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1:37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4 13:14
器:器皿或器具。有权力或能力的含义,当然,也可以扩展到权力。君子不需要有一定的能力、才能和力量吗?这里面有一个深刻的道理。“耳、眼、鼻、口”等器物各有其功能,但不能相互沟通。“心”是整个身体的主人。用眼睛和耳朵引导心灵还是用眼睛和耳朵引导心灵,结果完全不同。孔子说:“君子以心导眼耳,以义为勇;恶人以眼耳导心,以眼耳为勇。”
君子之心可以为国作主,并引导他的眼睛和耳朵。表现在齐村的清正廉洁,这是立义、行义的勇气。恶人的心不可能是主人。他的眼睛和耳朵控制着他。他的声音和颜色都很美。他一看到就想拿走。这并不低劣。他把它误解为勇气。其实,眼睛需要颜色,耳朵需要声音,嘴巴需要味道,四肢需要愉悦,器皿需要有益和有用,一切都只是本能和自然的反映。
但它是自然反射的,如水就在下一个,一旦过了坝,就以洪水的形式,整天出来找,不知道能不能停下来。因此,“美使人目盲,美使人耳聋,美食使人耳目一新,心跳使人疯狂”。最后,他们会受到利益*的鼓舞而感到悲伤。同样,如果我们把一种工具比作做事的能力,并不是说这种能力不重要,而是说,当我们使用它时,我们应该清楚地表明,为他人好是必不可少的。这也可以称为“道”。古人说“道和器是一样的”“道”由“器”支撑,“器”完全遵循“道”。做人靠做事。做事首先要遵循做人的美德。这就是“君子不成器”,因为“不成器”,方成“大器”。
德高望重的人不局限于一个*,道路上的人不局限于某些用途,值得信任的人不必依靠同盟来约束。时间和机会不一样。如果你能理解这四个原则,你就可以瞄准根本。需要指出的是,“君无器”的实质是强调“道与器的统一”,不限于一定的用途,而是要做到一行,爱一行,能做好一行,这才是真正的君子,真正的“君无器”。器皿的承载力需要方向。有一个伟大的公众存在,这结合了方向和权力。它使自己适应事物并有意义。在万象的森林里,依然会像一面镜子一样明亮,保持着一种明亮干净的氛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4 13:14
器指大器,大器晚成的器,是人这辈的最终所求的境界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4 13:15
这里面的器说的可不是东西,而是说不能小气的意思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4 13:15
这句话看起来很简单,字面上好像是说君子不是东西,那谁是东西呀,难道小人就是东西了吗?感觉这句话很无聊,就没去深究,后来经过学习才明白,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内涵确实是很丰富的。
孔子在《易传》里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思是,道是无形的,器是有形的。器还有大器和小器只别。俗话说“大器晚成”,这个“大器”就是干大事业,有大本事的人。那反过来“小器”就是指肚量小,格局小,价值不高的人。
“君子不器”的意思是,君子应该心怀天下,允文允武,无所不能,而不能像器具一样成为一个定型的人,只限于一种功用。
好比船只能在水里*,汽车只能在陆地奔跑,各限其用。很显然,这个君子的境界比那个“大器”更高一个层次。
作为一个君子,应该有高明的见识,深邃的涵养,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守常达变,一通百通。所以孔子重视人的博学与通达,不要让自己的才能和思想拘泥在某种“专业”的狭隘中,不要让自己变成某一个行业的专家或学者,而应该变成一个通才。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旅行者在炎热的夏日经过一个工地,看到三个人正直汗流浃背的搬砖。他就问他们在干什么呢?第一个人说:“我正在搬砖”;第二个人说:“我在准备砌一堵墙”;第三个人把砖放下说:“我在建造一座美丽的教堂!
几年后,这个旅行者又经过那个城市,在一个新的工地上,他看到第一个人仍旧在那里搬砖,第二个人正在砌墙,他一打听,那第三个现在已经是鼎鼎有名的建筑师了。
虽然当时三个人都在搬砖,但心态不一样,第一个人只是把自己当成搬砖的工具;第二个人只是把砌墙当成自己的工作,而不关心全局;第三个人却不把自己的视野局限在搬砖工作上,而是由每一块砖,每一滴汗,联想到整座美丽的教堂,所以才会博学多闻,增长知识,多学本领,最后取得的成就才最大。
孔子这句话放在“为政”这一篇里,也是有所指的,因为“为政”就是要通才,什么都懂,无所不通,古今中外的*家莫不如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4 13:16
孔子说“君子不器”,“器”是一种气势,一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