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8:5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0 15:00
具有核磁性质的原子核(或称磁性核或自旋核),在高强磁场的作用下,吸收射频辐射,引起核自旋能级的跃迁所产生的波谱,叫核磁共振波谱。
利用核磁共振波谱进行分析的方法,叫做核磁共振波谱法(NMR)。
从而可以看出,产生核磁共振波谱的必要条件有三条:
1·原子核必须具有核磁性质,即必须是磁性核 (或称自旋核),有些原子核不具有核磁性质,它就不能产生核磁共振波谱。这说明核磁共振的*性;
2·需要有外加磁场,磁性核在外磁场作用下发生核自旋能级的*,产生不同能量的核自旋能级,才能吸收能量发生能级的跃迁。
3·只有那些能量与核自旋能级能量差相同的电磁辐射才能被共振吸收,这就是核磁共振波谱的选择性。由于核磁能级的能量差很小,所以共振吸收的电磁辐射波长较长,处于射频辐射光区。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NMR)是分析分子内各官能团如何连接的确切结构的强有力的工具。 磁场中所处的不同能量状态(磁能级)。原子核由质子、中子组成,它们也具有自旋现象。描述核自旋运动特性的是核自旋量子数I。不同的核在一个外加的高场强的静磁场(现代NMR仪器由充电的螺旋超导体产生)中将*成2I+1个核自旋能级(核磁能级),其能量间隔为ΔE。对于指定的核素再施加一频率为ν的属于射频区的无线电短波,其辐射能量hν恰好与该核的磁能级间隔ΔE相等时,核体系将吸收辐射而产生能级跃迁,这就是核磁共振现象。
NMR谱仪就像高级的外差式收音机一样可接收到被测核的共振频率与其相应强度的信号,并绘制成以共振峰频率位置为横坐标,以峰的相对强度为纵坐标的NMR图谱。
核磁共振频谱(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简称NMR spectroscopy),又称核磁共振波谱,是将核磁共振现象应用于测定分子结构的一种谱学技术。核磁共振波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H(氢谱)和C(碳谱)两类原子核的波谱。
人们可以从核磁共振波谱上获取很多信息,正如同红外光谱一样,核磁共振波谱也可以提供分子中化学官能团的数目和种类,但除此之外,它还可以提供许多红外光谱无法提供的信息。核磁共振波谱对自然科学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人们不仅可以借助它来研究反应机理,还可以用来研究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与功能。供研究的核磁样品可为液体或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