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隋朝两代皇帝不同的生活作风和所导致的不同结果,你有何感想?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23 12:21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15:21
公元581年, 北周小皇帝的外祖父杨坚篡周建隋,仅12天之后,年仅13岁的次子杨广,也就是后来的隋炀帝,就被封为晋王。这是一个异常出众的皇子,不仅外表俊秀,上天还赐予他超乎常人的能力。20岁时,他统军50万南下,平灭陈朝,自三国至南北朝长达400年的南北*局面在他手中轻松结束了。第二年,旧陈全境爆发叛乱,他广泛收纳江南人士,拉拢江南佛教界的头面人物,不流血地将南方民众反隋的情绪化为乌有。种种优异表现终于令父亲作出决定,废掉他的哥哥,立他这个次子为皇储。3年后,隋文帝杨坚驾崩,杨广继位。在挑选新年号时,新皇帝圈定了古往今来年号中最大气磅礴的两个字:大业。
心高气盛的杨广对父亲留下的帝国并不满意。他废掉了父亲严苛的法律,新修的《大隋律》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宽大的法律之一。他取消了连坐法,开创了中国法律史上一个独一无二的先河。他大赦天下,普免天下全年租税,在位14年间,还一再降低税率。
杨广即位不久便扩容最高教育机构国子监,还兴办了十几类专门学校,培养法律、算学、医药、天文历法等各种人才,全国在校人数近20万,平均每6户中就有1名子弟上学。大业三年,他更是下诏建进士科,在中国古代史上正式创立了科举制度,成为以后1300多年历代王朝的选官制度。
到大业五年(公元609年),由于杨广的善政,大隋帝国内财富迅速增加,人口不断高速增长。号称中国第一盛世的“贞观之治”期间,田地开垦量只有隋朝的1/3,朝廷控制的户口还不到大业年间的一半。
几项大功绩
然而年轻的皇帝心中依然沉重。从表面上看,大隋四海安宁,人民乐业,但400年南北*造成的种种隔阂,并没有随着军事征服而消弥,两地相视,几如异族。刁钻的江南大族不甘失败,很可能再次滋事反叛。而辽东的高句丽也正在积极与北方凶悍的突厥相勾结,遥相呼应,威胁中原的统一王朝。
他需要一条沟通南北的大动脉,一条大运河,既为了方便迅速地*南方可能发生的叛乱,也为了将军队、武器、粮食等物资运往北方,征伐高句丽。而一座新的都城——洛阳将是这条运河中枢。同时,他还设计了一条宽100步、长达3000里、从陕西榆林直通北京的驰道,作为将来征讨高句丽的陆上运输线。
一场轰轰烈烈的建设运动在隋帝国开展起来。周长近60里的东都洛阳竟然仅仅不到10个月就出现了轮廓,而大运河的一期工程通济渠用时更短,这段千余里长、40步宽的河道,仅用了171天。
工程安排得差不多之后,杨广又开始了马不停蹄地巡游,南下江都、北出塞外、东赴涿郡、西出青海……在位14年,隋炀帝仅在京都居住了一年。
远征高句丽成滑稽大*
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准备停当的隋炀帝下诏讨伐高句丽,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对外战争爆发了。四面云集而来的113万征讨大军浩浩荡荡地踏上征途。如果再加上200多万民夫, 真可谓是漫山遍野似的杀向辽东。
大军远征利在速战和隐蔽,隋炀帝却反其道而行之,直至第二年正月隋军才齐集于涿郡,行动迟缓,贻误战机。他还对整个战事大肆铺张炫耀,甚至将兵力部署公诸天下,希望以军事威吓*降高句丽。然而这种屡试不爽的策略在高句丽面前却没有奏效。隋军抵达辽东城时,面对的是一个金城汤池般坚固的城市。战斗经验丰富的高句丽人冒死坚守,援军又从四面包抄,耀武扬威的隋军全线崩溃,一场声势浩大的远征顿时成为滑稽透顶的军事大*。而此时,国内也开始出现*。虽然隋炀帝兴办的每一项工役单独看来都可称之为功德无量的大好事,但如果将这些大好事相加,人们就不难发现,其劳役总量惊人,大大超出了当时人民所能承受的限度。长时间超负荷的劳动,恶劣的伙食,加上医疗、劳保设施的缺乏,导致大批民工生病甚至死亡。而攻打高句丽的兵役徭役量更超过了前几年几项大工程的总和。
山东王薄首先揭竿而起,一时间大隋天下燃起了20多处烽火。紧接着,关陇贵族也正在抛弃他。
被贵族抛弃
所谓关陇贵族,就是山西、陕西一带鲜卑贵族联合汉族世家大族形成的军事贵族集团,他们既有胡族血统,又汉化较深,能文能武,出将入相。在西魏、北周、隋和唐初他们都占据着统治地位,各大家族互相通婚,形成庞大的利益集团。隋文帝、隋炀帝、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都是关陇集团的核心人物。直到武则天统治时期,这个贵族集团才彻底瓦解。隋炀帝只顾着*四射地完成自己的帝国规划,却没有注意自己的种种行为早已引起关陇贵族们的不满。他发明的科举制度打破了门第、地域、年龄界限,触动关陇贵族们的利益,他们不但旧日的经济特权、*特权被剥夺殆尽,并且子孙后代也无法把家族的基业传下去。杨玄感就是这样一个愤怒的贵族。尽管他叛乱仅仅一个月就被消灭,却如同打开了“潘多拉之盒”。大业十三年,蒲山公李密、唐国公李渊等手握重权的大臣不约而同起兵,割据一方,众多世族亦加入其中。
一直到死,杨广都认为他的真正敌人不是农民起义军,只要能防止贵族们纷纷起兵,维持住帝国*的平衡,隋军还是有能力消灭各地的农民起义军。在闻听昔日贵族全部起来反对自己后,杨广的意志完全崩溃了。他逃到了江南的离宫之内,万事不管,整天饮酒为乐,那个励精图治者变成了及时享乐主义者。当禁卫军中的关陇子弟发现他已经颓废不堪时,便发动兵变,将他缢杀。
之后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关陇集团新的代表李渊平定了农民起义并战胜各路诸侯,最后建立唐朝。而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证明唐取代隋的合理性,示意魏征等人修《隋书》时,对杨广的暴虐大书特书。历代小说家们为了满足老百姓的猎奇心理,也大肆渲染隋炀帝荒淫的私生活。隋炀帝就这样被一步步妖魔化了。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之中,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一个重要的朝代,史学家常把它和唐朝合称隋唐。隋朝源自581年隋文帝杨坚受禅于北周静帝建立隋朝,至619年隋恭帝杨侗禅让王世充,隋朝灭亡为止,国祚38年。[1]581年北周静帝禅让给杨坚,北周亡,杨坚定国号为“隋”。[2]在*制度方面,隋朝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制定出完整的科举制度,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能力。[3]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改革府兵制度;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减轻农民生产压力,另一方面采清差户口措施,以增加财政收入。这些*成就了隋初的开皇之治。为了巩固隋朝发展,隋文帝与隋炀帝兴建举世闻名的隋唐大运河以及驰道,建立京师大兴城和东都。外交方面,[4]隋朝的盛世也使得高昌、倭国、高句丽、新罗、百济与内属的东突厥等受影响,外交交流以日本的遣隋使最为著名。
开皇之治是隋文帝在位开皇年间时开创,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安定[9]。隋文帝杨坚倡导节俭,节省*内不少开支、废除了不必要的杂税并设置谷仓储存食粮。杨坚成功地统一了历经数百年严重*后的中国,从此中国在大多数的世纪里都保持着他所建立的*统一[10]。*方面,隋文帝统一中国后,一面躬行俭朴[11-13],一面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巩固政权的措施。由于他明白到“古帝王没有好奢侈而能持久的”之道理,所以由他辅政时开始,就提倡生活节俭,宫中的妃妾不作美饰,一般士人多用布帛,饰带只用铜铁骨角,不用金玉。文帝曾想用胡粉和织成的衣领,居然搜遍宫殿,都找不到。这种躬行节俭,使人民的负担相应得到减轻,而且有利于各项措施的推行。任用*不限门第,唯才是举,通过考试以取士。文帝本人又躬身节俭,整饬吏治,曾派人巡视河北五十二州,罢免贪官污吏二百余人,又裁汰地方冗员约十分之三。他还宽简刑法,删减前代的酷刑[14],制定隋律,使刑律简要,“以轻代重,化死为生”[15]。经济方面,仿北魏的均田制,实行均田法,定丁男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妇女则分露四十亩。又减免赋役,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如改成丁年龄为二十一岁,受田仍是十八岁,服役少三年。又改每岁三十日役为二十日,减调绢一匹(四丈)为二丈等。此外文帝下令重新编订户籍,以五家为保,五保为闾,四闾为族。开皇初有户三百六十余万,平陈得五十万,后增至八百七十万(唐朝最强盛的“开元之治”时期,全国有户820 万,是唐朝的最高值)。为积谷防饥,故广设仓库,分官仓、义仓[16-19]。官仓作粮食转运、储积用,义仓则备救济之需。文帝又致力建设,在原安城东南营建新都大兴城;开凿广通渠,自大兴引渭水至潼关,以利关东漕运。学术文化方面,文帝大力提倡文教,广求图书。他有鉴于长期战乱,官书散佚,所以下诏求天下之书,凡献一书缣一匹。经一、二年,图书大备,整理后凡得三万余卷。为广置人才,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也促进了教育、文学的发展。为明全国教化,恢复华夏文化之正统,文帝下诏制订礼乐,以提升国家的文化素质。军事方面,鉴于南北朝晚期,突厥藉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时侵扰北周、北齐。故隋立国后,隋文帝便派兵攻打突厥,后来更采用离间分化策略,使突厥分为东西两部,彼此交战不已,隋则得以消除北顾之忧。 正由于上述措施的推行,隋在文帝统治的最初二十多年间,*清明,人口增加,府库充实,外患不生,社会呈现了一片繁荣,历史称为“开皇之治”。开皇时期,*清明,国力强盛,是隋朝的极盛时期[17-19]。[20]隋炀帝多次发动战争劳民耗财,最终引起统治危机[27]。611年山东、河南大水成灾,漂没四十余郡,王薄率众于长白山(山东章丘)发动民变,抵制隋炀帝东征高句丽,唱出著名的《无向辽东浪死歌》。当时民变范围大多集中在山东地区,不久被隋军*。613年刘元进据吴郡,自称天子,同年被灭。直到杨素的儿子杨玄感于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举兵叛变,达官子弟纷纷参加,隋朝统治阶级正式*,带动全国各地纷纷叛乱[28]。河南地区有翟让、李密的瓦岗叛军。616年翟让在李密建议下,攻破要塞金堤关(河南荥阳东北),打下荥阳诸县。617年瓦岗军又攻破距东都洛阳的粮食存库兴洛仓。由于李密擅长作战,翟让让位给他。李密自封魏公,建国魏,以洛口为根据地。随后占领回洛仓,直*洛阳城下。然而内部纠纷猜忌使得李密杀翟让等人,最后投降越王侗。河北地区有窦建德的叛军,616年窦建德领导河北叛军转战河北各地,占据冀州大部分地区,两年后自封夏王,建国夏。江淮地区以杜伏威、辅公祏较强。613年两人在齐郡(今山东)举兵叛乱,随后南下到江淮南地区发展。617年占领高邮,切断江都(今江苏扬州)与北方的联系。杜伏威自称总管,以辅公祏为长史。走向灭亡隋廷在此局势下迅速的土崩瓦解。早在616年,隋炀帝命越王侗留守东都,自己率众前往江都。他下令筑丹阳宫,准备迁都丹阳(今南京)。跟随他的大臣卫士大多是关中人,不愿意长居江南,加上江都粮尽,人人北逃关中。618年4月11日,宇文化及、司马德戡与裴虔通等人发动兵变,弑隋炀帝,拥立隋炀帝侄子杨浩为帝。不久宇文化及又弑秦王浩自封许帝,建国许。隔年被唐将李神通与夏王窦建德联合剿灭。公元617岁5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隋炀帝第三个孙子代王杨侑为帝[29],改元义宁,即隋恭帝。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618年6月12日,李渊*迫隋恭帝禅位,618年6月18日,李渊正式称帝,建立唐朝,为唐高祖。中原地区得知炀帝死讯后,618年6月22日,洛阳留守“七贵”拥立隋炀帝次孙越王侗为帝,即隋哀帝;619年5月23日,王世充废隋哀帝,两个月后弑之,隋朝亡。[30]公元620年,东突厥的处罗可汗派人迎接萧后及隋炀帝的孙子杨政道来东突厥,立政道为隋王,把留在东突厥境内的中原人交给杨政道管治,建立“大隋”,史称后隋,“有众万人,置百官,皆依隋制,居于定襄”[31]。公元630年,唐朝出兵灭亡东突厥,另外分兵攻破定襄,后隋灭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15:21
隋朝两代皇帝生活作风一个严肃一个活泼,杨广之所以失败的直接原因是对高丽用兵失败,他的生活并不太*,经常被人骂当然有李唐的功劳。
任谁评说,也不过一抔黄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15:21
杨坚自卑 杨广自负追问能在准确点吗?
追答杨坚自卑表现在其怕老婆方面 杨广自负表现在夺了皇位,经历了太多顺利的事,认为自己总是对的,别人怎么劝都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