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重新取得政权的过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8:32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1:32
19世纪中叶,处于江户幕府(德川家康将军建立的*政权,末代为德川庆喜)末期的日本内外交困。在国内,财政困难使大部分中下级武士对幕府日益不满,幕府的*与天灾导致农民与市民的*不断。在国外,西方列强正以坚船利炮叩开日本国门。内忧外患引发了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明治维新”运动,日本从此走上富国强兵的资本主义道路。改革的主要领导者是有着“维新三杰”之称的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与西乡隆盛。
从武力倒幕到王政复古
幕府晚期的*以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引发了尊王攘夷运动,长州藩(封建领地称藩)成了运动的中心。
1866年3月,主持长州藩政的木户孝允与萨摩藩的西乡隆盛等人在京都缔结军事同盟条约,决心武力讨伐幕府。
1867年1月30日,孝明天皇病故,15岁的皇太子睦仁(明治)即位。1867年10月15日,萨摩藩的大久保利通与木户孝允签订出兵盟约。11月8 日,倒幕派以天皇名义发出“讨幕密诏”。面对不利局势,德川庆喜表示将辞去将军职位,“奉还大政”于天皇。倒幕派一面迅速推动王政复古计划,一面调集兵力,准备与幕府决战。1868年1月3日,由明治天皇出面,召开有皇族、公卿、大名和武士参加的御前会议,发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宣布废除幕府制和成立以天皇为中心的新的**。德川庆喜拒绝承认朝旨,图谋发动武装叛乱。
1月27日,以萨摩、长州两藩为主力的新*军与幕府军在京都附近的鸟羽、伏见交战。西乡隆盛率5000人击溃了1.5万人的幕府军,德川庆喜退至江户。4月,西乡只身赴江户,与幕府大臣会谈,迫使幕府投降。*军随即进占江户。统治日本260多年的德川幕府被推翻。
主要过程
奉还大政
1867年(庆应3年)10月14日江户幕府第十五代将军德川庆喜请求将政权交还朝廷,朝廷在翌日15日表示接受的一次*事件。萨长同盟后,在讨幕运动进展过程中,坂本龙马等提出“公议政体论”。接受这种主张的后藤象二郎等说服前土佐藩主山内丰信(容堂),劝说庆喜向天皇交还政权。庆喜为了挫败讨幕运动,实行奉还大改。但在同一天讨幕派接到《讨幕密敕》。双方的这一较量,经过12月19日的王政复古政变以及以鸟羽、伏见之战为开端的戊辰战争,最后以讨幕派获胜而告终。
王政复古是日本江户时代后期,废除江户幕府、政权移交朝廷的一次政变,是明治维新的一个*。1868年1月3日(庆应3年12月9日),在朝廷发起的宣告将政权交归日本天皇的政变。
1867年(庆应3年)10月14日奉还大政后,岩仓具视、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等讨幕派,抑制土佐藩的“公议政体论”,于12月9日(阳历翌年1月3日)毅然实行政变,废除摄政、关白、幕府;设总裁、议定和参与三职;进而发布《王政复古大号令》作为施政方针,并把一切恢复到神武创业之初作为新政的理想。当天夜里讨幕派召开小御所会议,压倒山内丰信、松平庆永等公议政体派,做出要德川庆喜辞去内大臣职务和没收其领地的决定。倒幕派为了要找到讨幕的藉口,因此,萨摩藩的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与朝廷公卿岩仓具视便决定於一八六八年一月三日发动政变,由明治天皇宣布[王政复古],废除幕府,并命令德川庆喜辞官,纳地.他们知道德川庆喜绝不会交出首长之职位,更不会把德川家所属的领地纳给天皇.於是便可以德川庆喜违抗圣旨为理由,名正言顺地发动讨幕之战.
一月二日九时左右,萨摩,尾张,越前及安艺的藩兵浩浩荡荡地前往各处宫门,要求接受警卫工作,原先驻守在宫门的会津及桑名藩兵见对方来势汹汹,只好撤离宫门.到了下午所有接到天皇召令的公卿,藩主,志士都齐集在宫廷后,明治天皇宣读由大久保利通,岩仓具视等人联合草拟的[王政复古]文案,到了晚上第一次三职会议正式召开,经过长时间的辩论,终於达成了命令德川庆喜辞官,纳地的决议,并由松平庆永及德川庆胜二人到二条城说服德川庆喜主动辞官,纳地.德川庆喜眼见自己在京都兵力不足,只好假装同意会议的决定,但须与老中们商量过后才可答覆朝廷.另一方面为了避免与倒幕派在京都发生武力冲突,德川庆喜只得暂时率兵前往大阪. 因此,1868年1月3日发生鸟羽、伏见之战。这次战役胜利后,新政权1月15日向外国宣布“王政复古”,并逐步完善它的建设工作。
明治天皇资料
http://ke.baidu.com/view/16992.htm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1:32
1867年(庆应3年)10月14日奉还大政后,岩仓具视、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等讨幕派,抑制土佐藩的“公议政体论”,于12月9日(阳历翌年1月3日)毅然实行政变,废除摄政、关白、幕府;设总裁、议定和参与三职;进而发布《王政复古大号令》作为施政方针,并把一切恢复到神武创业之初作为新政的理想。
当天夜里讨幕派召开小御所会议,压倒山内丰信、松平庆永等公议政体派,做出要德川庆喜辞去内大臣职务和没收其领地的决定。倒幕派为了要找到讨幕的藉口,因此,萨摩藩的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与朝廷公卿岩仓具视便决定於一八六八年一月三日发动政变,由明治天皇宣布[王政复古],废除幕府,并命令德川庆喜辞官,纳地。他们知道德川庆喜绝不会交出首长之职位,更不会把德川家所属的领地纳给天皇。於是便可以德川庆喜违抗圣旨为理由,名正言顺地发动讨幕之战。
一月二日九时左右,萨摩、尾张、越前及安艺的藩兵浩浩荡荡地前往各处宫门,要求接受警卫工作,原先驻守在宫门的会津及桑名藩兵见对方来势汹汹,只好撤离宫门。到了下午所有接到天皇召令的公卿,藩主、志士都齐集在宫廷后,明治天皇宣读由大久保利通,岩仓具视等人联合草拟的[王政复古]文案,到了晚上第一次三职会议正式召开,经过长时间的辩论,终於达成了命令德川庆喜辞官,纳地的决议,并由松平庆永及德川庆胜二人到二条城说服德川庆喜主动辞官,纳地。德川庆喜眼见自己在京都兵力不足,只好假装同意会议的决定,但须与老中们商量过后才可答覆朝廷。另一方面为了避免与倒幕派在京都发生武力冲突,德川庆喜只得暂时率兵前往大阪。因此,1868年12月9日(应庆4年1月3日)发生鸟羽、伏见之战。这次战役胜利后,新政权1868年12月24日(应庆4年1月15日)向外国宣布“王政复古”,并逐步完善它的建设工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1:32
权威回答:
戊辰战争是庆应4年/明治元年 - 明治2年(1868年-1869年)、在王政复古中成立的明治新*平定江戸幕府势力的日本历史上的一次内战。天皇以及西南的强藩就是通过这次战争,重新夺回政权,巩固政权的。
1868年1月3日(庆应3年12月9日),倒幕派在朝廷发起宣告将政权交归天皇的政变(大政奉还)。在王政复古中,新*的小御所会议上,决定了要幕府将军德川庆喜向朝廷返还官位和领地(辞官纳地)。此事刺激了拥护幕府的会津藩、桑名藩的藩兵从大坂向京都进军, 同以萨摩和长州两藩军队为主力的*军在京都南郊的鸟羽、伏见发生冲突鸟羽伏见之战(鸟羽・伏见の戦い)。萨长军获得压倒性军事胜利,这使得讨幕派掌握了新*的实权,将德川庆喜变成了朝敌。日本历史以此为标志,表明天皇的重新开始掌握政权。
1月6日,德川庆喜放弃大坂城,由海路逃往江户。失去了指挥官的幕府军溃散了。1月31日,朝廷发布讨伐德川庆喜的命令。2月3日,剥夺了庆喜的官职。9日由西乡隆盛担任总参谋的东征军以萨摩、长州等藩兵为主力,相继从京都出发。3月12至13日,东征军诸路接近江户,决定3月15日发起总攻。幕府主战派要求决一死战,但幕府重臣胜海舟看到了民心背向的严重形势,与萨长军统帅西乡隆盛谈判成功,劝说德川庆喜投降。4月21日新*军和平接收江户,软禁德川庆喜,但德川家得以延续。
此后内战扩大到东北地方。*军先后平定了彰义队、奥羽越列藩同盟、虾夷共和国等旧幕府残余势力。
8月的奥州会津之战是戊辰战争中最关键的一场战役。*军3000人迂回突袭会津藩的若松城。战斗历经1个多月,9月22日会津藩开城投降。会津藩战死3000人,包括未成年的少年白虎队成员,此外还有许多人集体自杀。而*军不允许安葬失败者尸体,只得任其腐烂,直到12月才允许埋葬,但是仍然不允许树碑题词。而会津藩也被迁移到斗南藩(今青森县)。会津人则被称为“会贼”,居住地则被称为“白河以北一山百文”(意即无人居住的荒凉之地)。也正是因此,直到现在长州藩和会津藩仍然不能和解。
至1869年5月,战争以德川幕府及其残余势力的失败、*的胜利而告终。1868年以干支纪年为戊辰年,故称这次战争为戊辰战争。持续一年半的戊辰战争,明治*由萨摩藩及长州藩出身的人掌握实权,迈向了近代*集权国家的道路,开始“明治维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