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22 15:2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30 23:54
破产债权,是债权人对破产企业所享有的,只有通过破产程式才可以受偿的债权。
破产债权是民法上一般债权的转化形态。它具有以下特点:
1.它只能以货币或者其他可以用货币清偿的方式满足;
2.它只能以破产企业为物件;
3.它的清偿通常不可能全部满足,而要受破产财产的*,因而它因债务人依破产程式将自己的破产财产加以清偿而消灭。
破产债权的构成需具备三个条件;
1.破产债权必须是在破产宣告前成立的债权;
2.破产债权必须是不享有优先受偿权的债权;
3.破产债权必须是根据破产程式行使的债权;
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均不能构成破产债权。据此,破产债权的范围主要包括:破产宣告前成立的无财产担保的债权;虽有财产担保但放弃优先受偿权的债权;虽有财产担保,但担保物的价款低于债权额,其未能受偿的债权等。另外,根据《破产法》的规定,债权人参加破产程式的费用不得作为破产债权。
您好:
一、企业破产债权申报要满足哪些要求
可申报的债权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须为以财产给付为内容的请求权。
给付标的为劳务或者不作为的请求权,不能申报。但是,因它们的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而产生的赔偿请求权,为可以申报的债权。
2、须为以债务人财产为受偿基础的请求权。
此处的债务人财产是指受破产程式拘束的财产。故信托财产或者根据法律规定不受破产程式拘束的财产,不是此处所称的债务人财产;以这些财产为受偿基础的请求权,不得申报。至于请求权所指向的财产是债务人的一般财产还是特定财产,不影响申报的资格。因此,有财产担保的债权和无财产担保的债权均在申报之列。
3、须为*受理破产申请前成立的对债务人享有的债权。
至于债权的到期时间,不影响申报资格。根据破产法的规定,未到期的债权,在破产案件受理时视为已到期。
4、须为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请求权。
因此,对债务人的罚款等财产性行政处罚,不得申报。在企业破产清算的情况下,债务人财产最终将归属于债权人;此时若执行对债务人的财产性行政处罚,事实上处罚的是债权人,这样既不能达到行政处罚的目的,又损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但是,在破产程式终结后,如果债务人因重整或和解而继续存续,处罚机关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执行原来的处罚决定。
5、须为合法有效的债权。
二、企业破产债权申报的期限是多久
债权申报期限是允许债权人向*申报其债权的固定期间。限定债权申报期间,对于破产程式及时、顺利地进行是必要的。因为,只有在债权人人数和债权数额业已确定的情况下,才能召开债权人会议和进行清算分配。
对债权申报期限的立法体例,有法定主义和*酌定主义两种。我国新破产法对债权申报期限实行法定范围内的*酌定主义,即人民*受理破产申请后,确定债权人申报债权的期限;该期限自人民*释出受理破产申请公告之日起计算,最短不得少于30日,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债权人应当在人民*确定的债权申报期限内向管理人申报债权。债权人未依照破产法规定申报债权的,不得参加破产程式行使权利。
破产债权的除外债权指因法律的例外规定而被排除于破产债权范围之外的特殊债权。主要有:
1、惩罚性质的债权,即行政、司法机关对破产企业的罚款、罚金以及其他有关费用,人民*受理案件后债务人未支付应付款项的滞纳金,包括债务人未执行生效法律文书应当加倍支付的迟延利息和劳动保险金的滞纳金。
2、破产程式开始后的债权,即破产宣告后的债务利息,债权人参加破产程式所支出的费用,但不包括作为例外的破产程式开始后的债权,比如解除合同产生的损害赔偿、票据付款人在破产程式开始后的付款。。
3、股东的投资权益,即破产企业的股权、股票持有人在股权、股票上的权利、债务人开办单位对债务人未收取的管理费、承包费等。
4、丧失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即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
5、 *** 无偿拨付给债务人的资金不属于破产财产。
1、破产债权是破产宣告前成立的债权为在破产宣告后恰当公平的满足债权人的债权要求,必须在时间上确定某基准点,以此作为确定债权存在与否的临界线,并对破产债权的数目加以统计。同时,在破产程式终结前,清算组还将代表企业进行必要的民事流转活动,其活动效果直接归于破产企业,如果不在时间上给予限定,破产债权会不断出现和堆积,破产程式将难以终结。当然,破产债权应当在在破产宣告前成立,仅是一项一般性原则,为维系社会公平,法律也特别明文规定,某些在破产宣告后发生的债权也属于破产财产。
2、破产债权是不享有优先受偿权的债权有担保的债权具有排他性的强制实现效力,应当先于无担保的债权接受清偿。《破产法》第30条所指的“财产担保”为物的担保,包括抵押、质押、定金和留置,凡设定物的担保的债权,享有对担保物的优先受偿权,故不属于破产债权之列,但债权人放弃优先受偿权的除外。
3、破产债权是可以强制执行的债权并非所有的债权都可以依强制程式而获得满足,有些债权,特别是涉及人身性质的债权大多不得强制履行。即使就财产债权而言,目的和内容不合法的债权、已届诉讼时效的债权都属于不得强制履行的债权。不得强制履行的债权已丧失了受国家强制保护的可能性,因而也不能通过破产程式而获得清偿,所以属于这种型别的债权不在破产债权之列。
4、破产债权是非依破产程式不得行使的债权其一,人民*受理破产案件后,债权人只能依破产程式提出财产请求权,而不能对债务人提出有关债务的的民事诉讼,也不能要求*个别强制执行债务人的财产,即使是部分债权人依*生效判决申请*开始执行的,在*受理破产案件后,原来的执行程式也应当立即停止,债权人的债权只能作为破产债权而参加到破产程式中来。其二,在破产宣告后,破产债权只能依破产程式而获得公平清偿,即按照破产财产的清偿顺序和债权额的比例获得清偿,而不允许债权人各自行使其债权。
抵销权是指当事人双方互负债务,又互负债权,各自以自己的债权充抵对方所负债务,使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在等额内消灭的制度。
《破产法》设定抵销制度,一方面免除了当事人双方实际履行的义务,方便了当事人,节省了履行费用;另一方面,当互负债务的当事人一方财产状况恶化,不能履行所负债务时,通过抵销,起到了债的担保作用。当一方当事人破产时,对方当事人如果完全履行其义务,其履行交付的财产将作为破产财产,在各债权人之间分配,而其未收回的债权则要与其他债权一起,由破产财产清偿,这显然对对方当事人不公平。通过抵销,可以使双方当事人的债权迅速获得满足。
例如:债权人甲欠破产企业100万元,同时甲拥有破产债权100万元。如果甲行使抵销权,那么甲欠破产企业的债务与拥有破产企业的债权均为0,债权债务关系消灭。
如果甲不行使抵销权,那么甲首先应该向破产企业偿付100万元,并入破产财产,在破产企业分配财产时,假设清偿率为50%,也就意味着,每一个债权人只能分得自己债权的50%。则甲只能分得100×50%=50万元,可以看出,甲偿付破产企业100万元,最后得到清偿的破产债权仅为50万元。可以看出,不行使破产抵销权的话会导致破产债权不能足额清偿,因此,依法行使抵销权更有利于维护债权人的利益。
根据《破产法》的规定,债权人在破产申请受理前对债务人负有债务的,可以向管理人主张抵销。因此,债权人行使抵销权需要满足两个规定:
(1)债权人与破产人互负债务又互享债权
抵销发生的基础在于当事人双方既互负债务,又互享债权。只有债务而无债权或者只有债权而无债务,均不发生抵销。这种互负的债务,无论是否已到偿还期限,也无论债务的标的、给付种类是否相同,均不影响债权人在破产清算程式中主张抵销。
(2)债权人对破产人负有的债务产生于破产案件申请之前
债权人对产生于破产案件申请之前对破产人负有的债务,可以主张抵销,不仅方便了当事人,节省了履行费用,而且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在破产案件申请并被受理之后,债权人对破产人负有的债务,如果可以抵销,就会使破产财产的范围缩小,对其他债权人不利。因此,债权人要主张抵销其对破产人负有的债务,必须产生于破产案件申请之前。
第一,债权的适格性。
债权用于出资,自然需要具备出资标的物的适格要件,必须满足公司法第27条规定的条件。以债权出资的债权必须是到期能够得以清偿的现实存在之债权。以消灭或者无效,甚至是不存在的债权出资,必然会导致出资不实。若债权到期不能够得到清偿的,应由该股东补缴。债权人出资时将其对第三人的债权移转于公司,在债务人未如期偿还其债务时,股东应在到期日后一定期限内,以现金代替债权或尚未清偿部分的债权。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中要求企业债权应以评估报告所附资产明细表中记载的为准,涉及金额债权的应经有关部门批准;
第二,将对公司的债权的程式。
将对第三人的债权转化为公司股权的,需要通知债务人。债务出资将产生同于债权转让的法律后果,出资后,债权为接受出资的公司享有,但债权主体的变更并不影响债务的实现,对于债权的移转只需要通知债务人而不必经其同意。
第三,转移财产权。
将债权凭证完全移交给公司实现债权的权利转移。以债权出资时,通常需要完成债权凭证的交付,若有法律之特别规定时,则必须具备该要件。
公司股东出资方式有:货币、实物、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和场地使用权等。股东认缴的出资,必须是股东自己所有的现金,自己所有并且未设定任何担保物权的实物、工业产权、专有技术等;凡是以实物、工业产权、专有技术作价出资的,出资者应当出具拥有所有权和处置权的有效证明;以工业产权、专有技术作价出资的,金额不得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20%;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的,经省级以上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核定,作价出资的金额最高可达公司注册资本的35%;以实物作价出资的,该事物必须是公司生产和经营能使用的物品。此外,股东应当按照合同或章程规定的期限缴清认缴的出资,用作出资的货币必须足额存入公司帐户;以实物、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和场地使用权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的转移手续。
您好!
债权人可以进行破产债权申报。
债权申报是指人民*审理破产案件时,当受理破产申请后,债权人要申报债权。债权申报是有时间*的。债权人应当在人民*确定的债权申报期限内向管理人申报债权。人民*应当确定债权人申报债权的期限。债权申报期限自人民*释出受理破产申请公告之日起计算,最短不得少于三十日,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
如能进一步提出更加详细的资讯,则可提供更为准确的法律意见。
一、债务承担的方式有:
债务承担,是不失债之同一性而由第三人承受或加入债务之契约,包括免责的债务承担和并存的债务承担。免责的债务承担是以原债务人所负担之债务,移转于新债务人为目的,由第三人取代原债务人而承担全部债务,使原债务人脱离债务关系。免责的债务承担亦即狭义的债务承担或单纯的债务承担。
债务承担有两种方法:
一是承担人与债权人订立协议。第三人与债权人订立协议,承担债务人的债务,其债务于协议成立时移转于第三人;
二是债务人与第三人订立协议,由第三人承担债务。债务人与第三人订立的债务承担协议,须经债权人同意方为有效。
二、债务承担的条件和法律后果
1、必须要有有效的债务存在。本来不存在或已经消灭的债务订立债务承担协议,不发生效力;
2、所转移的债务具有可移转性。性质上不可移转的债务,不能作为债务承担的标的;
3、要有以债务承担为内容的协议。债务承担协议,以债务移转为其内容和目的;
4、债务承担协议须经债权人同意。这是债务承担协议发生效力的最主要条件。
债务承担的法律后果主要表现在:
1、债务人脱离债务关系,由承担人直接向债权人承担债务。承担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仅能请求*要求承担人强制履行,与原债务人无涉;
2、债务人基于债权债务关系所取得的对于债权人的抗辩转移给承担人;
3、从属于主债务的从债务由承担人负担。
并存的债务承担,又称债务加入,是指原债务人并不脱离债务关系,而第三人又加入了债务关系,与债务人共同承担债务。此时,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成立连带关系,他们共为连带债务人。
债务加入具有两种形式,一是由债权人与第三人之间特别约定,由第三人承担债务人的部分债务,或者由债务人将部分债务转移给第三人承担;二是由债权人与第三人或债务人与第三人,或债权人、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共同约定,由第三人加入原合同关系之中,与债务人成立连带关系,共同作为连带债务人,对债权人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第五十六条 在人民*确定的债权申报期限内,债权人未申报债权的,可以在破产财产最后分配前补充申报;但是,此前已进行的分配,不再对其补充分配。为审查和确认补充申报债权的费用,由补充申报人承担。
债权人未依照本法规定申报债权的,不得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式行使权利。
申报债权,是人民*在依法宣布债务人破产后,债权人依人民*发出的通知或公告依法享有的权利,是任何人不能剥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