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字《安娜卡列妮娜》读后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7:10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6 15:04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一部小说。安娜·卡列尼娜,这个美丽而又孤独的灵魂,在无尽的遗憾之中香消玉殒。
安娜是一个资质优美,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子,在*贵族资产阶级社会里,她像芜草丛中的奇葩,她不是一般的美,而是惊人的美,她的聪慧典雅质朴活跃,她的单纯沉静从容高贵,使得她在各种场合下出现都是美艳绝伦的。
对安娜一直怀有成见的列文,都为她的美为她的丰富活跃的精神世界所吸引,她在瞬间由悠闲恬静而又显得那么优美端庄突然变为好奇,气愤和傲慢的神情,她的美貌,聪慧和良好的教养,都深深打动了他,使他不由得在心里赞叹道:“这是怎样一个女人!”“一个多么可爱,出色,惹人爱怜的女人!”“这个活人身上带着一种动人心魄的风度。”短暂的会面,便使列文依依不舍地离安娜而去时,他“又望了望那幅画像和她的姿影,他感到对她发生了一种连他自己都觉得惊讶的一往情深的怜惜的心情。”
安娜的美不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单纯自然,感情热烈真挚,对不幸的人怀着深厚的同情,她对受了欺骗的杜丽表现了无限的关切,温柔,真挚,善良和友爱的感情,如此一位优美的女性,他所追求的不过是真挚的爱情与母爱,可她的追求由一开始便注定了无尽的悲剧结局。
我们企盼着幸福有一天会来到身边。它会伴随着我们,直至我们生命的结束。人都是为希望而活,因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
而爱情,最绚烂的花朵,人生最美好的礼物,最大的快乐和最大的幸福最终将安娜带入了痛苦的深渊。
如同飞蛾扑向野火,注定这场爱情要将她毁灭。
这是个被压抑的充满勃勃生气的女人,安娜因为羡慕光明,爱上了外表俊美,内心空虚的弗伦斯基。对爱情,对幸福的无限渴望是她忘却了一切烦恼和恐惧,在幻想之中只为了爱情而活。而一种虚妄的狂热也笼罩了弗伦斯基,他对安娜一见钟情,沉迷于她的美丽和独特气质,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与安娜的特殊关系带给他有一种征服感,荣辱感。这种虚荣之心决定了他对安娜的爱情十分肤浅。
而安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弗龙斯基对她来说,就是她所有的希望和寄托,就是她的一切。这种纯洁无暇的爱使弗伦斯基自惭形秽,推动着他不得不重新认识与安娜的关系,对自己的肤浅和轻率表示自责,并在精神上强迫自己进一步爱这个女人。
被爱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幸福,而快乐始终赠与那些无私的爱者。
可是,“水满则溢,说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
始终靠幻想活着的人终会有幻灭的一天。
安娜和弗伦斯基的爱情如同燎原之火,熊熊燃烧起来,情感完全控制了理智。
安娜想起了家庭和道德,弗龙斯基想起了责任和义务。
道家说,无为而为,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当在爱的纯洁之中涂抹上其它色彩的时候,这种爱就不再是完美的了。但此中没有是非之分,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理智和情感不懈的抗争。
安娜是另外一个人的妻子,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是社会希望她恪守道德的人。在爱情的对面,是长期的宗教情结和大众意志。这种大众意志有时表现为道德,有时表现为法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6 15:04
《安娜卡列妮娜》读后感
应国华/文
很少看电视,最近总失眠,所以喜欢把电视打开,从头换到尾,一直换到发困...
...
换到电影频道,正在播放《安娜卡列尼娜》,手指停留,想看看电影的演绎是否如托尔斯泰的文字那般细腻。
看到了安娜的出场,出于本能,不自觉的爱上了她,内心很佩服导演的眼光,找到了这么美的安娜。小说里的她就是让人看一眼就会看上,通过影象,似乎开始回忆高中时候读的小说里...
...
对于故事情节,我似乎已经不是那么在意,只是感受她追求爱情的歇斯底里和最后的痛不欲生。不知道为什么,我没能理解为什么对爱情失望后真的是没了着落,或许是安娜,又或许是现实中的你我...
...现在,只记得当时托尔斯泰是为了表达各种现实,某某社会现状,某些对于追求爱情的坚贞!
21世纪了,突然感觉这个时代与安娜并不遥远,只是,这样的安娜少了许多,只是现在的社会要比19世纪更要现实!以往,是追求爱情而充满幸福;现在,是追求幸福而后才有可能充满爱情。以往是失去爱情如失去生命般,灵魂脱壳;现在,即使得不到爱情,起码还有自己曾经向往的“幸福”。
看到安娜的结局,我不禁叹息,或许这个时代再也不会有那么疯狂的爱恋,或许有也只是昙花一现,如风般吹过,不会象托尔斯泰笔下的史诗一样影响了很多代的人!
如今,人们已经不需要这样的影响,只需要幸福,快乐,而后,还不一定会是爱情,也许还会有爱欲,情爱...
...
我一直觉得安娜是幸福的,因为她追寻到自己想要的爱情,即使结局是那么的悲伤。我也觉得安娜是悲哀的,因为好不容易得到的爱情就那样在一个小站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