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7:20
共6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7:01
猜忌是明三百年间皇帝与大臣间的主线,即使伟大如张居正,身后也被彻底清算;王阳明洞悉世情,急流勇退,。士所秉者,礼也。儒道重纲常,所以大臣为争论皇帝摆谁的灵牌立哪个皇子而奋不顾身(身后可以扬名),而到了思宗崇祯年间,皇帝刚愎自用,猜忌心理发展到了极致,有疑即换(五十四相),有疑即杀(袁崇焕),朝臣朝不保夕,“士气”已消耗殆尽,故国破之日,京中无人挺身罹难。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7:01
这是古代的礼仪啊!古人最重视!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7:02
明亡时 也是有很多人自杀殉国的 但是都不是很著名 另外自杀殉国 直面死亡总比在朝堂上说几句话 兴许没事 兴许只是被廷杖几下 留下美名要难得多 士大夫总是爱为伦理道德挣个不停 皇帝爱认谁当爹 *们鸟事 他们又不姓朱 明亡很大程度就是亡在言官党争 说话的人多 做事的人少 另外挣爹事件其实也是杨廷和和*想打击小皇帝气焰 争取更多权利 没那么单纯追问无人说话,万马齐喑,也不觉得是好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7:02
崇祯不信任大臣,大臣谁会信任他啊。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7:03
嘉靖朝 大议礼案最终皇帝获得了胜利,诸多臣子选择了屈服,被称为“衣冠丧气”,之后的士林再无之前的正气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7:04
明代所谓的养士更像是养奴才,有用时给块骨头,心情不好时或杀或削皮,,,,明代士人的骨气已被朱元璋、明成祖、锦衣卫、东厂给杀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