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等级与什么有关?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08 04:2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2 16:34
抗震等级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是根据房屋所在地区的设防烈度、结构型式、结龚高度来划分,共分一、二、三、四 四个等级。见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
房屋抗震等级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抗震等级与房屋地基深度、构造结构有关系。
抗震等级和抗震设防烈度的区别是什么?怎么定义的?
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可查《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有表格划分。抗震设防烈度就是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情况下取基本烈度。但还须根据建筑物所在城市的大小,建筑物的类别、高度以及当地的抗震设防小区规划进行确定。一般情况,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具体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可查询《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什么是一级抗震等级
一级抗震等级是说建筑物抵抗地震的最高级别的抗震等级。
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设防类别、结构类型、烈度和房屋高度四个因素确定,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憨划分为一级至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在中国建筑业中,已经开始严格执行这个等级标准。
抗震等级是怎么确定的?
先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激223—2008把建筑工程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类别;
再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根据上述确定的设防类别、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确定抗震等级。
建筑工程安全等级与抗震等级有什么区分
抗震等级是由抗震设防烈度、檐口高度和结构形式来决定的。安全等级是由建筑的使用功能来决定(有规范来规定的)。两个不是同一范畴,你算量只用得到抗震等级
规范要求:
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的划分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表
安全等级破坏后果建筑物类型
一级 很严重 重要的房屋
二级 严重 一般的房屋
* 不严重 次要的房屋
注 1、对特殊的建筑物,其安全等级应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确定;
2、地基基础设计安全等级及按抗震要求设计时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
建筑工程应分为以下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1、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简称甲类。
2、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简称乙类。
3、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简称丙类。
4、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
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1、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2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4、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注:对于划为重点设防类而规模很小的工业建筑,当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材料且符合抗震设计规范对结构体系的要求时,允许按标准设防类设防。
抗震措施和抗震等级的区别和关系
设计抗震等级是设计计算时候在模型里选用参数使用的,目的是确定对应的抗震措施参数
施工中抗震构造措施是施工时选用标准图集构造参数使用的,目的是确定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参数
一般情况下,是在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时候,还有当地震动参数为7度0.15g和8度0.30g时候,而所处场地类别为III类时候。。。
这两个级别是后者高于前者
抗震等级和地震等级的区别
1、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 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
2、地震烈度:是国家主管部门根据地理、地质和历史资料,经科学勘查和验证,对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进行的抗震设防与地震分组的经 验数值,是地域概念。抗震设防类别分为甲、乙、丁类建筑,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一般为8度。
3、震级是表示地震强度所划分的等级,中国把地震划分为六级:小地震3级,有感地震3-4.5级,中强地震4.5-6级,强烈地震6-7级,大地震7-8级,大于8级的为巨大地震。
建筑安全等级与抗震等级的关系
建筑物的安全等级与其结构的抗震等级没有直接的关系。建筑物的安全等级是按它的重要性划分的共分三个等级。而影响结构的抗震等级划分的因素:建筑物的抗震类别、地区设防烈度、房屋高度、结构型式。这里面仅建筑物的抗震类别与建筑物的重要性有关(分为四类)。
抗震等级问题
抗震强度,是指设计建筑时,参考的指标是当地经常发生地震的烈度即地震产生的破坏力,从而按相应的房屋抗震标准来建造能抵御一定地震强度能防止房屋倒塌损毁的一种参考指标。如果房屋在地震中倒塌损毁,基本上有三种原因:一是没有按标准建造。二是地震超过预计强度。三是工程质量不过关。建筑按照标准设计了,还需要严格地进行施工建设,否则抗震能力就会打折扣。 地震强度是使用“震级”、“烈度”这两个指标,“震级”为地震发生后能量大小度量单位,“烈度”为地震发生后所产生破坏的程度。例如,依照南宁市的防震减灾的标准,按7度设防的建筑物在发生8度破坏烈度的地震,要求不能倒塌。地震超过预计强度。如汶川的房屋设计规范是7度,部分地区是6度,面对如此强的地震就较难抵御。在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抗震标准,按抗震7度的设计标准来建设,其建筑体抗震性能足以让人放心,确保公共设施的安全使用。 我国地震抗震标准,不同地区的建筑物是不一样的,主要依据国家的抗震设防烈度图,分6~9级不同的抗震设防标准,不同地区的建筑物须执行相应地震级别的建筑物抗震标准。“这些标准很多都是强制性的, 如烈度在6度以上的地区,所有的建筑物都必须执行地震抗震设防标准,否则建筑物不予以验收。 世界上大多数的抗震规范都采用了基于强度的设计方法,强度折减系数是基于强度的抗震设计中确定设计地震力的关键因素,提高强度折减系数的可靠性已经被认为是提高现有抗震规范可靠性的有效途径。 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在中国建筑业中,已经开始严格执行这个等级标准。抗震等级的确定: 1、多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措施是根据抗震等级确定的,抗震等级的确定与建筑物的类别相关,不同的建筑物类别在考虑抗震等级时取用的抗震烈度与建筑场地类别有关,也就是考虑抗震等级时取用烈度与抗震计算时的设防烈度不一定相同。 2、建筑结构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1、甲类、乙类建筑:当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本地区的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当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2、丙类建筑: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当建筑场地为I类时,除6度外,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按建筑类别及场地调整后用于确定抗震等级烈度,按调整后的抗震等级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