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还了2年能转银行吗?把这些事情搞清楚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20 21:50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04:19
贷款买房一般都是要去开发商合作的银行办理,而同一个开发商可以和多家银行合作。为此有不少人贷款买房后会想要更换银行,像有人会问房贷还了2年能转银行吗?这里并不暂成这么做,因为不太现实,并且很难办到。
房贷还了2年能转银行吗? 虽然房贷在还贷中是可以转银行的,可实际操作起来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每个银行的房贷业务都是相互独立的,借款人想要转银行,则必须要把在这家银行的房贷还清,然后再向另一家银行申请贷款,由银行重新评估借款人的资信条件,并不能保证百分百能下款。
不过房贷在还贷过程中倒是可以转贷,即由原来的商业贷款转成公积金贷款,商贷转公积金贷款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省利息,借款人越早转贷房贷利息支出这块就能省不少钱的。
想办理转贷,借款人必须了解以下事项: 1、需要获得原商业银行的同意,然后再向公积金中心提出申请。
2、公积金住房中心收到申请后会对借款人进行审核,同意贷款后借款人要在15个工作日内结清原商贷并解除抵押,然后带上相关资料去住房公积金中心签订合同,并办理房屋抵押等,再由公积金中心放款。
3、在公积金中心还未同意贷款前,借款人千万不能自行结清商贷剩余欠款,否则是无法办理商转公的。并且结清欠款的资金不能是本人或者配偶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
以上即是“房贷还了2年能转银行吗”的相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04:19
房贷还了2年能转银行。
借款人在办理房贷还了两年之后是可以申请转银行的,只不过操作起来比较麻烦。
因为每个银行的房贷业务流程都是相互独立的,所以借款人如果房贷还了两年之后想要转银行的话,必须要先把原银行的房贷结清以后,再向另一家银行申请房贷,由另一家银行再次评定借款人的贷款资格,通过后方可放款,所以这其中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并不能够确保百分之百放款。
而且借款人自筹资金还清原银*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间可能还会产生一笔不小的费用,所以不建议用户房贷中途转银行。
房贷还了两年,转银行能否成功,主要还是取决于借款人个人的贷款资格,如果有银行愿意接纳借款人的房贷,能够通过贷款审批,那么就可以转银行,如果贷款审批通过不了,那么就不能转银行。
可以在“四喜数据”输入信息即可查询到自己的个人信用情况,包括网黑指数分、黑名单情况、网贷申请记录、申请平台类型、是否逾期、逾期金额以及信用卡与网贷授信预估额度等重要数据。
扩展资料:
房贷降了我的怎么没降?
房贷降了但自己的没有降可能是以下原因引起的。
1、是固定的房贷利率。
如果选择的是固定的房贷利率,那么不管市场上的房贷利率下降还是上调,自己的房贷都不会跟着做出调整,房贷利率降了也不会让自己每月的还款额减少,可以跟银行确认。
固定的房贷利率一般出现在很早以前买了房的身上,在房贷与LPR挂钩的时候,又没有选择浮动利率的话就会变成固定利率。
虽然在房贷利率下调的时候固定利率的房贷还款额不会有变化,但是在房贷利率上浮的时候也不会增加支出。
2、申请的是公积金贷款。
公积金贷款并没有与LPR挂钩,所以如果是因为LPR降低导致的房贷降了,也不会影响到公积金贷款利率。
公积金贷款仍是参考的央行基准利率,只有当基准利率变化的时候,公积金贷款利率才会做出调整。
基准利率不会频繁地做出变化,所以如果是公积金贷款的话,那么贷款利率就可能长时间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不过公积金贷款本身的利率就不高,所以一直处于稳定的状态也不是不能接受。
3、未到房贷利率变化日。
就算的房贷利率是与LPR挂钩的浮动利率,当房贷降低的时候自己的房贷利率也不会马上跟着做出调整,需要等到房贷利率变化日,的房贷利率才会参考最新一期的LPR做出调整,并不是房贷利率降了的房贷就会立马就降低。
房贷利率变化日一般有两个,一个是每年的1月1号,还有一种是的房贷下款日,可以查看自己的贷款合同,或者是咨询原来的贷款银行看看自己的房贷利率变化日是在什么时候。
到了房贷利率变化日,不用主动申请调整房贷利率,如果最新一期的LPR出现了变化,银行会自动调整的房贷利率,不需要自己手动来操作。
4、LPR绝对值没变。
因为自己的房贷利率并不是实时变化的,就可能会出现在某段时间里面LPR降了但又涨回来了的情况,这样一来LPR的绝对值没有出现变化,在房贷利率变化日银行参考最新一期的LPR以后,的房贷利率自然也不会做出什么调整。
5、银行疏忽没有降利率。
如果是浮动的房贷利率,且到了房贷利率变化日自己的房贷利率并没有降低,可能是因为银行的疏忽或者是系统原因没有及时更新的房贷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主动联系原来的贷款银行就可以解决,并不是太大的问题。
房贷利率降了但自己的没有降这件事是有可能会出现的,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出判断,先保持一个冷静的心态,不用过于的着急,银行一般也不会损害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