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22 05:4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6:54
刘瑾被凌迟是因为朱厚照受到了极大的震惊。
刘瑾是个有权但没有文化的宦官,他以为自己架空皇帝操纵朝纲,最后竟起了想当皇帝的念头!明武宗虽然贪玩,但还不至于傻到甘心让别人篡位的程度,所以当从刘瑾家里抄出龙袍、玉玺,从随身扇子里查出凶器的时候,他就认为刘瑾就像快成精的妖怪一样,需要千刀万剐才能破除魔障,防止其阴魂不散!不仅是要碎尸,还默许别人吃掉他的肉,从当时的迷信角度出发,可以理解朱厚照不给刘瑾留全尸并且不等秋后就动手的做法。自瓦剌部落攻击明朝以后,明朝就开始逐渐由鼎盛走向衰落。自明英宗开始,以后的明朝皇帝大多昏庸*,因此,朝纲不正,国力衰退,尤其是宦官专权,使朝政更加混乱。明宪宗即位以后,权力最大的宦官是汪直,他专干陷害忠良的勾当,不知有多少忠于朝廷的*、百姓被他害死。
到明武宗朱厚照继承皇位时,宦官专权的局面更为严重。他最信任的宦官有8个,这些人整天陪着明武宗玩球打猎,领头的叫刘瑾。由于皇帝的宠信,他们依官仗势,横行霸道,被人们统称为“八虎”。
朝廷上下*,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都劝明武宗除掉“八虎”。这帮家伙得到消息后,就在明武宗面前又哭又闹。明武宗哪里还能记得大臣们的劝谏,不仅不杀这“八虎”,反而命刘瑾执掌司礼监,还把另外两只“虎”安排担任东厂和西厂的提督。
刘瑾最会在明武宗面前拍马逢迎,明武宗贪图享乐,刘瑾每天都为他选美寻欢,并且专门在他玩得最起劲的时候,捧一大沓奏章给他批阅。明武宗总是责怪刘瑾,把奏章推给刘瑾,说:“这些小事都要我亲自做,要你们干什么?”
有了皇帝这句话,刘瑾以后就不再把奏章送给明武宗批阅了。传下的圣旨,实际上都是刘瑾的“圣旨”。刘瑾斗大字不识几筐,自己又不能亲自批奏章,便把奏章带回家让其亲友代批。王公大臣们都知道再重要的奏章明武宗也看不到,所以,每次上奏什么事情,就把副本送给刘瑾,正本送给朝廷。当时人们讽刺地说:“当朝两个皇帝:一个坐皇帝,一个站皇帝。”
刘瑾也自知做的坏事太多,怕人不服他,于是派出大批特务刺探大臣们的行动,最后连东厂、西厂的特务本身也受到监视,因为他又另外设了一个“内行厂”。这么多特务,整天抓人,凡是被他们抓去的,都被用酷刑整死了。
刘瑾不仅残酷*无辜,还到处敲诈勒索。地方*进京办事不送礼,就会招来刘瑾的麻烦,送少了还不行,一次至少两万两银子,有的*进京如果带的银两不够,就得向富豪人家借高利贷,回去再还。
1510年,安化王朱寘谋反,明武宗派杨一清做宁夏、延绥总督,讨伐安化王,并派宦官张永做监军。杨一清在陕西做过都督,为巩固边防立过功,由于他比较刚直,从不趋附刘瑾这样的权贵,刘瑾便把他视为眼中钉,就想法诬陷*他,经大臣们的极力营救,明武宗才免他一死,但还是将他革职回乡。这回明武宗要利用他平定安化王叛乱,才重新起用他。
这次杨一清、张永平叛,一点儿也没费力气,他们刚到宁夏,杨一清原来的部将早已平定叛乱,俘虏了反王朱寘。杨一清、张永把朱寘押到京城交给皇帝。
杨一清知道张永是皇宫里的“八虎”之一,而且知道“八虎”之间有矛盾,特别是刘瑾得势后跟张永也有矛盾。这次杨一清要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借张永的手除掉刘瑾这个大奸贼。
一路上,杨一清故意说这次平定叛乱,全仗张永的支持,把他的功劳说得大大的,张永听了乐滋滋的,然后杨一清秘密地跟张永说:“平定一个藩王的叛乱是很容易的,但朝廷内部有了祸患就不好办了。”
张永听了吃了一惊,说:“你是什么意思?什么内部祸患?”
杨一清不好直说,就在手心里写了一个“瑾”字伸给张永看。
张永一看,心里已有数,但马上又摇摇头说:“不太好办,他每天都在皇上身边,别人接近不了他,而且他的耳目众多,有一点风声他都会知道的,怎么能除掉他呢?”
杨一清说:“这不要紧,皇上不是也很信任你吗?这次平叛,你立了大功,皇上一定会召见你,到时候你就向皇上奏明,说因为有刘瑾做内应,与朱寘合谋,朱寘才敢谋反的。这样,皇上肯定砍刘瑾的头。”
张永拿不定主意,说:“如果皇上不信呢?”
杨一清说:“如果皇上不信,你就痛哭流涕,甚至可以说以死担保,以表现你对皇上的一片忠诚,皇上是会信的。这事越快越好,迟了就怕走漏风声。”
张永对刘瑾的不满,只能放在心里,听杨一清这么说,心想,这次一定要向皇上奏他一本。
杨一清和张永把朱寘押到北京,上报朝廷,明武宗果然召见了张永。
当天晚上,张永就按照杨一清说的,当面向明武宗揭发刘瑾与朱寘串通谋反。
明武宗当即叫张永带领禁军去捉拿刘瑾。刘瑾正在家里睡大觉,张永没费吹灰之力,就把他捉住,关进了大牢。
把刘瑾抓来后,明武宗又下令抄了他的家,共抄出黄金24万锭、银元宝500万锭,而珠宝玉器更是不计其数。竟然还从他家抄出龙袍玉带,盔甲武器,正好验证了张永的揭发,明武宗大为吃惊,立即将刘瑾处死。
刘瑾被处死以后,朝廷内外无不拍手称快。
虽然杨一清用计杀了刘瑾,但明武宗的昏庸*是没人能改变得了的。由于朝廷*,民不聊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刘瑾,陕西兴平人。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遂冒姓刘氏,侍奉太子朱厚照,即后来的明武宗。他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深受信任。太子继位后,他数次升迁,爬上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宝座。一旦大权在握,便引诱武宗沉溺于骄奢淫逸中,自己趁机专擅朝政,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他排陷异己,朝中正直*大都受他*。户部尚书韩文被罢职下狱,五官监侯杨源受杖刑而死……而刘宇、焦芳等小人则奔走其门,成为其党羽。
权力的集中 *** 了他的贪欲。他利用权势,肆意贪污。他劝武宗下令各省库藏尽输京师,从中贪污大量银两。他公然受贿索贿,大搞钱权交易。各地*朝觐至京,都要向他行贿,谓之“见面礼”,动至白银千两,有的高达五千两。有人为了行贿,只好贷于京师富豪,时人称为“京债”。凡*升迁赴任,回京述职,都得给他送礼。此外,他还派亲信到地方供职,为其敛财。据《明武宗实录》记载,刘瑾“用侍郎韩福,肆虐湖广,馈银至十余万两”。善行贿者,往往官运亨通,如巡抚刘宇,先后向其行贿数万银两,官位也随之上升至吏部尚书。 刘瑾的贪婪专权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无穷灾难。安化王朱寘 趁机于正德五年(1510年)四月发动叛乱。由于不得人心,叛乱很快被平定。太监张永利用献俘之机,向武宗揭露了刘瑾的罪状。刘瑾被捕,从其家中查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经会审,刘瑾被判以凌迟。同年八月,刘瑾伏诛,结束了其罪恶的一生。 戏曲舞台上的大太监刘瑾,他曾经全倾朝野,可他却因朱厚照的一句醉话死于非命,这究竟是何道理? 武宗沉湎于豹房之时,大权落到权阉刘瑾手中。刘瑾,今陕西兴平县人。本姓谈,后依靠刘姓太监进了宫,便改用刘姓。在朱厚照做太子的时候,刘瑾就在身边侍奉。刘瑾深知只要照顾好太子,自己就会成为新皇帝身边的功臣,权力、富贵会接踵而至。武宗即位后,刘瑾抓住少年天子喜好嬉戏的特点,每日进奉飞鹰、猎狗等,鼓动武宗游玩享乐,深得武宗的信任 ,被提升为内官监,掌握北京的军队,权力很大。 在刘瑾权盛时,正直的朝臣在暗中等待时机的到来。正德五年,宁夏安化王反叛,起兵的名义就是清除刘瑾。消息传到北京,刘瑾藏匿起檄文,不敢让武宗知道檄文的内容。杨一清与太监张永领兵前去*,很快就平息了战乱。杨一清在路上尽力结交张永,二人相交甚欢。张永为“八虎”之一,然而为刘瑾所排挤。其实不止是张永,其他六人都受到了刘瑾的压制。刘瑾担心他们受到武宗的宠信而自己失势,所以常在武宗面前讲七人的坏话。一次,武宗想调张永到南京闲住,圣旨还没下达,刘瑾就要驱逐张永出宫。张永知道自己是被刘瑾陷害的,跑到武宗面前申诉。刘瑾与之对质时,张永气愤得要挥拳打刘瑾,被谷大用等人费力拉开。武宗令二人摆酒和解,但嫌隙渐深。此次,杨一清就是利用张、刘的矛盾,游说张永除去刘瑾。八月,张永、杨一清班师回朝。献俘礼毕,武宗置酒慰劳张永,刘瑾、谷大用等人皆在座。夜深时,刘瑾起身回府。张永见时机成熟,从袖中取出*刘瑾的奏章,奏明刘瑾违法犯纪17事,指出安化王造反皆因刘瑾,更说刘瑾有反叛之心,欲图谋不轨。武宗已有醉意,俯下身子问道:“刘瑾果真负我?”此时,周围的马永成等人也都历数刘瑾不法之事。武宗遂下定决心,当机立断派人前去刘宅,自己则紧随其后。刘瑾听见喧哗声,披青蟒衣出,随即被缚。抄没家产时,得到私刻玉玺一枚,穿宫牌五百,以及盔甲、弓箭等违禁物品,又发现他平时所用的折扇里面竟然藏有两把锋利的匕首。刘瑾被关押在菜厂,后被凌迟处死。行刑之时,许多人花钱买割下来的肉吃掉,以解心头之恨。 刘瑾之亡,竟然是出自武宗酒后的醉话。明代宦官,权重之时百官无人可与之抗衡,然而生死存亡却在皇帝的手中。这是明代宦官专政不同于汉唐时期宦官专政的一个特点。以往朝代宦官专政,宦官势力大到可以操纵皇帝的生死,明代却从没有这种现象发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明代中后期,皇帝多有数月、甚至数年不上朝的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皇帝不理朝政,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皇帝(如武宗者)此时正是通过宦官来传达圣意,管理朝政。有野心的宦官正是利用这样的机会来狐假虎威,加强自己的权威。但是,这种权力其实是皇帝给予的,是代皇帝执行的,一旦皇帝认为情势将危及皇权时,便会采取强力措施来收回这种权力。正如刘瑾、魏忠贤势大遮天者,往往只要皇帝一句话就束手被擒,其中的道理可想而知。事实上,刘瑾事后,武宗依然宠信宦官,如张永,只是张永并不贪心,倒也相安无事。 如果有人认为武宗在豹房、宣府穷奢极欲的时候把大权放弃了,那就大错特错了。武宗虽然不入大内,但是仍时常上朝听政,批答奏章,决定国家重大事件。不愿上朝时,就通过司礼监传达自己的圣旨,命内阁执行。即使他远在宣府的时候,还是特别强调虽然大臣不许前来,但奏章要一件也不许少地送到宣府,至于武宗是否批复,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所以说,武宗虽然做出了许多荒唐的事情,但在权力上一点也不糊涂,对权力抓得很牢。 武宗虽有着放荡不羁的本性,但他在内心里一直盼望着能够像太祖、成祖那样立下显赫的边功。他之所以听信江彬的鼓动游幸宣府,与这种想法实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德十二年十月,正德年间铜手铳武宗终于盼到了一显身手的机会。在得知蒙古小王子部叩关来袭,武宗非常高兴,亲自布置,希望同小王子大战一场。这场战斗十分激烈,明军一度被蒙古军分割包围。武宗见状亲自率领一军援救,才使得明军解围。双方大小百余战,期间武宗与普通士兵同吃同住,甚至还亲手杀敌一人,极大地鼓舞了明军士气。最后,小王子自度难以取胜,引兵西去,明军取得了一场难得的胜利,史称“应州大捷”。想明英宗当年率50万大军却在“土木堡之变”中成了蒙古军的俘虏,而此次武宗率五六万人抗击四五万蒙古军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此后蒙古兵长时间内不敢内犯便是这次战斗的直接结果。而且在这场战斗中,武宗亲为指挥布置,战术正确,指挥得法,体现了较高的军事指挥才能。应州之役,成为武宗一生中最为光彩的时刻。 康陵正德十五年,南巡途中的武宗于清江浦(今江苏清江市)垂钓,不慎落水受寒,身体每况愈下。次年,武宗病死于豹房,终年31岁,葬于昌平金岭山东北的“康陵”。武宗一生,贪杯、好色、尚兵、无赖,所行之事多荒谬不经,为世人所诟病;同时武宗又处事刚毅果断 ,弹指之间诛刘瑾,平安化王、宁王之叛,应州大败小王子,精通佛学,会梵文,还能礼贤 下士,亲自到大臣家中探望病情,甚至痴情于艺妓。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武宗 ,却很难看到一个完整的武宗。其实,明代自英宗正统朝以来,国势渐弱,如果武宗能够兢 兢业业,尽心尽力,是完全有可能做一代明君而成为中兴之主,功垂史册,但他恣意妄为的 行径却为后人所訾议。幽幽青山绿水间,康陵中静静地安息着武宗。对于他奇特的一生,后 人依旧会不断地评说下去。明朝太监刘瑾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因为专权使朝政混乱、索贿受贿、恶贯满盈被判凌迟3357刀,分三天割完。
刘瑾(1451-1510),陕西兴平人,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从此改姓刘。弘治年间犯罪赦免后侍奉朱厚照,博得明武宗的宠爱,数次升迁,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掌权后趁机专擅朝政,作威作福,鱼肉百姓,为"八虎"之首,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刘瑾被捕后,从其家中查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他被认为是当时的"世界首富"。正德五年(1510年)八月,刘瑾被判以凌迟。
2001年,《亚洲华尔街日报》曾将明朝太监刘瑾列入过去1000年来,全球最富有的50人名单。至于他的财产,据清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所载,刘瑾被抄家时有黄金250万两,白银5000万余两。其它珍宝细软无法统计。开创了"罚款"先河,领先世界1000多年!被后人发扬光大!另据报道,刘瑾曾是世界首富。
正德五年(1510)四月,武宗派都御史杨一清和八虎之一太监张永去平定安化王的叛乱。杨一清平定叛乱后与前来监军的张永商讨除刘大计。叛乱平定之后,太监张永利用献俘之机,向武宗揭露了刘瑾的罪状,揭发了刘瑾的十七条大罪。武宗不禁大吃一惊,命令将刘瑾抓捕审问。
在李东阳的帮助下,明武宗最终动了杀心。第二天,武宗亲自出马,去抄刘瑾的家。从其家中查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在刘瑾经常拿着的扇子中也发现了两把匕首,武宗见状大怒,终于相信刘瑾谋反的事实,下诏将刘瑾凌迟处死,并废除刘瑾变法时的一切举措。
扩展资料:
太监专权,是大明王朝一道奇异的风景线。刘瑾,是这道风景线上的一个奇葩。刘瑾本来跟随母亲姓谈,由于家庭贫穷,在6岁时跟随一个太监刘顺进入宫中,做了一名太监,改姓为刘。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刘瑾的太监之路走得并不顺利。在明孝宗朱祐樘当政时期,刘瑾因为犯了罪,依法当被处死。不过,刘瑾被赦免了,被安排在东宫侍奉皇太子朱厚照——即后来的明武宗。这正是刘瑾飞黄腾达的开始。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有人用它来造福黎民、恩泽天下,有人用它来为非作歹、荼毒百姓。毫无疑问,刘瑾属于后者。
刘瑾手中有权后,开始聚敛家产。聚敛的手法也没啥新意,无非是向下边的人收受贿赂。司礼监掌印太监想收点银子,下边的人还不乖乖地送上来?当时,外地的*来到京城,第一件事不是觐见皇帝,而是拜见刘瑾,送上“见面礼”。少则上千两银子,多则5000两银子。
为了让权力变得更加畅通无阻,刘瑾还党同伐异、排除异己。他还没当司礼监掌印太监时,内阁大学士刘健、谢迁、李东阳,太监王岳、范亨、徐智等纷纷*“八虎”引诱皇帝游乐,不顾朝政。
就在朱厚照犹豫不决之际,刘瑾等人跑到他面前,哭泣不已——最终,这一番哭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参与*的刘健、谢迁*辞官,王岳、范亨、徐智等被发往南京充军。
按照管理,死刑只能在秋冬进行,立春之后不得死刑。但朱厚照下令立即执行,“张彩狱毙,磔其尸”。据记载,由于刘瑾得罪的人太多,他的凌迟之刑持续了3天。不少受过其害的人纷纷买其身上一片肉,祭奠死者;有的还生吃泄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