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12 08:41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15 09:33
那是以前多,现在的少了。现在搞纯艺术的人少之又少,分派出来的设计、媒体艺术等等都是其延伸,是将它更加的商业化,适应市场的需求,当然它是艺术的不同形式存在着。 不是每一个搞艺术的人都能成家,真正成艺术家的当代艺术工作者一般都不会穷困,而且看你以什么标准来看待。艺术家也是要生存的,所以一个作品出来,不是义务,除非是公益募捐,只要你采纳了,一般都会收费,艺术家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并从中获得利益是很正常的。再不懂得理财的人,也会有生存的必要。至于是古怪的艺术家只在于自娱自乐,不要钱财也不是没有,但是,这样的艺术家更容易被埋没,不懂得经世之道,艺术之路走得通,但人情道路不好走,难以做出有符合自己能力高度的成就。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15 09:33
第一,不是所有人都是那么懂艺术的,艺术家除了那些很有名气的,如果是没什么名气,其实就是不受人赏识,自己的作品不怎么值钱呐。就好像说当年梵高在世的时候,他的艺术就没什么人懂啊,最后就是因为生活艰难得过不下去了。
第二,艺术家这种东西,比起其他的职业,其实需要的机遇,运气要更多。如果没有得到什么机会使自己的作品被人发现,就是埋没了呀。这个社会还是很现实的,如果你这么一个艺术家,年纪大了,还没什么名气,讨生活不易。
第三,一般来说,艺术家某一方面很强,但是其他方面会弱一些,这种情况很普遍的。甚至有的艺术家连生活都打理不好,艺术家一般会比没什么艺术细胞的人更加的放荡不羁,理财什么的就做的不好,遇到喜欢的一掷千金,就容易穷困潦倒呀。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15 09:34
一提起艺术家,人们总会想到这样的细节:一位蓄着长头发、长胡须的年轻男子,随意穿着的衬衫,破壁残垣、脏脏乱乱的环境。
艺术家们仿佛总是叛逆的、落魄的、与主流文化格格不入的。但我们回溯历史,就会惊讶地发现,艺术家的形象并非总是如此!
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基罗完全听命于教皇;波提切利在创作《春》时,也是听从人文主义者的建议。他们要乖乖听从顾主的指令,才能得到报酬。当时的艺术家是一份职业,为了彰显身份的人会找他画肖像画。教皇会请他们画祭坛画,甚至有的富人为装饰自己的上等客厅会买他的画,优秀艺术家的作品供不应求,他们并不用为自己的生计发愁。
那我们脑海中落魄又带着叛逆灵魂的艺术家印象是如何形成的呢?
这要从艺术家收入的减少说起。18世纪开始,艺术学院开始教授学生艺术、绘画,鼓励青年学生去学习昔日的杰作中的技法。学院这种强调往日大师的伟大的作法,使得顾主更愿意购买前辈大师的作品,而不是当代艺术家的。这使得当时的艺术家缺乏安全感,虽然和顾主的联系弱化,艺术家们可以在无边无际的题材中选择他们的内容,艺术家的自主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与此同时他们收入的稳定性几乎为零。
面对这种不定性的市场关系,艺术家的选择一般分为两类:
一,他选择迎合公众品味,但他同时会觉得委屈,觉得自己做出了让步;二,他决定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唤,他就有可能饿肚子。
19世纪,工业*的兴起,手工业的衰落,由于缺乏传统修养的暴发户冒头,再加上次品生产出来伪充“艺术”,公众的趣味遭到了严重的败坏,这进一步拉开了艺术家与顾主品味之间的差距。当时那些坚持己见的艺术家,为了表达对公众品味的不满,开始把自己看作特殊的人物,留长发、蓄长胡子,穿天鹅绒或灯芯绒服,头戴宽边帽,脖挂松领带,普遍地强调自己蔑视“体面”的习俗。
例如梵高,因为作画穷困潦倒,后期经济来源全靠他弟弟赞助,梵高的绘画当时无人问津,因为他的画作与当时的主流艺术市场上的画作大相径庭,不符合大众审美,直至梵高自杀,作为画商的弟弟也没能帮助梵高卖出几张作品,他终生都沉溺于自己的艺术世界,却未能逢得伯乐。
这些敢于坚持自己内心信念的艺术家,用他们的胆魄、独立的思考,为艺术开辟了新的前景。此后,艺术的真正目的是表现个性的观念,只有在艺术放弃了其他目的之后,才被人们接受。然而,随着情况的发展变化,艺术表现个性已是既合理又有意义的*。
19世纪的艺术因为当时这些敢于同世俗抗争的艺术家而终获新生。坚持自我,永不妥协成为了19世纪艺术的深深烙印。历经百年,我们对艺术家仍旧保持着叛逆、潦倒的印象。
然而,只是大众对他们旗帜鲜明、坚持自我的错误解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