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当为君子,君子亦如竹——大理画家王宏伟先生写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31 06:1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9 09:42
王宏伟,首都书画院大理分院副院长,中国书画报首都艺术中心大理基地副主任,云南民族画院大理分院常务副院长,大理市书画学会副会长,大理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30年来专攻画竹,数十年来从临摹入手,拜师学艺,不追时尚,不求闻达,以其深厚的功力,学古而化,取得了不寻常的成就。其章法新奇,用笔生动,古雅刚正,富有笔墨情趣。其墨竹作品更多地发展了“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心灵感受,至诚至爱,流诸笔端,自然幼化出艺术之美和盎然之生气。将画情、画趣提高到审美范畴。大量作品被国内、国外书画爱好者收藏。
做人当为君子,君子亦如竹
——大理画家王宏伟先生写竹
郑启轩
竹者,虽说宜烟,宜雨,宜风,却不宜表现之。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散乱风影中的竹,有其态,难有其质,有其质,难有其姿。故画竹难,画风竹尤难,徐渭便说过:“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
以竹入画,始见于汉代石刻《竹叶碑》,现藏山东曲阜。在唐有孙位、张立、吴道子。“吴画墨竹,不加丹青,已极形似”。史传南唐李后主以金错法写竹画竹名于当时的大家。至宋,蜀人文同(与可)、苏轼,以文人画,胸有成竹,开宗立派,影响深远。入元则名家辈出:李衎、柯九思、管夫人、倪云林。明代画竹高手众多:宋克、杨维翰、文彭、那佩、朱鹭、鲁得之、归世昌、何震、陈芹、王绂、夏昶。夏昶名极一时,传称“夏卿一个竹,西凉百锭金”。
王宏伟先生的竹在云南画家中独树一帜,走的是传统文人画的路子。这个路子从大传统来说,是中国古代绘画丹青与水墨两个体系的融合;从小传统来说,是勾勒设色的工笔一路和不著色彩的水墨写意一格相互渗透的结果。
竹子在和风下的宁静,在轻风下的摇曳,在大风下的动荡,在暴风下的倾倒,“绘声绘色“,有动有静,形态各异。尤其疾风骤起时,枝干动摇,竹叶上扬,耳边仿佛呼呼作声,飞沙走石。无论何种风势 ,皆能聆听到竹林沙沙的轻柔声与狂风暴雨的呼啸声。目之所及,生气勃勃,耳之所闻,风声四起。他画竹:竹杆雅逸挺拔,刚柔相济;竹枝藏锋起笔,笔笔送到;竹叶沉着有力,灵活自然,飘逸流畅。然而我认为他的作品里真正耐人品味的是意境和风骨。绘画作品的意境高低关键在于画家的思想境界。意以心为源,心源包括学识,修养,也包括人格,品德,心源高者有高的领略感受,非同层次者不能理解也,熟知,王宏伟先生是有心人,又是善心人,也正因为如此,他感觉世界的触角是细细的,又是敏感的,情感的波澜是淡淡的,又是深邃的,他能分辨出淡到眼睛难以区分的物象,用心体会到虚无飘渺的境地,加之他又拥有了表现个性思考的扎实功底,便使画面弥漫着沉稳而典雅的底气,左右枝叶,一边偏多,一边偏少,不停趁者,对节者,节节相对,排竿者,各竿匀如窗棂;左右两竿交叉者如鼓架;抑或前枝后叶者,枝在前、叶在后,或枝叶俱生在前,俱生在后者。
哲人指点江山,儒者漫写梅竹。当一名画家综合修养比较令人满意时,更应该讷于言而敏于行,感受可以深藏心底,三缄其口,作画则要长考深思,反复酝酿,选定最合适的语言,表达最中肯的心语,传递最动人的美感。作品就是画家的路条和名片,说一千,道一万,不如捧出耐品耐读的佳作让人看一看,王宏伟先生虽画竹三十余载,然对待艺术仍孜孜不倦,他正是这样无数次对竹的点、线、墨、色的不同处理,才使其独特的绘画语言表现出竹子的清雅、淡泊、刚正、苍劲、坚毅,洒脱,虚怀……
回到画面,当我们再次凝视王宏伟先生的创作,并且对画面中静与动、恬静与*等作出回应时,我们就将他的形式重新转化为我们的情感了;由此,我们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认识着他。他在作品中所表达出独特的艺术语言,往往成为标志性的符号。从现存古迹来开,唐代画家已经开始对竹子喜爱有加,王维和吴道子都是个中高手,再至五代十国的李夫人,北宋的文同,元朝的赵孟頫和夫人管道升,明代徐渭的雪竹,清朝的郑板桥竹子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近代的吴昌硕颇擅长风雨竹。徐渭《雪竹》:画成雪竹太萧*,掩节埋清折好梢。独有一般差似我,积高千丈恨难消。郑板桥《墨竹图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符号的概念产生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符号是人们为了表达或传递内心的感受、想法等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意象。符号作为一种被创造出来的客观物,以多种形式存在,如文字、语言、绘画、音乐等。而语言是所有符号中最复杂、也最伟大的一种形式。
众所周知,王宏伟先生画竹数三十年,他以竹作为主攻方向,且他不仅仅局限于对《芥子园画谱》中之竹追摹研究,而是更为注重对自然界之竹观察写生。郑板桥有一段题跋十分精辟:“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王宏伟先生深知其中之义理奥妙,注重从自然和生活当中去观察、分析、提炼、熔冶,然后借助手中之笔,抒情写意,表达自己的人生情怀,从而来实现自己人格的升华和品位境界的营造。他笔下的竹,不施粉黛而辉光动人,水墨交融,纸墨相发,落纸烟云,一片氤氲。清逸之气回荡于笔墨间,爽爽然自有一种风神。
做人当为君子,君子亦如写竹。竹是中国美德的物质载体,是君子的象征,为无数仁人志士喜爱,王宏伟先生以竹衬人,以竹写情,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颇具内涵美、技艺美和形式美,让*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悟者乐竹”之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