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09 03:3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2 12:48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这句成语的背景,是缘于惠洪和堂叔彭渊材吃白食赖账的生活故事,本意指为摆脱困境,最好的办法是一走了之,或溜之大吉为上策。 冷斋夜话》一书载录了许多重要的北宋文坛逸事,中国成语典故不少始引自于此书。彭渊材,又名彭几,宜丰彭源人,是惠洪的惠洪堂叔,官至协律郎,是北宋著名诙谐名士,还以擅音乐称奇。 惠洪在《冷斋夜话》一书,讲述了一个他与彭渊材逛开封兴国寺的有趣故事,从而引出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千古流传的成语。《冷斋夜话》载:“(渊材)与余过兴国寺河上,食素分茶甚美。将毕,问奴杨照取钱,奴曰“忘持钱来,如何?”渊材色窘。予戏曰“兵计将安出?”渊材以手捋须良久,目予趋自后门出,若将,便旋然。予追逐。渊材以手拿帽搴衣,走如飞。予与奴扬照遂二相公庙,渊材乃敢回顾,喘立面无人色,曰:“编虎头捋虎须,几不免于虎口哉!”予又戏曰:“在兵法如何?”渊材曰:“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彭渊材这天与惠洪同去逛汴京(今开封市)的兴国寺,两人吃着寺里的茶点美食,滋滋有味,正要起身时,彭渊材吩咐家仆杨照付钱,杨照一摸口袋空空如也,说:“我忘了带钱身上,怎么办呀?”惠洪知堂兄彭渊材平时好侃军事谋略且头头是道,于是当即调笑彭渊材说:“看你现在想出什么兵计来脱困!”。彭渊材故作镇定地捋了半天的胡须,对惠洪拼命使眼色,示意惠洪设法从后门开溜,如万一被人捉住,也就装着没事一样还是回来。使完眼色,彭渊材趁机先从后门跑了,惠洪和杨照也随后溜了出去。一路上,彭渊材一手拎着帽子一手扯着衣摆,飞也似的逃窜,待后面二人也赶到了二相公庙,他这才敢回头看一眼,气喘如牛,面如土色。彭渊材与惠洪都是当时京城的名士,特重名节,想想竟然骗吃白食,窘得不自在,只好自嘲地说:“我们真是老虎头上捋须,差点让老虎吃了!”惠洪于是故意笑他:“你这溜之大吉,又是什么兵法呢?”渊材于是又耍起了嘴皮子,得意洋洋的说:“这叫三十六计,走为上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