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20 13:09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08:49
水霉病和鳃霉病是水产养殖中最常见的真菌性疾病,又到了水霉高发的季节。一旦感染,鱼吃食会受到极大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引起大面积死鱼。
水霉病是由水霉菌引起的真菌性疾病,在我国淡水水产动物中的体表和卵上共发现的水霉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水霉病的发生主要因为捕捞、运输、转池操作时引起鱼体表受伤、鳞片脱落造成,水霉菌侵入伤口,向内外长出菌丝,分泌毒素,引起组织溃烂,出现肉眼可见的白色棉毛状菌丝;各种原因造成体表组织受伤,水中的水霉病游孢子即伺机附着,于坏死组织上开始发芽形成菌丝,菌丝除寄生于坏死组织外,尚可漫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组织,分泌消化酵素分解周围组织,更而贯穿真皮深入肌肉,使皮肤与肌肉坏死崩解;
体表的水霉病,也叫肤霉。霉菌属于植物性病源体(植物性病源体有:病毒、细菌、真菌、藻类),也归类为传染性病源体。低温发病。生存水温5-26℃均可发生,20℃以下比较多见,适宜繁殖水温13-18℃,25℃以上时各种孢子繁殖力减弱不易感染。盐度范围,见于淡水,对盐度敏感(万分之四以上的盐度生长繁殖受影响),适宜生长的水体pH:6.4—8.0,最适pH.7.2,为好氧真菌。无孔不入。在20度以下低温时,拉鱼机械损伤,营养不良引起皮肤粗糙创伤,网箱密度大相互摩擦,胸鳍有硬刺相互挂伤,抢食拥挤擦伤,冻伤等,只要体表有伤,你看得见看不见的伤,它通通可以钻进去。
根据鱼的活动和摄食情况,肉眼观察鱼体或鱼卵上的白毛症状即可作出诊断。必要时用显微镜检查菌丝体。在诊断虾蟹疾病时,要注意将纤毛虫病与水霉病区分开来,在显微镜下,纤毛虫是运动的活体。
1、鱼体转运及下塘前后的预防:在水温低的时候拉网和运输的过程中,可以在拉网前1-2小时使用防应激药物,如泼洒姜,降低应激,鱼安静,减少机械损伤。下塘之后,再用一些抗应激+预防真菌的药物。
2、做好越冬,避免鱼类的冻伤,减少水霉的滋生,寒潮过后,及时处理,促进鱼类冻伤的创口恢复,避免细菌和水霉继发感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08:49
这是因为水质污染导致的,鱼群无法自愈,产生的群体*染,需要净化水质。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08:50
水霉病是由水霉菌引起的真菌性疾病,对温度适应范围很广,对水生动物种类没有选择性,凡受伤的机体和卵均可被感染致病。水霉病的发生主要因为捕捞、运输、转池操作时引起鱼体表受伤、鳞片脱落造成,水霉菌侵入伤口,向内外长出菌丝,分泌毒素,引起组织溃烂,出现肉眼可见的白色棉毛状菌丝;鱼体表被寄生虫咬伤,或因饲料中营养不良引起表皮溃烂,水霉菌随溃烂部位侵入,也可引起水霉病; 保持水体较好的肥度、较好的藻色,透明度25-30cm,根据水体肥度情况,选择晴好天气不定期泼洒生物肥、有机肥等肥水产品。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08:51
这是一种真菌性疾病,一般都是因为捕捞、运输、转持操作时引起鱼体表受伤,鳞片脱落导致伤口被真菌感染造成的;在选择鱼苗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一些体质健康的鱼苗,要给养鱼的池塘里及时进行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