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01 23:19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4 03:22
提起秦始皇,我们马上想到的就是统一六国,焚书坑儒,残暴不仁等。秦始皇在大家的眼中应该是一个比较残忍的人,他连自己的亲弟弟都能杀死,手段可见一斑。秦始皇在历史上一直都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喜欢的人就不断去美化他,讨厌他的人就想尽办法去丑化他。秦始皇对中国的历史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这是任何人都不能磨灭的。只是秦始皇在行事上受到质疑颇多,我们身为后人只能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
北伐匈奴,南征百越秦朝统一六国之后,要维持大国的统一,依然需要强大的军队。秦军凭借灭六国的军威,驻守全国,南北边塞是屯兵的重点地区。秦始皇为了防止北边匈奴对秦威胁,命蒙恬大将军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使今河套内外,大河南北的广大地区,在相当长时间摆脱了兵祸的灾难。
北伐匈奴的同时,朝廷还将大批刑徒迁到北边,也鼓励一些民众移居边地,这些刑徒和民众就在边地生活下来,一面屯垦,一面戍边,开发北边地,充实武器装备,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秦始皇为了保护边地人民的财产安全,命人建筑长城,这样就可以减少军队防守,减轻民众负担。
对于南边,秦始皇命屠睢和赵佗率领50万大军,对岭南越族作战,战争持续很长时间才占领了番禹诸地,并且主将屠睢在战争中中箭身亡。过了三年之后,秦始皇再次命任嚣和赵佗进攻百越各部族。这次的秦军势如破竹,很快便占领了整个岭南地区。为了保持岭南的稳定,秦始皇命进军岭南的将士留守当地“屯戍”,不奉召不得返京。并且还从中原大批移民到岭南地区,并且与当地人通婚。这样一来促进了汉越民族的融合,加深了中原和岭南地区民众的关系,对岭南地区的持久稳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得岭南地区正式进入了中国的版图,也使得越族正式成为中华民族的大家庭的一员。
秦始皇禁止南征军班师勤王在小说《大秦帝国》中有一个片段,就是说秦始皇留有一份遗诏,遗诏上说“中原但有不测风云,南海军切勿北上靖乱,当断然封闭扬粤新道,不使中原乱局波及南天。将军谨记:老秦人北上,则华夏从此无南海矣!“有关此遗诏正史中未有记载,只是在小说和电视剧中会有这样的情节。但是对于百越的问题,我们在相关史料上可以看到,秦始皇对于百越地区是非常看重的,在秦国占领了百越之地之后,秦始皇确实下令让南征百越军队驻守岭南地区。
而根据秦朝时期的军事布局,秦朝的军队分为三种:
京师兵,郡县兵,边防兵,各自承担不同职责。京师兵主要职责宫殿内执勤,皇宫警卫,还有就是负责京师安全以及有战事之时奉召出征等;郡县兵就是负责各自郡县的平安;边防兵就是在边塞驻守以及构筑军事工程等,这种郡县兵和边防兵一般情况下就是不奉召不准回京。
秦朝在对岭南地区的战争中并不像北击匈奴那般顺利。南越之地地势险要,百越之民蛮横善战,百越地区易守难攻。经历了6年左右的时间,死伤数万将士,真的可谓是血流成河,丧失一员主将,才将岭南地区纳入中国版图。
南征百越的战争中,秦朝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如果从百越撤出军队,岭南地区很有可能再次反叛,那么要是再想攻下岭南,可能又不知道再需要几个6年才能拿下。这样下去劳民伤财,国家就没有发展经济的时间及精力。为了保留下战争的胜利成果,秦始皇当然不会同意从百越撤军,并且还在中原大量移民到岭南地区,就是为了加强中原和岭南地区的文化融合,稳定岭南地区的局势。
秦始皇这一生都在致力于统一六国,建立起一个*集权制的国家,完成自己称帝的霸业。他不愿意看到自己已经完成的一统大业付之东流,他要保持国土的统一稳定。如果南征百越的五十万大军班师勤王,百越地区的人民完全有可能再次脱离秦国,从而破坏秦始皇一统中原的计划,这是秦始皇不能接受的。秦始皇认为皇位之争的损失要比国土分奔离析的损失要少很多。
秦始皇让南征百越50万大军屯兵岭南,并没有将大军撤回中原,主要就是从岭南地区稳定和国土统一两个方面考虑的。朝代更替是不可避免,但是国土丢失就是千古罪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4 03:22
这是肯定的。因为秦始皇也会受到秦国法律的约束,并不能自己想干什么事就去做什么事。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4 03:23
秦始皇作为第一个始皇帝,也得顾全大局,做事也不能随心所欲,都有自己的无奈吧。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4 03:23
是的。国家有国家的法度,即使是秦始皇,做事也不能随心所欲,要遵循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