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志铭常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22 23:2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3:37
1.墓志铭的常识
墓志铭 墓志铭是中国古代一种悼念性的文体。
埋葬死者时,刻在石上,埋于坟前。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
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赞扬死者的功业成就,表示悼念和安慰。但也有只有志或只有铭的。
可以是自己生前写的,也可以是别人写的 主要是对一生的评价 墓志铭在写作上的要求是叙事概要,语言温和,文字简约。墓志铭一般是铭主死后由别人撰写,偶有铭主本人生前撰写的。
撰写墓志铭,有两大特点不可忽视,一是概括性,二是独创性。墓志铭因受墓碑空间的*,篇幅不能冗长,再说简洁明了的文字,也便于读者阅读与记忆.因此,不论用什么文章样式来撰写墓志铭,均要求作者有很强的概括力。
汉朝大将韩信的墓联为:“生死一知已;存亡两妇人。”寥寥十个字,高度概括出韩信一生的重大经历。
(节选自《应用写作》月刊1996年第6期《墓志铭写作摭谈》) 墓志铭为在坟墓中或坟墓上,以死者生平事迹所写的一份简介,尤其对于伟大或值得纪念的人其墓经常有墓志铭,在中国和西方都有这种习俗的存在,但是近代中国已不流行写墓志铭。 墓志铭是给过世的人写的。
在古代,墓志主要是把死者的简要生平刻在石碑上,放进墓穴里,中国人讲究立德、立言、立行,死后这些都是要写进墓志铭,以求得人死留名。 在现代,主要是记述一生的重要事件,然后对人做一个综合的评价 一般而言,墓志铭使用韵文写作,中西方皆然,但也有例外,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为无韵散文。
例文:铭 记 拭泪执笔,拂涕铭文,勒石慰痛,记吾慈亲! 五四年秋,九月二四,庄浪柳族,吾母临世。 生不逢时,野菜为稀,五岁失恃,飘蓬无依。
及至成年,地贫灾荒,饥人背井,弱女离乡。 移徙彬县,识吾尊父,从此以沫,冷暖相濡。
寒舍不富,国运不昌,上孝公婆,食菜省粮。 饿腹操劳,缝织缀补,爱我家姊,如同己出。
七九年后,伊始包田,瘠土创业,蜚誉区县, 经纬有方,刻苦勤勉,三八红旗,屡授模范。 祸福旦夕,慈母罹恙,坚强抗病,三载疴床。
弥留之际,犹思远方,为儿不孝,累母牵肠。 回天乏术,零五永别,音容杳杳,人天相隔。
怨苍天兮,不待皓首,怨隆地兮,呜咽之秋! 五旬遗德,百年流芳,劬劳修身,贤孝名扬。 养育千恩,海阔天长。
铭记于斯,喻嗣不忘! 2008 04 18 青岛,能逆睹也,代写。 现代常有人怀古做之,以下为两怀古试做: 彼岸花祭西府文 卷帘人于2008年7月14日亥时三刻精神死亡,享年27岁.各好友闻讯,哀之.纷纷发文以祭之. 西府海棠,男,一九八二--二零零八,终年二十七岁。
曾用名:西府卷帘人,西府花满楼,卷帘人,花满楼,十天。喜诗词,国学,并以振兴诗词国学为己任,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先国学之忧而忧,后国学之乐而乐。
为继承和发扬国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妻,无嗣。
特作铭文以咨纪念-- 初见西府君,乃烟雨楼故地。此君挥舞折扇翩翩而来,亦梦亦幻、如雾如烟、似真似假、亦快如闪电。
故余深为撼之,此仙也?佛也?神也?鬼也?等到得近前,恍然大悟:此一美少男也。不禁心神俱爽,精神百倍。
与之谈诗论词,赋文联对,均能对答无惧、挥洒自如。应付各色人等游刃有余,进,足以傲视群雄;退,亦可宠辱不惊。
有舌辩群儒之才、渭滨垂钓之志、高阳酒徒之狂、尾生抱柱之信、黄香温席之德。 有缘识君,欣喜万分。
遂与之仗剑天涯,笑傲江湖。纵横大江南北不谓其累,畅饮五湖四海不谓其忧。
然君郁郁不安,难得其乐,面色痴癫难解其忧。 遂与之畅游以解君愁。
洛水两岸柳欲醉,满目春色蝶莺飞。洞庭湖畔祭屈子,与尔笑谈南北人。
一路风尘,满目叠翠,遇山登山,逢水畅玩。洞萧传天外,逐鹿峰林间。
相偕永相伴,快乐似神仙。 此乐极也,遂生悲也。
峰回路转,激流难断。念及旧情,不复新颜。
大彻大悟,路遇果莲。随其三日,杂念尽删。
遂起明志,坐化归天。此所谓善始善终也! 眼观吾友,以顺佛缘。
体之心也,去其苦矣。怅然之间,涕泪难言。
以少年之体魄,应昔日之誓言。悲哉,壮哉!西山残碧影,府内蝶翩翩。
海风欲撼树,棠间可安然。西府君,此去泉台,路途迢迢。
艰难险阻,无人相辅。彼岸花伴,奈何桥前。
二十年后,再续前缘。此情此景,抱恨离天!呜呼,余之心痛,君可有感?方寸之间,阴阳两断! 二零零年七月十五日阳历鬼节 夏花泣悼 西府亡魂 这篇铭文,写了主人的生卒年月,简括生平。
比较规范。 下面的这篇,则是从结识主人写起,简叙小事。
用以记友。只写结识日期及卒日,多表友谊。
洛水悼文 卷帘人于2008年7月14日亥时三刻精神死亡,享年27岁.各好友闻讯,哀之.纷纷发文以祭之. 西府卷帘人亡故。悲哉,在世二十七春秋,喜欢国学诗词文章,结交文友。
感于挚友情分,书墓志铭以记之 铭文 拭泪执笔,拂涕铭文,慰我以悲,记我挚友。 零八年初,时日已忘,烟雨楼阁,吾友题名 喜好诗词,结交文友,半壶陈酿,谈笑鸿儒 及至四月,退离烟雨,问及始因,地熟人生。
内阁小筑,顿发感慨,遂立博客,共书情分。 时过境迁,烟雨不复,上念旧友,嘘寒问暖。
一。
2.墓志铭的常识
墓志铭是中国古代一种悼念性的文体。
埋葬死者时,刻在石上,埋于坟前。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
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赞扬死者的功业成就,表示悼念和安慰。但也有只有志或只有铭的。
可以是自己生前写的,也可以是别人写的 主要是对一生的评价 墓志铭在写作上的要求是叙事概要,语言温和,文字简约。墓志铭一般是铭主死后由别人撰写,偶有铭主本人生前撰写的。
撰写墓志铭,有两大特点不可忽视,一是概括性,二是独创性。墓志铭因受墓碑空间的*,篇幅不能冗长,再说简洁明了的文字,也便于读者阅读与记忆.因此,不论用什么文章样式来撰写墓志铭,均要求作者有很强的概括力。
汉朝大将韩信的墓联为:“生死一知已;存亡两妇人。”寥寥十个字,高度概括出韩信一生的重大经历。
(节选自《应用写作》月刊1996年第6期《墓志铭写作摭谈》) 墓志铭为在坟墓中或坟墓上,以死者生平事迹所写的一份简介,尤其对于伟大或值得纪念的人其墓经常有墓志铭,在中国和西方都有这种习俗的存在,但是近代中国已不流行写墓志铭。 墓志铭是给过世的人写的。
在古代,墓志主要是把死者的简要生平刻在石碑上,放进墓穴里,中国人讲究立德、立言、立行,死后这些都是要写进墓志铭,以求得人死留名。 在现代,主要是记述一生的重要事件,然后对人做一个综合的评价 一般而言,墓志铭使用韵文写作,中西方皆然,但也有例外,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为无韵散文。
例文:铭 记 拭泪执笔,拂涕铭文,勒石慰痛,记吾慈亲! 五四年秋,九月二四,庄浪柳族,吾母临世。 生不逢时,野菜为稀,五岁失恃,飘蓬无依。
及至成年,地贫灾荒,饥人背井,弱女离乡。 移徙彬县,识吾尊父,从此以沫,冷暖相濡。
寒舍不富,国运不昌,上孝公婆,食菜省粮。 饿腹操劳,缝织缀补,爱我家姊,如同己出。
七九年后,伊始包田,瘠土创业,蜚誉区县, 经纬有方,刻苦勤勉,三八红旗,屡授模范。 祸福旦夕,慈母罹恙,坚强抗病,三载疴床。
弥留之际,犹思远方,为儿不孝,累母牵肠。 回天乏术,零五永别,音容杳杳,人天相隔。
怨苍天兮,不待皓首,怨隆地兮,呜咽之秋! 五旬遗德,百年流芳,劬劳修身,贤孝名扬。 养育千恩,海阔天长。
铭记于斯,喻嗣不忘! 2008 04 18 青岛,能逆睹也,代写。 现代常有人怀古做之,以下为两怀古试做: 彼岸花祭西府文 卷帘人于2008年7月14日亥时三刻精神死亡,享年27岁.各好友闻讯,哀之.纷纷发文以祭之. 西府海棠,男,一九八二--二零零八,终年二十七岁。
曾用名:西府卷帘人,西府花满楼,卷帘人,花满楼,十天。喜诗词,国学,并以振兴诗词国学为己任,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先国学之忧而忧,后国学之乐而乐。
为继承和发扬国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妻,无嗣。
特作铭文以咨纪念-- 初见西府君,乃烟雨楼故地。此君挥舞折扇翩翩而来,亦梦亦幻、如雾如烟、似真似假、亦快如闪电。
故余深为撼之,此仙也?佛也?神也?鬼也?等到得近前,恍然大悟:此一美少男也。不禁心神俱爽,精神百倍。
与之谈诗论词,赋文联对,均能对答无惧、挥洒自如。应付各色人等游刃有余,进,足以傲视群雄;退,亦可宠辱不惊。
有舌辩群儒之才、渭滨垂钓之志、高阳酒徒之狂、尾生抱柱之信、黄香温席之德。 有缘识君,欣喜万分。
遂与之仗剑天涯,笑傲江湖。纵横大江南北不谓其累,畅饮五湖四海不谓其忧。
然君郁郁不安,难得其乐,面色痴癫难解其忧。 遂与之畅游以解君愁。
洛水两岸柳欲醉,满目春色蝶莺飞。洞庭湖畔祭屈子,与尔笑谈南北人。
一路风尘,满目叠翠,遇山登山,逢水畅玩。洞萧传天外,逐鹿峰林间。
相偕永相伴,快乐似神仙。 此乐极也,遂生悲也。
峰回路转,激流难断。念及旧情,不复新颜。
大彻大悟,路遇果莲。随其三日,杂念尽删。
遂起明志,坐化归天。此所谓善始善终也! 眼观吾友,以顺佛缘。
体之心也,去其苦矣。怅然之间,涕泪难言。
以少年之体魄,应昔日之誓言。悲哉,壮哉!西山残碧影,府内蝶翩翩。
海风欲撼树,棠间可安然。西府君,此去泉台,路途迢迢。
艰难险阻,无人相辅。彼岸花伴,奈何桥前。
二十年后,再续前缘。此情此景,抱恨离天!呜呼,余之心痛,君可有感?方寸之间,阴阳两断! 二零零年七月十五日阳历鬼节 夏花泣悼 西府亡魂 这篇铭文,写了主人的生卒年月,简括生平。
比较规范。 下面的这篇,则是从结识主人写起,简叙小事。
用以记友。只写结识日期及卒日,多表友谊。
洛水悼文 卷帘人于2008年7月14日亥时三刻精神死亡,享年27岁.各好友闻讯,哀之.纷纷发文以祭之. 西府卷帘人亡故。悲哉,在世二十七春秋,喜欢国学诗词文章,结交文友。
感于挚友情分,书墓志铭以记之 铭文 拭泪执笔,拂涕铭文,慰我以悲,记我挚友。 零八年初,时日已忘,烟雨楼阁,吾友题名 喜好诗词,结交文友,半壶陈酿,谈笑鸿儒 及至四月,退离烟雨,问及始因,地熟人生。
内阁小筑,顿发感慨,遂立博客,共书情分。 时过境迁,烟雨不复,上念旧友,嘘寒问暖。
一日拜别,化名十天,皈依养心,潜心修缮。 数。
3.墓志铭的作用是什么
一般由两块方石构成,上为盖,下为底。
盖上刻标题,包括朝代名、官名、人名,底刻志铭,前志后铭,志为散文,铭为韵语。后代也有有志无铭或有铭无志的,也有铭用散体的,并逐渐以志文为主。
安葬死者时,两块方石同埋墓圹中,因此也称“葬志”“埋铭”“圹铭”“圹志”等。有少量墓志铭是刻于砖上的,又称“墓砖铭”。
有的墓志铭很有名。如庾信《周大将军怀德公吴明彻墓志铭》,就是一篇情文并茂,深切感人的人物传记,被骈文家推为“志文绝唱”。
唐宋古文家写了大量优秀的墓志铭,尤以韩愈的成就最大。如《柳子厚墓志铭》把叙述、议论、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成为一篇传世的文学家评传。
4.什么是墓志铭
墓志铭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是给过世的人写的,更是人类历史悠久的文学表现形式,用于埋葬死者时,刻在石上,埋于坟前。
墓志铭一般由志和铭两 部分组成,但也有只有志或只有铭的。可以是自己生前写的,也可以是别人写 的。
明人徐师《文本明辨序说》:“按志者,记也;铭者,名也。”志是用散文记叙死者姓名、字号、籍贯、官职、功德事迹的;铭是用韵文概括志的全文, 并对死者致以悼念、安慰、褒扬之情,是委婉抒情的。
在古代,墓志主要是把 死者的简要生平刻在石碑上,放进墓穴里,中国人讲究立德、立功、立言,死后这些都是要写进墓志铭的,以求得人死留名。在现代,主要是记述死者一生 的重要事件,然后对人做一个综合的评价。
墓志铭在写作上的要求是叙事概 要,语言温和,文字简洁。
5.什么是墓志铭
墓志铭是刻在墓碑上的一种悼念性文体、一般简介死者生平和主要业绩。
尤其对于伟大或值得纪念的人其墓经常有墓志铭,在中国和西方都有这种习俗的存在。 墓志铭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
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赞扬死者的功业成就,表示悼念和安慰。 但也有只有志或只有铭的。
墓志铭在写作上的要求是叙事概要,语言温和,文字简约。墓志铭一般是铭主死后由别人撰写,偶有铭主本人生前撰写的。
我搜集了几份有趣的墓志铭。 1、启功先生的墓志铭:启功先生是蛮声中外的书法大师。
1978年,正值66岁盛年的启功先生给自己撰写过一篇《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 博不精,专不透。
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
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
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
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
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
2、普希金的墓志铭:普希金死后,人们把他16岁那年写的一首诗《我的墓志铭》刻在他的墓碑上:“这里会安葬着普希金和他年轻的缪斯,还有爱情和懒惰,共同度过愉快的一生:他没做过什么好事,可就心地来说,却实实在在是个好人。 ” 3、牛顿的墓志铭是:“起初,自然和自然法则在黑夜中隐藏:神说,要有牛顿——于是,一切就都被光芒照亮。”
4、科学家富兰克林自己写的墓铭志:”印刷业者杰明富兰克林的身体(你一本旧书皮,内容已经撕破,书面的印字和烫金也剥掉了)长眠于此,作为蛆虫的食物。 然而,作品本身绝不致泯灭,因为它深信它将重新出版经过作者加以校正和修饰,成为一种簇新的更美丽的版本。”
6.墓志铭的写作有什么要求
墓志铭在写作上的要求是叙事概要,语言温和,文字简约。
撰写墓志铭,有两大特点不可忽视,一是概括性,二是独创性。墓志铭因受墓碑空间的*,篇幅不能冗长,再说简洁明了的文字,也便于读者阅读与记忆。
因此,不论用什么文章样式来撰写墓志铭,均要求作者有很强的概括力。 墓志铭为在坟墓中或坟墓上,以死者生平事迹所写的一份简介,尤其对于伟大或值得纪念的人,其墓经常有墓志铭,在中国和西方都有这种习俗的存在,但是近代中国已不流行写墓志铭。
墓志铭是给过世的人写的,在古代,墓志主要是把死者的简要生平刻在石碑上,放进墓穴里。中国人讲究立德、立言、立行,死后这些都是要写进墓志铭,以求得人死留名。
在现代,主要是记述一生的重要事件,然后对人做一个综合的评价。 一般而言,墓志铭使用韵文写作,中西方皆然,但也有例外,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为无韵散文。
7.关于墓碑的知识
形式 在墓穴四角或两旁,各立一根木柱,柱上有圆孔,名为“穿”。
再在两柱的穿中架一根横木,木上缠以绳索,可用来放绳,如辘轳一样,将棺木牵引入墓穴。入葬完毕,木碑随之埋入地下,或置于墓旁。
春秋时期,天子六纤四碑,诸侯四纤三碑,大夫二纤二碑。至周朝,天子开始用石碑,周末诸侯也开始用石碑。
周朝的石碑还只是利用穿,来引棺入穴,碑上是不刻文字的。汉代开始将死者的情况,如姓名,生卒年月日,刻在碑上,而有地位的人,则开始了树碑立传,从而形成了墓碑,墓表等礼仪文化。
树碑是造墓的重点,按风水,都以墓碑的朝向来定向,这是墓地吉凶的重要环节。对墓碑的尺寸,文字的大小,树碑动土的时间,都要慎重考虑。
一般情况下都是先下葬,后树碑。其理由有二:一,下葬之后,应留出一段雨水与泥土结合的时间,使虚方变为实方,可避免树碑时地面出现凹陷;二,下葬之后,留出一段让家人斟酌碑文内容的时间。
尤其是名人的评价,语句的轻重都应深思熟虑.如:清代开国的顺治皇帝,康熙二年下葬,康熙六年立碑。清朝第二代康熙大帝,雍正元年下葬,雍正五年才立碑。
诚然,寻常百姓,也有下葬同时立碑者。 墓碑尺度,受传统信仰风水的*,都应取个吉利。
可借助“风水尺”来裁定。南方有用“丁兰尺”来定夺吉凶的。
丁兰尺的一尺,约合38.1cm,将一尺分成十格,并注上一个字,即财、失、兴、死、官、义、苦、害、丁等十个字。其中财、兴、官、义、旺、丁属吉祥格,可依尺度选用。
而其它不吉利的失、死、苦、害格,则尽量避开。当今“鲁班尺”广为土木工程中所应用,尤其打造古木家具时,更为木工师傅所遵从。
鲁班尺上,分上、下两档,上部用于阳宅,下部用于阴宅。在长长的卷尺的每个cm中,都注有风水的吉凶。
在现今的陵园中,运用鲁班尺设计、施工,都很注重其中的吉祥数字。如墓碑的尺寸,通常立碑高100cm,宽60cm,厚8cm;卧碑高55cm或者50cm,宽80cm,厚8cm。
在鲁班尺上则显示出100cm横财、顺科。60cm进宝、横财。
80cm天德。55cm大吉。
50cm进宝、纳福。80cm财旺、及弟。
编辑本段材质 通常是天然石材或人工石材,以大理石花岗岩为首选材料。 编辑本段碑文 墓碑上所刻碑文,字的大小也要符合鲁班尺上的吉祥数字。
通常大字10cm或10.5cm,小字3cm或4cm之间。10cm进宝。
10.5cm纳福。3cm财旺。
4cm登科。这些字的大小与碑身比例协调,又寓吉祥之意。
墓主的家人,在心理上从中可以得到慰籍。 墓碑的石材选用,过去的大理石汉白玉,经不起风雨,极易风化。
而今已被材质精美,有亮度和硬度的花岗岩系列所顶替。在色彩斑斓,材质坚固的花岗岩中,较受客户青睐的有印度红、珍珠白、山西黑。
印度红,象征着高贵、华丽、火红的年华,辉煌的事业;珍珠白,象征着纯洁、淡雅、绚丽的人生、不尽的哀思;山西黑,象征着庄严、凝重、不朽的精神、深切的怀念。 墓碑的书写,其内容比较丰富。
包括风水情况、籍贯、姓名、身分、生卒年月日、子孙、立碑人、安葬或重葬的日期。 1. 风水情况,墓碑的左边称为龙边,是碑体重要的部位。
这里要书写山向及山向线度、分金线。如“立癸山丁向兼子午二分用丙子分金。”
其目的,为告示后人,即或遇到自然灾害的洪水冲刷,或战争破坏,后人仍可依碑上的风水情况文字,找到原来风水方向,重新立碑。 2. 籍贯,在移民较多的公墓里,尤其客死他乡的人,在墓碑的左、右角最显眼的部位,都要刻上原籍的省、市、县名,也有的只刻地区和村名。
这是对故乡的眷恋,也为后人及亲友扫祭时,寻找墓位提供了方便。 3. 姓名,写在墓碑中心部位。
这里称“中榜”。在书写墓主名字时,其字数多少,与风水吉兆相关联。
为尊敬长辈,过去加了许多尊敬的词,如父亲称考、显考,母亲称妣、显妣,男子加公、府君,女子加氏、孺人。而且字数多少依“生、老、病、死、苦”五个字循环应用。
其中以落在六、七、十一、十二、十六、十七的“生”、“老”二字上为吉利。落在“病”字上中等,落在“死”、“苦”二字上,则不吉利。
所以拟中榜之字时,尽力用吉兆格式的数字。如:“澄新江社十九世浩封奉政大夫考泉源邱府君佳城”,长达21字,正合“生”格,最为吉利。
如果夫妻二人名字写在碑上,则按左尊右卑来排列,男左女右。 4. 生卒年月日,写在中榜两旁,仍依男左女右,年月日能写齐全最好。
因为日久年深,户口注销,传来传去,隔几代要找到先人生卒年月日,则十分困难。 5. 立碑人,包括子女、亲友、团体,都应写在碑的虎边,即右边。
其子女应全部写上,已故子女可在名字周边加框。仍是依辈份长幼,自左至右排列。
也有不愿流露姓名者,可写子女敬立或叩立、百拜敬立。 6. 造墓或重建墓时间,刻写在碑的虎边。
中国记载时间的文字很多,有公元、农历,时节写冬至、清明者居多。年代日期亦多用干支。
天干中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地支中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结合起来,用以表示历法上的日子或月份。如甲子、乙丑……。
还有些文人将一年四季的春、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