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全面看待好奇心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10 09:12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07:18
对于人类的好奇心的各种赞颂,我都赞同。有部分人把人类的好奇心与恶行联系起来,归类为人性之恶,套用一句庸俗的话就是“好奇杀死猫”。 我小时候曾经由于好奇把体温计插入到热水瓶里,拿起来一看体温计裂了,就悄悄原样放好。我妈回家倒水,正准备喝,幸亏有警觉,否则把体温计的水银都喝进了肚子。这个好奇心的满足代价就很大。我想很多人会直接说这是因为我自己脑残。但是,我仍然不认为好奇心是“恶”,我认为是一种善。所以这个例子不用来证明任何观点。
但是好奇心是不是都要被满足?你对什么东西背后的原理感到好奇,就都得被科普、被满足?当然,这个不是必要和不必要的问题,是“假如能有会不会更好”的问题。我赞成好奇心,希望所有人都保留好奇心。但又反对科普,是因为我认为大部分好奇心得不到满足是正常的。你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并非因为“没人来做科普”。有些情况是因为你学校知识没学好;有些时候是,你应该承认高深知识你无法企及也可以相安无事。非要去做一场希望让所有的好奇心得到满足的事业,只会越做越扭曲。
能做科研,能在一个非常窄的方面,自行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跟成功地从事其他任何事业一样,是一个人的志向、努力和机遇综合起来的结果,理应珍惜和为此感到幸福,但同时他也应该比普通人更自醒和习惯于无知。其他人没有机会做科研,但很多行业都有一定的探索性,也许以关于人的探索为主,能够满足关于人的好奇。但是对于客观自然的好奇,应该由中、小学的相关课程来满足。超过中、小学程度的部分,因专业关系大学课程不包含的自然科学,也可以通过参加公共课、公开课的协助、阅读相应教材来满足。剩下还有未满足的好奇心,你就要面对它们将失落的现实,除非你还有机会继续在有专家在旁的环境中自学(就像大学),而不是在无专家在旁的环境中自学。后者不管你偏不偏执,都属于民科。因为在交流中challenge和defense是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
遗憾的是我国的中、小学相关课程是在打消人的好奇。至少说,所有教学都对准高考大纲,任何“超纲”的问题都得不到很好的回答,使得学生的好奇心需要在课堂外得到非正式的满足。而在大学,公开课、公共课也成为凑学分的事物,最火的课一般是《电影欣赏》。所以才会显出社会问题,似乎在大声呼唤科普组织。事实上,如果你科普来科普去都是书本知识,套用一些人说“不反对民科就是不尊重科学工作者”的说法,做科普就是不尊重教科书、不尊重正统教育。例如说,圆周运动的教学不应该是中学课堂那样,而应该像果壳松鼠会那样。而其实解决问题的正道是改善教育。
以下可能要扯远一点。为什么在中国,很多人会觉得“科普救中国”,基本放弃把基础教育改变好呢?这也是一种悲哀。因为他们习惯了“官方把持的领域是普通人无法推动改变的”,他们往往只寄希望于“非*组织”(NGO)改变社会,哪怕官方社会建制已有负责此功能的部分,也情愿把它当成僵尸一样的存在去无视,似乎望通过NGO另外再建设一个完完全全的功能社会——很多人称为“*外”。这样的思维定势已经深深地存在于大量在中国受教育的年轻人心中,甚至很多已经工作的人心中,至少在知乎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事实上,你在*和事业单位中,才能读懂中国;也同样是在*和事业单位中,你才会发现改变中国的缝隙。这个就说得有点远了。回到科普话题就是,改善学校教育才是改变科普人忧心忡忡的那些问题的途径。在知乎,讨论*、事业单位、国家*解读的问答以及讨论教育的问答,水平外行而幼稚。从业者答案少,原因是知乎主要人群是未工作的学生和“*外”工作人士。当然,很多*外工作人士深谙*。不客气地说,因为这些都是中、高层管理岗位,与*内人士接触频繁。*外底层业务人员或者技术人员接触*机会少。当然,这也扯远了。*内、外这个概念也很虚。
回到好奇心上。如果问,人类科技的进步,普通人难到要一无所知吗?这也是我很少正面阐述的方面。人类科技的进步,自有其报道。例如论文和新闻2。我也不反对“知识分子”、“赛先生”上的这种教科书水平的解读是。所谓“教科书水平”,就是指其内容是基于相关专业本科知识,内容完整,面向受过自然科学方向高等教育的外行。它们其实就是写在教科书上的“小框内容”、“小字内容”、“附加章节”。有人把这些归类为科普,我总之赞成这些。但必须承认人,这些文章,很多人看不懂。很多人鼓吹的科普,是要让大众(特别是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联想一下我国电视)看懂。事实上,哪怕是拿果壳松鼠会的文章,给普通人多数只能剩下“引力波很重要”、“由爱因斯坦提出”等层次。想把“置信度”的概念传播出去都很难。这不是我举特例,而是科普存在的根本问题。很多人还寄希望科普”传递科学精神“,这些人可能没有真正去做过科普。(以免有人反问,我先声明:我做过。)
也就是说,在我的观点中,人类前沿得到突破后,这个社会只需存在:论文的可访问性accessibility和教科书水平的解读。中总有一个受教育水平的梯度(这个梯度往往很陡),期望所有人对引力波达到相同水平的理解是荒谬的。我的观点中还包括:教科书水平之外的科普是伪科学;好奇心未必需要得到满足,任由它失落,比由伪科学去给予虚假的“满足的感觉”更好3。人类从论文到教科书为止(包括科技新闻),这个梯度并不窄。人类的重要科技突破,如果完全没有传播;在一个信息化社会如果完全不存在“科学传播”(science communication),当然是一个不应有的缺失。“科学传播”(science communication)是一个更广的概念。中国流行的所谓“科普”,如果归为“造谣”4,它也许也能归为”科学传播“吧。谣言的传播规律也是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但我只认为它只是一种伪科学。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07:18
好奇心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征之一,是产生兴趣的先导。
好奇心是我们内心深处学习的动机,促使我们主动探索世界的奥秘,开发我们的智力,提高我们的能力。
纵观人类发展史,许多著名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源于儿童时期的好奇心,而且很好的把这种好奇心发展为一种浓厚的兴趣。
有了好奇心就有了对某种事物的兴趣,进而发展为志趣,有利于我们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