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0:4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2 04:12
疏勒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2000多年来,河西走廊一直是中西交往的重要通道,从古丝绸之路到今天的欧亚*桥,疏勒河对绿洲繁荣起了很大的作用,其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也经历了显著的变化,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大致经历了游牧为主—农牧交替—农业为主的演替。对流域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大致可划分为四个时期:
1)公元前111年以前:先秦曾从中原移民万余人到敦煌一带,但连年战乱,农业水利只有少量发展,秦汉之际,羌、氏、大夏等民族先后在这里活动,至公元前176年匈奴占有整个河西。匈奴“逐水草迁徙,无城郭常居耕田之业”,“尽水草丰美之利,竭力繁殖牲畜”,凭借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使以游牧为主的生产活动得到长足的发展。这一时期主要是泉水资源供人畜饮用,利用量很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公元前111~公元1911年:汉武帝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将军赵充国奉命挥师西进,驱鞑靼,败匈奴,在敦煌等地开渠引水,此为河西有水利最早记载。东汉时,河西水利较发达,据汉书“匈奴传”记载,当时河西已有田吏和专营水利的河渠卒。中原先进的“打井汲水”技术在这一时期也随移民传入区内,敦煌、居延的竹筒上已有凿井灌溉记载,如“毋井者谷积”、“冰亭十石”、“渠井侯长”、“辞故州侯官”等,这些井大多为戍边河卒所凿,并设有专人看护。武威汉墓中挖掘出很多陶制井和水桶的模型,其形状有方、有圆,进一步证明打井技术至少在汉代移民时就已传入河西。提水工具主要是吊杆和辘辘。到五代十国时期已有使用水井的记载。从当时情况分析,水井大部分作为生活供水和灌溉周围菜园地,也有的在干旱时用以浇灌农田。
唐代和西夏以及清康熙乾隆年间,农业生产几度有过很大的发展,干流人口曾达到2万,灌溉面积10万亩以上。此期间开采井全部为人工开挖的浅井,井深一般小于10m,大多在1~5m之间,口径50~100cm,井壁石块衬砌或未被衬砌。而凿井数、地下水开采量以及泉水利用量主要随迁移人口的数量、泉水灌溉亩数的多少而变化。当战争爆发时,人口大量外迁,农业生产受到很大的破坏,渠系报废,耕地荒芜,地下水开采量和泉水引用量大量减少;而当战争结束后,人口回迁,又进行新一轮的土地开发热潮,地下水资源开采量及泉水引用量相应增大。综观这一时期地下水的开发,总体表现出从古至今,随时间的迁移,开采利用量呈交替上升的趋势。
3)1911~1949年:农业生产和水利工程有了一些发展,但由于连年战乱及干旱灾荒,发展仍十分缓慢。此期间在桥子、布隆吉、三道沟一带修建塘坝11座,用以拦截泉水资源。引水渠道用柴茨护堤,植柳固堤,水的利用率很低,只有0.2左右。至1949年,疏勒河流域有灌溉面积43.5万亩,其中三大盆地灌溉面积37.7万亩。这一时期水利工程十分简陋,水的利用率很低,供水没有保证,农业产量低而不稳。
4)1949年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后的50多年来,人口激增,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地下水开采量逐年猛增。1980年区内地下水开采量4540万m3,开采井数1718眼,纯井灌区2.6万亩,混灌面积6万亩;1999年地下水开采量10115万m3,开采井数1658眼,纯井灌区5.51万亩,混灌面积6.14万亩;而到2004年地下水开采量高达16870万m3,开采井数3382眼,纯井灌面积4.7万亩,河水与地下水混灌面积达143.45万亩(表8-1)。2004年地下水开采量比1980年增加了3.7倍,比1999年增加了1.66倍。此外,由于渠道的高标准衬砌和节水措施的实施,地下水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区内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从表8-1可以看出,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大,而泉水资源引用量却逐年减少,这是由于地下水补给量减少引起地下水位下降,进而使泉水资源大幅度衰减和泉脑下移,致使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大,泉水灌区逐渐被井水灌区所取代。
表8-1 区内不同时期地下水开采量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