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被错误理解为存在的灭失和绝对的空无 。包括两种 第一种佛教称之 “疏离空” 第二种是“断灭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21 10:48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0:06
见有“断灭空”,未见有“疏离空”。末学把关于“空”与“空有论争”的资料贴在这里,供仁者参考——
【空】
梵语s/u^nya。与‘有’相对。音译为舜若。意译空无、空虚、空寂、空净、非有。一切存在之物中,皆无自体、实体、我等,此一思想即称空。亦即谓事物之虚幻不实,或理体之空寂明净。自佛陀时代开始即有此思想,尤以大乘佛教为然,且空之思想乃般若经系统之根本思想。
空可大别为人空与法空两者。人空,意谓人类自己无其实体或自我之存在;法空,则谓一切事物之存在皆由因缘而产生,故亦无实体存在。天台大师智顗与嘉祥大师吉藏皆以小乘佛教所说之空,系观察分析一切事物而入空,故称析空观。相对于此,大乘佛教则针对小乘佛教之析空观而另立体空观,即观一切存在事物的理法之当体即是空之法。
又小乘仅见‘空’,而不见‘不空’,故被称为‘但空’。大乘则不仅见及一切存在悉为空,且兼及不空之一面,故称‘不但空’、‘中道空’。盖作一切法皆空之观者,称为空观。空非虚无(偏空),观空就是发现真实之价值,故真空就是妙有。反之,将‘空’视为虚无,则称为恶取空。兹列举诸家所作空之分类如下:
(一)二空:(1)依中论卷四观邪见品及成唯识论卷一等说,分为人空与法空。人空,意谓在有情个体之中无实我之存在,故人空又称我空、众生空、生空、人无我等。法空,意谓由因缘所生之一切法无实体之存在,故又称法无我。小乘说人空而不说法空,大乘则主张人法二空(又作人法二无我、我法二空)。(2)依成实论卷十身见品之说,分为析空与体空。析空,意 谓将存在之事物分析至最后不可得时,则为空。体空,则意谓一切存在之本身即是空,故不须分析,当体即空。小乘与成实宗主张析空,大乘则主张体空。(3)依三论玄义之说,分为但空与不但空。但空,意谓仅偏于空而不知空之真义与妙有之境。不但空,意谓了知空之真义与承认妙有之境的中道空,此乃自观一切法无自性而获得之空。
(二)三空:(1)依辩中边论卷中及显扬圣教论卷十五等,法相宗认为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中之每一性均有空义,故谓之三空。即凡夫所妄执之境为遍计所执性,该性本来空无,此即‘无性空’。而由因缘所生之法即依他起性,与遍计所执性不同而非完全‘无’,然亦非如众生妄情所认为之‘有’,此即‘异性空’。至于真如为圆成实性,系由观人、法二空所显之自性,此为‘自性空’。(2)依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一之说,指人空、法空、俱空(人、法二空)等三空。
(三)四空:大集经卷五十四及大品般若经卷五等所说,指法法相空(法相空)、无法无法相空(无法相空)、自法自法相空(自法相空)与他法他法相空(他法相空)等四空。
(四)六空:(1)内空,谓眼、耳等六内处(六根)为空,又作受者空、能食空。(2)外空,谓色、声等六外处(六境)皆空,又作所受空、所食空。(3)内外空,又作身空、自身空。(4)空空,谓所观之空亦是空,故又称能照空。(5)大空,十方世界为空,又作身所住处空。(6)第一义空,在诸法之外,无有所谓实相之自性,亦作胜义空、真实空、真境空。语出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六。
(五)七空:(1)相空,谓诸法之自相与共相均空,又作自相空。(2)性自性空,谓诸法之自性即空,又作自性空。(3)行空,谓五蕴远离我及我所,而由因缘所生。(4)无行空,谓五蕴之中未曾有涅槃,又作不行空。(5)一切法离言说空,谓一切法无法以言语形容而为空。(6)第一义圣智大空,由果位圣智所见之第一义空。(7)彼彼空,谓你我彼此互为空,一般所说的‘无’即相当于此空,为浅义之空。语出四卷本楞伽经卷一。
(六)十空:指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散坏空、本性空、无际空、胜义空、空空等十种。其中,有为空,谓有为法即空。无为空,谓无为法即涅槃为空。散坏空,谓因缘假和合之物,终将离散与破坏,又作散空。本性空,谓自性为空,又作性空。无际空,谓无始以来存在之一切法皆属空,又作无始空、无前后空。语出大毗婆沙论卷八。
(七)十一空:指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无始空、性空、无所有空、第一义空、空空、大空等十一种。其中,无所有空,谓由于一切法无自性,无法求得,故亦作不可得空。语出北本涅槃经卷十六。
(八)十六空:指内空、外空、内外空、大空、空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无散空、本性空、相空、一切法空、无性空、无性自性空等十六种。其中,毕竟空,谓诸法毕竟是空之穷极空。无散空,谓积集之善根不会散失,然并非执于善根之空,又作不舍离空、不舍空。相空,谓三十二相与八十种好皆为空。一切法空,谓一切佛法为空。无性空,谓由于人、法二空,故不可执着任何一物。无性自性空,谓无性与自性皆空。语出辩中边论卷上。
(九)十八空:指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等十八种。其中,诸法空,谓一切诸法皆空。无法空,谓过去、未来诸法皆空。有法空,谓现在诸法皆空。语出大品般若经卷三、大集经卷五十四、大智度论卷三十一。
此外,尚有十二空、十四空、十九空、二十空等诸种分类,而以十八空为着。
我国在魏晋时代虽已传译道行、放光等诸般若经典,而尚未译出中论等论著,加以当时清谈之风极盛,故多有附会老庄思想以阐释般若经所说之毕竟无所得空,惟立论有失‘空’之实义。据出三藏记集卷八毗摩罗诘提经义疏序载,当时成立之本无异宗、即色宗、心无宗、识含宗、幻化宗、缘会宗等,皆系以上记之‘格义’方式宣说般若性空之宗派。
【空有论争】
指大乘佛教在印度即发生二大教系,对于诸法体性究竟为‘空’或‘有’,因主张不同而引起之论争。龙树、提婆之教系,主张诸法皆空;后之三论宗即承续此主张。无著、世亲之教系,则主张诸法为有,后推演成法相宗。于小乘佛教亦曾存在空有论争,例如毗昙宗主张有,成实宗主张空。此外,其他小乘之分派多达二十余部,且每每彼此立义,互为论争,而大乘佛教于印度仅此空有二派。
然于此二派祖师龙树、提婆及无著、世亲之时代,并未产生正面论争,仅系二派之教义各有异趣而已,亦即龙树、提婆主张消极之空论,无著、世亲主张积极之有论。龙树虽于中观论、十二门论之中叙说真空、无相,然亦于十八空论一书中论述方便唯识与正观唯识之区别,且于大智度论中述及积极之‘有’论;而无著、世亲虽于瑜伽、唯识中论述积极之‘有’论,然两人皆曾注解提婆之百论,而同属百论十余家注释者之列,且无著亦曾撰顺中论一书,以注释龙树之中观论。故知,其时二派对于空、有,虽各有主张,然不仅未曾直接冲突,且两派每能彼此涵融。
至世尊入灭后一千余年,空、有二派各趋于发达,针对论空之中论、百论,其注释家号称七十师;针对论有之瑜伽论,其注释亦多达十支,而唯识论之注释者亦发展出十大论师。至*与清辨时,就‘依他起性’展开空有论争,其后戒贤与智光亦就‘三时教判’而起论争。
*于成唯识论卷八主张诸法皆由因缘所生,而将一切诸法分为三性,即:遍计所执性,系妄情所现之法,故为空;依他起性,诸法皆由因缘而生,故为有;圆成实性,一切法之本体悉皆真实,故为有。而清辨撰大乘掌珍论,揭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皆空’之旨。盖佛教哲学于宇宙论方面,大别有实相论与缘起论两大观点,并据之拈出观心门与法相门两大教法,综上之说,是知*系根据缘起论而立法相门,主张由因缘所生之诸法为实有;清辨根据实相论而立观心门,主张毕竟空。
二师之主张虽似相破,实系相成,益发彰显‘真空妙有’之佛教至理。故华严宗贤首大师法藏乃调和二宗之说,而于所著华严五教章卷四谓(大四五·五○一上):‘色即是空,清辨义立;空即是色,*义存。二义镕融,举体全摄。’
又戒贤与智光亦就‘三时教判’展开论争,争论之点即为由*、清辨而来之空有论。关于二师之师承,戒贤为*之弟子,属有系;而空系之智光,其师承则有异说,有谓系戒贤之弟子,亦或系同名而相异之二人。二师于所立之三时教判,各执一说,如表所示。盖二师教判论之争论重点即为空有论,戒贤以境空心有之中道为第三时,而智光则以心境俱空为第三时。
就此教判论,贤首大师以摄机之宽狭、言教之具阙、益物之大小、显理之深浅等四门,分别批判二师之优劣,于所著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谓,前二门以戒贤所判为优,后二门以智光所判为胜:(一)就摄机之宽狭而言,戒贤之第三时可摄三乘之机,故较智光之独摄菩萨乘为宽。(二)就言教之具阙而言,戒贤之第三时具说大、小二乘教,而智光仅说大乘,独阙小乘,故以戒贤所说为胜。(三)就益物之大小而言,智光之第三时谓一切众生悉得大乘之益,而戒贤仅论及二乘之定性及‘无性有情’等问题,故以智光所说为胜。(四)就显理之深浅而言,戒贤虽谓‘境空’而犹论‘心有’,故所判立之义未尽未了;而智光判立心境俱空、缘生即空,故较为殊胜。其后华严宗四祖澄观则针对此教判论,作一较强烈之批判,于华严玄谈中谓,就了义之程度而言,若将摄机之宽狭与益物之大小相比较,则摄机之宽不及益物之大;若将言教之具阙与显理之深浅相比较,则言教之具不及显理之尽;且二师之教判虽各有二了、二不了,然若探其究竟深意,则二种所谓了义亦皆不
了。盖贤首以性宗、相宗相融会(性相融会)为主,澄观则以性宗、相宗二者为壁垒分明(性相决判),故对于二宗之批判有如是迥异之结论。
空有二宗传入中国后,亦曾盛行。论空之三论宗于后秦之鸠摩罗什与隋代之吉藏时极为兴盛,至唐代后逐渐衰落;论有之法相宗于唐代玄奘时大盛。然两派在中国佛教史上并无论争之情形,此因鸠摩罗什、吉藏与玄奘等人,各处于不同时代,故无直接冲突之可能,且华严宗、天台宗之教理既主张空有之‘相即无碍’,故亦不致产生偏执空有任何一端之固陋。
在日本,亦曾盛行空有论争,于奈良朝时,三论、法相二宗并为盛行,论争亦盛。有关之论争情形及双方论点,可见之于三论大义钞之记载,如:空有争论、常无常争论、五性尔非尔争论、有性无性争论、定不定争论、变易生死争论、教时争论等。平安朝后,天台、真言等诸宗新兴得势;而三论、法相二宗衰落,自此亦不复见空有之论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0:06
唯识学、是法相宗的宗义。而中国的法相宗,是源自印度的瑜伽行学派而建立的。原来印度的大乘佛教,以‘中观学派’与‘瑜伽行学派’为二大主流。中观学派,是西元二、三世纪间龙树菩萨所建立的。佛灭度后七百年,南印度龙树菩萨出世,当时凡夫外道、执著于我法实有,小乘有部,执著于我空法有。执常执断,计一计异,是一个邪说充斥的时代。龙树广造论典,揭示‘诸法性空’之义,破诸邪执,大成佛教空宗。此宗是依龙树的‘中观论’一书而建立的,后世称之为‘中观学派’。此后二百年,中观学派的学说是印度大乘佛教的主流。
但龙树提倡的空观,是以“缘起性空”,诸法无自性立论,并非徒持空见,妄计一切皆空。唯傅至后世,则流为“恶取空”,于世俗谛,不施设有; 于胜义谛,真理亦无。此谓之恶取空,亦谓之沈空。佛灭后九百年顷,无著、世亲二大菩萨出世,当时印度的思想界,一方面是中观学派的空——一切皆空的恶取空,一方面是小乘外道的有——我法实有或我空法有。沈空或实有,皆是邪执,因此无著世亲二菩萨,资于小乘之实有,鉴于大乘之沈空,揭示大乘有义,大成大乘有宗。有宗之有,破斥我法二执,故不同小乘之有; 遮遣恶取空见,以矫治大乘沈空。故此有是真空妙有,唯识中道。
在一位前辈的开示中看过这样一段话,同修看看是否用的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0:07
争这个没什么用,能解脱才是正道,别为了点细枝末节,忘了本来学佛的目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0:07
哈哈!空是为破有的方便!执着空不是佛教的真实意!不着空不着有!不着也不着,离一切语言文字!追问我的意思是 人们对空有两种错误的理解 在佛家中一种称为“疏离空” 第二种是“断灭空”这两种错误的空的理解在经书中什么地方记载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0:08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