活地综合运用多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对现有的教学材料进行必要的补充,认真做好课堂设计,采取激励教学的方法,肯定会使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度地提高,并能逐渐形成积极参与田径体育项目锻炼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