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19 17:0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8 11:27
而 1、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复句的各种关系。
A、表示并列,又。“侣鱼虾而友麋鹿” B、表示修饰,可不译。
“顺流而东” C、表示承接,就。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D、表示假设,如果。 “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 E、表示转折,但是。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F、表示因果,因而。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2、助词,表示语气、情态、提顿等,或组成双音节词。
如“已而(后来)”“俄而(不久)”“而已(罢了)”“而后(这以后)” 3、通“尔”代词,第二人称,你,你的。 “而母立于兹” 【以】 1、因为,由于:例: ⑴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⑵臣是以无请也。 ⑶惟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⑷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⑹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⑺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⑻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⑼不赂者以赂者丧。 ⑽以心中有足乐者。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而。例: ⑴有好事者船认入。
⑵留五百人镇之,以断洄曲及诸道桥梁。(以:以便) ⑶吾骑马挟矢以助战。
⑷卷石底以出。 ⑸而托于柑以讽耶? ⑹以啮人,无御之者。
(以:这里有如果的意思) ⑺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⑻属予作文以记之。
⑼杀之以应陈涉。 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1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2)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13)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1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15)操悉浮以沿江。 (16)樊哙侧其盾以撞。
(17)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18)忽魂悸以魄动。
(19)淫侈之俗日日以长。 (20)各各竦立以听。
(21)以致天下之士。 (22)然而隐忍以行。
(23)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24)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25)遂拔以击荆河。 (26)遂自投汨罗以死。
(27)其责已也重以周。 (28)以一物以与物物争。
3、把,拿,用。例: 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⑵以钱覆其口。
⑶屠惧,投以骨。 ⑷具以情告。
⑸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⑹以槛车送元济诣京师。
⑺何以为计? ⑻将以攻宋。 ⑼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⑽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1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13)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4)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15)具告以事。
(16)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 (17)以我应他人。
(18)以虞待不虞者胜。 (19)国胡以相恤。
(20)将以衅钟。 (21)悉以心诚之话倚托,千万无渝。
4、以为,认为。例: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⑵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⑶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⑷皆以美于徐公。 ⑸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5、凭,靠。例: ⑴以我酌油知之。
⑵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⑷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⑸以勇气闻于诸侯。
⑹以攻则取。 ⑺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⑻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6、按照,依照。
例: ⑴策之不以其道。 ⑵今以实校之。
⑶余船以次俱进。 ⑷何必更以多寡为差? ⑸盖以律非故杀。
⑹以次进。 ⑺则又法从事。
7、根据。例: ⑴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以:一?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99ff99'>的谩#? ⑵贵以近知远。 8、通“已”,已经。
例: ⑴固以怪之矣。 ⑵日以尽矣。
9、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以:表时间) ⑵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 ⑶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以:表范围) 10、在。例: ⑴余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⑵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⑶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⑷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11、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例: 逆以煎我怀。 12、为。
例: ⑴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以:做) ⑵要以不能免。(以:是) 13、通“已”,止。
例: 无以,则王乎? 14、任用。例: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15、此,这。例: 以一物体与物物争。
(本义项指前一个“以”。) 「以为」 1、把。
当作或作为。
例: ⑴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⑵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⑶吾始闻汝名,以为豪。
⑷相传以为雁荡。 ⑸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以为:把它设为。) ⑹撰长书以为贽。
⑺寡君之以为戮。 2、认为。
例: ⑴以为且噬己为,甚恐。 ⑵以为妙绝。
⑶人人自以为必死。 ⑷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⑸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⑹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 3、把。
制成。
例: ⑴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⑵铸以为金人十二。
【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2.以为,认为。 3.判断词,是。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4.对,向。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可译为"当""等到"等。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
呢。 更多虚词用法请见: 。
古文中以和以为用法和意思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的意思用法:
1、用作介词,后面有宾语,翻译成“用”“拿”“凭借”“依靠”“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如:常以身翼蔽沛公。以是用的意思。
2、用作连词,连接前后词语或短语或句子,和介词的区别就在于前后都有,而介词只有后面的,用法上与“而”类似。
如:险以远,则至者少。 以是又的意思。
3、用作动词 后面有宾语,与介词的区别是,有“以”的句子中只有一个动词,那它是动词,还有另外的动词,那它就是介词,可以译为“认为”“以为”等。
如:皆以美于徐公。以是认为的意思(动词)。
以为的意思和用法:
1、把。当作或作为
例: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认为
例:以为且噬己为,甚恐。
3、把。制成
例: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扩展资料:
关于以字的名言
做人就像蜡烛一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以温暖。——肖楚女
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警惕为兄弟,希望为哨兵。——爱迪生
以汉语为来源的英语词语是汉英两种语言接触的必然产物,也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必然结果;随着中华民族与英语民族的交流交往日益频繁,来自汉语的英语词语及表达方式将会越来越多。——周海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以为
1、把……当作……的意思。
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译文:老虎看见驴子,是个庞大的家伙,把它当作神怪。
2、认为的意思。
(满座宾客)以为妙绝。——《*》
译文:(满座的宾客)认为它(*)奇妙极了。
3、少数情况下可以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和现代汉语的动词“以为”“认为”相当。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译文: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打石块来探求命名为“钟山”的原因,还自以为得到了它的实情。
以为:[ yǐ wéi ]
指作为,用作;"以之为"的省略形式;犹言让他(她)做;把它作为;犹而为,而成;以,而,连词;犹已为,已是;以,通"已"。
扩展资料:
相近词义辨析:
1、合计[ hé jì ]
解释:盘算;考虑。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一:“你是明白人,自己合计合计得了。”
2、觉得:[ jué de ]
解释:感觉到;意识到。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四幕:“ 金女士 :昨天忽然点破了,也觉得还有良心。”
3、认为:[ rèn wéi ]
解释:对人或事物确定某种看法,做出某种判断。
茅盾 《子夜》八:“ 冯云卿苦笑着,认为这是一句普通的应酬。”
1.认为。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及 齐 , 齐桓公 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於桑下。”
宋 苏轼 《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
’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秦牧 《序》:“我以为这些事情,都有告诉旁人的价值,这才动笔写它。”2.作为,用作。
《左传·文公六年》:“ 宣子 於是乎始为国政……既成,以授大傅 阳子 与大师 贾佗 ,使行诸 晋国 ,以为常法。”《后汉书·朱儁传》:“时同郡 周规 辟公府,当行,假郡库钱百万,以为冠帻费。”
南朝 梁 沉约 《奏弹王源》:“ 源 父子因共详议,判与为婚。 璋之 下钱五万,以为聘礼。”
《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我如今又不做官了,无处挣钱,作何生意以为糊口之计?”3.“以之为”的省略形式。犹言让他(她)做,把它作为。
《后汉书·窦武传》:“长女选入掖庭, 桓帝 以为贵人。” 清 任安上《与吴拜经书》:“《叙事解疑》一帙,珍之五十一年矣,以为枕中鸿宝,足佐千秋秘笈。”
4.犹而为,而成。以,而,连词。
汉 扬雄 《长杨赋》:“椓 嶻嶭 而为弋,纡 南山 以为罝。” 晋 潘岳 《西征赋》:“野蒲变而成脯,苑鹿化以为马。”
5.犹已为,已是。以,通“ 已 ”。
晋 陶潜 《赠长沙公诗序》:“余於 长沙公 为族祖,同出大司马。昭穆既远,以为路人。”
以,一本作“ 已 ”。 涵芬楼 本《说郛》卷七六引 宋 欧阳修 《六一笔记·老氏说》:“前后之相随,长短之相形,推而广之,万物之理皆然也,不必更言其馀。
然 老子 为书,比其馀诸子以为简要也。”以,今本《欧阳修全集·笔说》作“已”。
古文中“以”的用法,主要是虚词,但有时也有动词的用法。
一、用作介词 后面有宾语,具体解释根据语境;如:常以身翼蔽沛公 以--用二、用作连词 连接前后词语或短语或句子,和介词的区别就在于前后都有,而介词只有后面的;如:险以远,则至者少 以--又三、用作动词 后面有宾语,与介词的区别是,有“以”的句子中只有一个动词,那它是动词,还有另外的动词,那它就是介词;如:皆以美于徐公 以--认为(动词)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以--将、把(介词) 还有一个动词“请”四、复音虚词“以是”“是以” 相当于“因此”,“以”还是介词,因为“是”是代词。以:1.作介词:翻译成“用”“拿”“凭借”“依靠”“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2.作连词:用法上与“而”类似;3.作助词:连接“上”“下”“内”“外”“东”“西”“南”“北”“往”“来”等词语,表示界限或范围.用法与现代相同;4.作动词:可以译为“认为”“以为”等.以为:1、把.当作或作为.例:⑴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⑵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⑶吾始闻汝名,以为豪.⑷相传以为雁荡.⑸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 ⑹撰长书以为贽.⑺寡君之以为戮.2、认为.例:⑴以为且噬己为,甚恐.⑵以为妙绝.⑶人人自以为必死.⑷臣窃以为其人勇士.⑸以为“非我莫能为”也.⑹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3、把.制成.例:⑴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⑵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作介词时可以翻译成“拿""凭借""依据""按照""用,这几个词有区别,翻译时根据宾语的不同有不同翻译,如:xx(人)拿xx(物),xx(人)依据xx(物)做什么事,xx(人)按照xx(物),xx(人)凭借xx(物)取得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