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昌明是否叫小埸?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22 19:37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20:08
在字里行间里记忆,在文化血脉中生根,在口齿噙香时留存……
翻开历史,“昌明”赫然在目——
今天的四川省江油市由历史上的江油和彰明两县合并而来。彰明初名汉昌县,晋武帝泰始年间(265—274)自白沙戍(今湖南省湘阴县北)侨置于今江油市青莲镇。南北朝梁大同四年(538)至西魏废帝元年(552)迁治于今彰明镇北江村桥院寺一带。西魏废帝二年(553)改为昌隆县,迁治于孟津里(今彰明镇)。唐先天元年(712)避玄宗皇帝名讳而改为昌明,五代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改为彰明。其后经宋、元、明、清,虽屡有兴废变革,直至1958年与江油县合并为止。
唐朝始盛的茶事中,江油昌明茶始被冠名,且名扬天下。
历代名茶中,昌明茶(还有江油所产的兽目茶)屡屡上榜——
唐代(据陆羽《茶经》和李肇《唐国史补》等历史资料记载)140余种,江油有“昌明兽目”,即昌明茶、兽目茶;
宋代,据《宋史.食货志》、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宋代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宋代赵汝砺《北苑别录》等记载,名茶100余种。江油有“兽目茶”;
元代史料马端临《文献通考》等中无川茶入名茶之列;
明代顾元庆《茶谱》(1541)、屠隆《茶笺》(1590)、许次纾《茶疏》(1597)记载,100多种。江油“绿昌明”在焉;
清代与*,无江油茶入名茶之列。
一支悠扬的曲子,从唐时奏响,到了清朝及*就终止了?这令人无端地忧伤。
为什么突然终止?我认为,明末清初的变革和相关记载给出了解答。
《彰明志略》言:
彰明县在经历明末清初的战乱、灾荒之后,全县“幸存者仅十八户”,在顺治十六年(1659)被裁撤并入绵州,直至七十年后的雍正七年(1729)又复设。
在这样“千里无鸡鸣”的萧条中,百姓首先考虑生存和生命,然后是饱暖。至于生活中的享受型物事,自然无暇多顾了。其中自然包括了茶。
兵荒马乱中,人烟稀少,并不等于战火焚烧了一切。故茶树、茶林、茶山依然,只是她们忧伤无奈地看着这个世界上各种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逐鹿事毕,清廷定鼎。休养生息,从零开始。世界又从蛰伏到复苏再到熙熙。
生活中怎能少了茶呢?
《彰明志略》言清朝乾隆年间事——
当时江油县令朱樟《匡山二首》中言:“仙境足忘忧,从人索茗具。”旅游途中也随处携带茶具,待渴累之际也啜饮一杯。
廪生李显绪《夏日龙门寺普鉴上人招饮》中言:“共酌珍藏酒,旋烹新采茶。”县令陈谋的和诗里言:“竹叶倾村酒,龙团试野茶。”教谕邓在珩和诗言:“拟将成腹稿,先吃润肠茶。”
教谕邓在珩还在江油《八景诗》里言:
叠嶂盘旋护水涯,平明天半泛朱霞。山头翠霭浑如锦,泽畔烟横灿若花。崖断欲呼云去补,泉香莫教雨来加。斜阳一抹千村晚,四面歌声听采茶。
康乾盛世有茶,清末也有茶事见于文册。
清光绪二十九年的《江油县志》中“田赋志”中有“茶税课银额”,“物产志”中“货属”中“煤炭、木炭、火纸、夏布、茶”在焉。
“艺文志”部门,诗歌酬唱中茶也屡见笔端。
邑令彭址《浴佛日游窦圌山》中“供客饶山菽,烹茶荐蜜梅。”《乐静庵春眺》中“白鱼导水曾成堰,绿茗烹泉绝点埃。”《宿塘村》中“竹林抽笋熟僧厨,山寺试茶看芍药。”
督学聂铣敏《登窦圌山放歌》中“哦松崔丞大好事,汲泉煮茗迎禅关。”龙安教授杨曙同题诗中“茶樯酒槾出城去,野水漫漫问行路。”
廪生张作珣《春日与幕友游观雾山作》中“山僧避俗不避客,延我升堂问里宅。呼童汲泉煮新茗,烟火顿与人间隔。”
茶香满江油。
据2000年版的《江油县志》载,*时期江油主产绿茶,也产少量边茶。*初年,茶农自采自制。*22年,茶商杨瑞伯建立制茶作坊,手工揉制茉莉花茶。*末年,江油“茶树毁败,茶场倒闭。1949年全县茶叶仅收购24担”。
解放后,经过茶叶普查,加强茶树管理,1954—1957年,更新老树,新植茶树21.15万株,至1958年,茶叶产量增加到1948担。60年代,由于诸多原因,茶叶产量时降时升。这种情况延续到了上个世纪的80年代。
90年代末,我到江油工作,偶尔闲逛经过商铺,“太白花茶”时不时跃入眼帘。
此中,唯惜“昌明茶”这个概念未被清代到现在的江油人提及,似乎已留在了遥远的昨天。
而江油茶的气脉自唐至今,可谓从未断绝,乃至于明天的明天。
2019,6,24草,28夜誊录,7,10补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20:09
吐蕃(音tǔ bō)(公元618年—842年,藏文:བོན་ཆེན་པོ།,威利:bon chen po,意为“大蕃”)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自囊日论赞至朗达玛延续两百多年。[1]
吐蕃王朝是*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松赞干布被认为是实际立国者。青藏高原各部在吐蕃王朝的统一下凝聚成强大势力,逐渐走出封闭的内陆高原,使得古代藏族社会第一次出现勃勃生机。原本各自为政、分散孤立发展的局面被改变,通过制度、法律、驿站等建设,各个小邦政权和部落联盟得到整合。由于内部人口流动,社会交往面扩大,推动了藏地语言及整个文化层面上的相互沟通,实现了青藏高原文化上的整合与壮大。[2]
吐蕃社会生产以农牧业为主。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荞麦等;牲畜有牦牛、马、驼、羊等;手工业有烧炭、冶铁、制胶、毛织等。吐蕃时期的碑铭、木简、文书、经卷等尚有大量保存至今,是研究吐蕃社会和历史的宝贵资料。吐蕃王朝崩溃后,宋朝、元朝和明朝初年的汉文史籍仍泛称青藏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