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盐了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24 11:2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0:30
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个小品,说的是抗疫期间四个家庭里的小故事,由街道主任联系起来,咱们先看第一个:
一对小夫妻在阳台上吵吵闹闹。两个人都是教师,都得给学生上网课,那个男老师炖了排骨莲藕汤,加了两勺盐,准备上课,他大声地对她说:“撒盐了啊。”意思是妻子不用再撒盐了,可她呢正专心上课时,听他说句:“撒盐了啊”,慌忙进厨房往锅里加了两勺盐。当时武汉封城,人们蜗居在家,物资买卖不易,小两口可不就吵起来了嘛。
这个小故事涉及到的是汉语使用时发生的歧义问题,小两口谁都没错。一个句子虽然字字相同,如果语气不一样,意思还大不相同。
“撒盐了啊”后面是个句号,是陈述语气,表明男老师已经撒过盐了,他是提醒妻子不要再放盐了。
“撒盐了啊”后面是个叹号,是祈使语气,表明男老师没有撒盐,他是提醒妻子要注意往汤里放盐。
这两种语气在口头表达上是不相同的,需要在重音(撒盐了)和结尾音(啊)的说话上有区别,陈述语气平和,祈使语气还有命令之味儿,在家里当然会少用,所以,男教师当陈述句用,女老师当祈使句用,这在理解及行动上就有了误差。
如何才不会产生歧义呢?
男老师说:“我撒盐了啊”,用陈述句,多一个“我”就表明放盐的动作自己已完成,提醒妻子不用再放盐就行了。
因为少一个“我”,指代不明,发生理解歧义,把一锅美味的排骨汤做坏了,汉语的运用真是妙不可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