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53秒向成都预警地震,怎么做到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3:1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7:08
中国网事:提前53秒向成都预警地震是如何做到的
来源:新华网2014年11月24日 22:43
据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博士王暾介绍,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是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在地震波到达前给目标发出警告,以减少人员伤亡和次生灾害。具体来说,就是在地震危险区域布设高密度的台网监测地震,监测仪器将关键信息发送到预警中心分析处理,然后预警中心发布预警信息,用户接收预警信息避险和紧急处置。这套预警系统经受了汶川大地震后历次强震的考验,无一漏报。
理论研究表明,如果预警提前为3秒,可使人员伤亡比减少14%;如果提前10秒,人员伤亡比减少39%。
预警系统能覆盖多大范围?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官方网站显示,该系统已通过科技部“国家重点新产品”认定和四川省科技成果的相关鉴定,在科技部、四川省应急办、四川省科技厅及其他省市相关部门支持下,目前已在全国25个省市部分区域建成5010个地震预警台,覆盖面积近200万平方公里,覆盖人口约6.5亿,无论覆盖面积和人口均占我国地震预警一线区域80%以上。
地震预警一线区域指“人员密集的地震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地震带、华北地震带、东南沿海地震带、新疆西北部等。目前,国内*还不具备地震预警网的省和自治区只有新疆、*、黑龙江、吉林、海南和湖南。
也就是说,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在该地震预警系统的监测范围内。除西南重点监测外,还包括了京津圈、长三角、珠三角及沿海发达城市群。
除手机接收预警外,成都市金堂县采用了该研究所提供的预警信息,并启用了电视地震预警,大震来袭时可通过电视等手段接收预警。成都一些危险化工企业在地震预警系统基础上,安装有联动装置,一旦接收到地震预警,生产过程会自动亮起红灯,电磁阀自动关闭,以确保输油输气管线、危险化工行业安全。成都还将地震预警应用纳入了防震减灾示范学校标准化建设,一些学校安装了地震预警装置。
地震预警面临使用尴尬
这一地震预警系统虽然覆盖面广,但却面临使用尴尬:据不完全统计,应用地震预警信息的人口,仅有约100万人,不到覆盖人口的千分之一,手机APP客户端显示下载量仅为1.3万人。
王暾博士说,我国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主要从行政职能方面确定了地震工作部门、县级以上*的权限,但对地震“预警信息发布”这一影响广泛的工作尚无配套细则。
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尽管已通过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但每到一个地方推广都要重新报告审批,有时耗时四五个月也不一定能成功。为了规避信息发布的法律风险,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不得不采取用户到其官网下载软件,获取账户密码后免费提供预警服务的方式。
记者采访的一些基层干部和专家学者认为,目前世界上对地震能否预测预报还存在争议,但这并不意味着针对地震灾害的预防技术不值得研究或不能探索。在现有科学水平下,对确实行之有效的预警技术的广泛应用更应予以大力支持。
专家建议,可探索“*购买服务”方式,依靠市场推动地震预警信息的开展。王暾说:“正是依靠社会资本的投入,在起步时短短一年多时间,就实现了预警系统覆盖全国70万平方公里,现在覆盖了200万平方公里。社会资本看好这一领域,但对*是否能放开顾虑重重。相关部门应在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基础上,制定出台指导性文件,明确规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预警工作的权责,整合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全民防灾网络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