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组织,中医对于人体血液的认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10 12:2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1 02:34
血液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素有“流动的组织”之称。不论是现代还是古代,对于血液的重要性都有一定的认识,同样不论中医或是西医对于血液同样重视。现代医学认为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内含血浆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脂蛋白等各种营养成分以及无机盐、氧、激素、酶、抗体和细胞代谢产物等。有运输、调节人体温度、防御、调节人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四个功能,对于机体的生命活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医认为食物及水进入胃中,胃如同仓廪,首先储藏这些食物,在胃中阳气的作用下,先将食物研磨,紧接着就是脾脏发挥作用,将食物进一步腐熟,将有用的营养向上输送,其中较粗的部分进入小肠进行下一步的分清别浊。脾气升提食物中的精华,进入心肺,心是五脏六腑之中阳气最旺盛的,将这些精华变为血液,所谓“奉心化赤”,心主管血脉,主血脉的血便是血液,其中不仅仅包含了促进血液运行,其中也包含了影响血液生成的因素。最后心脏将血液注于肺中,”肺朝百脉“,更掺呼吸清气,排出浊气,自然界的清气与血液相合,营养全身的皮、肉、筋、骨、五脏六腑。
《黄帝内经》对于血液的生成早有论述,在《营卫生会》中有:“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其中的中焦、上焦,是指胸腹腔的部位划分。
血液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经脉,离开了经脉就是瘀血,所谓“离经之血”。“何谓脉?壅遏营气,令无所避”,脉便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周而复始,运行周身,“如环无端”。血液的运行需要阳气的推动,脉道的正常,同样需要阳气来温煦,因此在治疗瘀血的时候,张仲景喜欢使用桂枝,如桂枝茯苓丸、桃核承气汤、温经汤等,并不是桂枝能够活血化瘀,而是桂枝可以使血液运行更加流畅,“血得温则行,遇寒则凝”,临床上见到许多心血管疾病都是冬季高发,与血液的此种特点密不可分。
血与气的关系密切,气常无形,但是发挥着能量的作用,推动血液的运行,同时也维护血液,不使之溢出,同时血为气的能量提供着后勤保障,两者相互影响,发生病变同样关系密切。常见气滞血瘀、气血两虚、气虚血瘀、气不摄血等,就很容易理解了。
由血液的生理作用可以倒推出血液不足(血虚)的种种症状。血不养头则见头晕目眩,头中隐痛;血不养目则眼干眼涩,视力下降;血不荣面则面欠血色,唇无血色,舌质淡白;血不养心则心慌心悸,失眠难寐,记忆力下降;血液不养肌肤,则皮肤枯燥,甚则瘙痒;血不养肌,则肌肉萎缩;血不养筋则筋脉拘急,时有抽动;血不容胞宫则月经量少,色淡,经后时有小腹疼痛。
中医认为人体惟气血而已,气为阳,血属阴,阴阳相合,方能称之为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