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8:4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8:29
《西游记》是一部古典名著,其中的很多章节都为电影人津津乐道,拍成或严肃、或戏谑的电影,比如《大闹天宫》,比如《大话西游》。
不管版本如何、内容如何,《西游记》至少叙述了三个关键事件:一是孙悟空大闹天宫,二是孙悟空拜师,三是孙悟空西天取经。
这三个关键事件都可以视为教育隐喻。
1. “一个人的成长历史”
所谓“孙悟空大闹天宫”,不过是说:儿童的本色是“顽童”。儿童之所以是顽童,那是因为少儿原本就临近“动物”。
不能说所有顽皮的孩子长大之后都有出息,但可以看到的经验事实是,世界上的名人往往在小时候就已经是名人:他们小时候是著名的“顽童”,长大之后就成了著名的*家或企业家、教育家。 所谓“拜师”,这是学习的标志性事件,它隐喻人的“正规教育”。
人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也需要父母之外的精神导师。 所谓“西天取经”,它隐喻人的“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虽然重要,但真正有力量的教育并非学校教育,而是社会教育。
人往往走出学校之后,教育才真实地发生。 这样看来,《西游记》不过是讲述一个人的成长的历史故事。这个人乃是“孙悟空”。
2. “五人”与“五育”
既然《西游记》讲述的是孙悟空一个人的成长故事,为什么后来出现了唐僧、白龙马、猪八戒、沙僧?
其实,唐僧、白龙马、猪八戒、沙僧不过是孙悟空身上的其他要素。
唐僧代表“德”。唐僧既不如孙悟空机灵,也不如白龙马健壮;既不如猪八戒爱追求美,也不如沙僧热爱劳动。可是,唐僧却可以做师傅。唐僧唯一的优势是他的德性,以德治人。
孙悟空代表“智”。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代表智慧的眼光。智慧是孙悟空最大的优点,也是孙悟空最大的遗憾。他比猪八戒多了智慧,却也比猪八戒少了情趣。
白龙马代表“体”。测量身体素质的最好办法是跑步。白龙马是跑步的形象大使。
猪八戒代表“美”。猪八戒虽外貌丑陋,可是,想当年,猪八戒也曾经是仪表堂堂的天蓬元帅。何况,所谓“美”,重要的不是自己长相如何美,而是懂得欣赏美。猪八戒平生两大爱好:一是好吃,几乎从来就没吃饱过。二是好色,但一直处于犯罪未遂状态。他和孙悟空的生活情趣完全不同。孙悟空的生活信念是:如果遇到妖怪,无论长得多么漂亮,必须把它打死。猪八戒的生活情趣是:无论是不是妖怪,只要长得*,就喜欢。
沙僧代表“劳动”。沙僧最厚道、本分,独立且强大,因为他愿意凭借自己的双手去独立谋生。他理所当然地接受“我挑着担,你牵着马”,从来不说:“八戒,从明天开始,你挑担,我牵马。”因此,劳动者的责任感和乐观精神,在沙僧身上绵延不断地显示出来。沙僧的优势不在于能干,他甚至比较*,比较“弱智”,但从不悲观。
3. 为什么有那么多妖怪
孙悟空西天取经,一路遇到各色各样的妖怪。所谓妖怪,其实是人的*。孙悟空降妖,就是克制*。学习就是在“灭人欲”与“存天理”之间做出选择。 克制*并非就是消灭*。
所以,《西游记》里的“妖怪”分两种:一种是必须被孙悟空打死的,一种是只接受惩罚但可以免死的。 哪些妖怪*了,哪些妖怪没有*?
有一种说法是:有后台的妖怪都被接走了,没后台的妖怪都*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属于人之常情的妖怪都被接走了,比如黑熊精、红孩儿。违反人性的妖怪都*了,比如白骨精。黑熊精代表人的嫉妒心。他嫉妒唐僧的袈裟。红孩儿代表人的“愤怒”“情绪失控”。这都是正常的人性,所以黑熊精、红孩儿可以不死。
白骨精想长生不老,而且以他人的死来换取自己的生,这是不可饶恕的*。所以,必须*。
《西游记》中孙悟空与猪八戒,可以说是神、动物、人三者的完美结合,也是作品中最丰满的人物形象。
在歇后语中,他们居然也占有一席之地。在这些歇后语中,可以再次用心品读他们的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