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像镐的工具?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1:4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7 03:22
斧 古代兵器。与戈矛同时,亦为古仗之一。斧的起源很早,原始人类即用利石作为劈器。黄帝时即有斧銊之名,在当时非但用为兵器,抑且用为刑罚之具。刑书释名载:黄帝五刑,四曰斧銊。按五刑即甲兵、刀锯、钻凿、斧銊、鞭扑、是也。由此推之,则斧之始于黄帝时也,其理甚明;惟当时并无所谓三十六法,对敌时不过乱砍乱劈而巳;迄汉时,南中蛮人创斧法,亦如*法之创于武吃氏而流入中原者,惟始创者之为何人,则不可考据矣。其法初亦无三十六手之多,后之武师,从而增益之,使变化不测,成为战阵之利器,故今传板斧有三十六法也。
汉刘熙《释名·释用器》:「斧,甫也,甫,始也。凡将制器,始用斧伐木,已乃制之也。」
斧之溯源甚早,原始人类,即知拾利石为劈器。而最早之铜斧,见於商代,不仅用於武事,而且有的雕刻嵌镂,极为精美,已为仪仗之用。周代用斧风气不如商代,到了双锋剑出,与刀并用后,斧就更少人使用了,只作为砍迤工具,或为乐舞仪仗及斩杀之器。斧虽不作为主要兵器使用,但各代均有使斧者,尤其生活在北方地区的民族,喜练斧类兵器。
宋曾公亮《武经总要》载有大斧、凤头斧,都是隋、唐遗制。元代军队喜用小斧、大斧和宽体大斧。清代将士喜用双斧,斧柄仅有尺余,斧刃甚小,双斧均可插腰,战场上使用灵活。
我国史籍中鲜见斧兵的记载,而古典小说中则多有描述。《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道荣出马,手使开山大斧,……*斧竟奔孔明。」《水浒传》第三十八回说黑旋风李逵,「使两把板斧」,第七十二回说李逵「拿著双斧,大吼一声,跳出店门」。从这些小说反映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斧是历代广为使用的兵器,所以它也成了民间武艺小说中一般侠客的常用兵器之一。
斧的主要用法有:劈、砍、剁、抹、砸、搂、截等,舞动起来显得粗犷、豪壮,可以显出劈山开岭的威武雄姿。
在中世纪欧洲,斧作为一种有效的挥击武器大受骑士阶层欢迎。斧与剑(阔剑、长剑)、钉锤一起,作为除长矛外的辅助武器。事实上,在骑士冲入敌阵后长达数米的矛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在混战中骑士的优势仅在于重甲与骑马的高度优势。在自上而下的挥击时,斧一类刃较厚的武器劈砍较有力,不易崩刃,而且这种情况下剑的反手回击价值也不大。斧既有锋刃可以杀伤无甲或软甲的敌人——相较于剑,斧可以击碎骨胳,而且会使伤道严重挫伤(厚刃)还可以利用较高的动能杀伤穿链甲甚至板甲的敌人。斧可以砸开链甲的链节,使链环嵌入伤口,造成易于感染而难以治愈的伤口,即使无法破甲,斧也可以利用自身动能造成钝伤。
在步兵,斧可以作为反骑兵武器(反甲),还可以非常方便地向上磕开盾,然后向下……但斧相较于刀剑,笨重是其最大缺点(某些方面也是优点),因而不适用于近战(例如城堡),步兵用单手斧则必须配盾,或装备副手刀剑。
编辑词条 镰 lián
1、割庄稼或草的农具:由刀片和木把构成,有的刀片上带有小锯齿镰刀;开镰。
镰 <名> 形声。从金,廉声。本义:农具名。即“镰刀”
同本义
镰,锲也。――《说文》
刈钩自关而西或谓之镰。――《方言五》
又如:佩镰;两刃镰;开镰收割的季节,村里人都很忙
锋利的棱角
凡箭镞胡合嬴者四镰。――《方言九》。注:“棱也。”
又如:镰利(比喻议论或笔锋锐利如镰刀)
2、一种冷兵器,是*和镰刀相结合的兵器。镰刀原属农具,由农具演化成武术器械是很晚的事情,至清代镰的实用才较为广泛。清代八旗和绿营都装备镰,并作为进战的主要兵器之一。其大体可分为长柄和短柄。长柄镰多为单使,短柄镰多为双用。镰大体可分为镰首、镰柄、镰把三个部分。用法有钩、割、挂、截、崩等。
凤凰镰 短兵器械。有*头和镰合成。*头为四棱形,中有脊,两边薄刃,镰横于*头之下,一侧为镰刀状,头向下倒钩,镰身为四棱形状,中有脊,两边薄刃;另侧为三叉形状,镰身尾端有突出铁刺3个,尾为铁刺状,长约二寸,尾部中空,可插于其内。柄为木制,头略细,尾略粗,约寸半,柄长三尺,前可刺、勾、割;后可勾、刺,具有一器多用的功能特点。可以单使,也可双练。
鸡刀镰 属奇门兵械。俗称"捆花腰子"。为心意拳门器械之一。相传为形意拳创始人姬隆丰所创,长二尺六寸余,金属制成,由镰身和镰柄组成,镰身包括鸡嘴、鸡冠、镰刃、镰脊;镰柄有镰格、镰首。技法有钩、拉、带、挎、挂、啄、缠等,以近战为主。套路有单练和对练。
雁 镰
【补充】镰属于戈类兵器,具有钩割功能,镰身微曲,平顶、双刃,长约40CM、宽约3CM,下有椭圆形的銎孔用来装柄。战国及唐时称为“长镰”,主要用于守城战,钩击攀登城头的敌人,似乎与吴钩的作用相反。铲 武术器械之一。是薄体阔刃的长兵器。铲是由生产工具演变而成为古代战争的兵器和武术器械。铲也是古代百姓和僧侣随行的武器。铲头一般是铁制,但杆有木或铁制两种。铲长六七尺。其中头长一尺二寸,扁平的呈弯月形,月牙朝上,忍薄而锐,向后渐丰厚,底部有一套筒与柄连接。铲柄尾部装有钻,可作刺点用。有的铲头,底部两角各凿一孔,上套粗大铁环,舞动声声作响,以增威势。主要击法有推、压、拍、支、滚、铲、截、挑、拨、劈、冲、摇等。
月牙铲 因其铲头如月牙而得名。
金钟铲 铲头外形似钟,铲刃朝上。铲柄长六尺。
日月方便铲
禅 杖 佛教僧人多持之。长约五尺,通体铁制。两头有刀。一头为新月牙形,月考处有四个小孔,分穿四个铁环,另一头形如倒挂之种,长约7寸。尾端两侧各凿一孔,穿有铁环,柄粗寸余。禅杖两头均可使用。宋代《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鲁智深擅此械。
镰刀 镰刀:镰刀 俗称割刀,呈月牙状,刀口有斜细锯齿,尾端装木柄,用以收割稻麦。50年代受苏北、山东大镰刀影响,刀体、刀柄稍有加长,为今收割常用工具。
是农村收割庄稼和割草的农具,由刀片和木把构成,有的刀片镦 镦 拼音:ì dūn 繁体字:镦
部首:钅,部外笔画:12,总笔画:17 ; 繁体部首:金,部外笔画:12,总笔画:20
五笔86&98:QYBT 仓颉:XCYDK
笔顺编号:31115412515213134 四角号码:8874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566
基本字义
--------------------------------------------------------------------------------
● 镦
(镦)
ī ㄉㄨㄟˉ
◎ 打夯用的重锤。
English
--------------------------------------------------------------------------------
◎ ferrule; castrate
详细字义
--------------------------------------------------------------------------------
◎ 镦
镦 ì
〈名〉
(1) 矛戟柄末的平底金属套。同“錞” [metal sheath of spear handle]
(2) 另见 dūn
基本词义
--------------------------------------------------------------------------------
◎ 镦
镦 dūn
〈动〉
(1) 冲压金属板,使其变形。不加热叫“冷镦”,加热叫“热镦” [stamp]
(2) 阉割 [castrate]。如:镦鸡
(3) 另见 ì
常用词组
--------------------------------------------------------------------------------
◎ 镦短,镦粗 dūnǎn,dūncū
[upset] 施压力于加热了的铁棒的一端,把它锻粗锻短(如用锤击)
◎ 镦宽 dūnkuān
[swage-set] 加宽[锯齿的]尖端,使其宽度大于锯的厚度
【戌集上】【金字部】 镦
--------------------------------------------------------------------------------
【广韵】【正韵】𠀤杜对切,音队。矛戟下铜鐏。【礼·曲礼】进矛戟者前其镦。【注】平底曰镦。取其镦也。【疏】镦,为矛戟柄尾,平底如镦,柄下也。以平向人,敬也。【释文】镦,本又作錞。杜对反。 又【集韵】【韵会】【正韵】𠀤杜罪切,音錞。又【集韵】都玩切,音锻。又都昆切,音敦。义𠀤同。 又【集韵】都回切,音塠。下垂也。一曰千斤椎。或书作鐜。
镦 <名>
矛戟柄末的平底金属套。同“錞”
镦 <动>
冲压金属板,使其变形。不加热叫“冷镦”,加热叫“热镦”
阉割
镦短,镦粗
镦宽
镦 ì矛戟柄下端的平底金属套。又见dūn。
镦 dūn冲压加工金属板。又见ì。
镦ī 1.打夯用的重锤。《说文.金部》:"鐜,下垂也。一曰千斤椎。"段玉裁注:"千斤椎,若今众举以筑地者是也……按下垂、千斤椎二义皆镦之余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三》:"秦始皇造桥,铁镦重不能胜,故刻石作力士孟贲等像以祭之,镦乃可移动也。"一说通"墩"。指桥墩。上带有小锯齿,一般用来收割稻谷,在江南的一些农村现在还有广泛的使用.锹 锹
(锹)
qiāo
(1) ㄑㄧㄠˉ
(2) 挖土或铲其他东西的器具。
(3) 郑码:PMUO,U:9539,GBK:C7C2
(4) 笔画数:14,部首:钅,笔顺编号:31115312344334
锹
锹
qiāo
〔名〕
掘土器,用于开沟掘土、铲取什物,如:铁锹;锹镢(锹镢。锹和镢头);锹锸(即锹);锹撅(比喻*迫、摧残他人的手段)
锹
锹
qiāo
〔动〕
用锹挖掘
如:锹掘(比喻*迫、摧残他人的手段);锹塘泥
镢 [高级汉语词典]
镢
jué
<名>
大锄 [big hoe;pick]
镢其城为坎。——《资治通鉴·唐纪》
又如:镢头(一种掘土农具,类似镐)
[国际标准汉字大字典]
镢
jué
ㄐㄩㄝˊ
方言,一种形似镐的刨土农具。
挖掘:“~地种药。”
郑码:PLNX,U:9481,GBK:E891,五笔86&98:QDUW 仓颉:XCMTO
笔画数:28,部首:釒,笔顺编号:3411243125111251113241112154
清朝马益著所著《庄农日用杂字》:“开冻先出粪,制下镢和锨。”锨 锨
锨、杴、掀
xiān
<名>
(形声。从金,欣声。本义:掘土和铲东西的工具。农具名。似锹而较铲方阔,柄端无短拐) 同本义 [shovel]
锨镢以归监督。——明·魏大中《浚濠工竣疏》
又如:铁锨,木锨 编辑词条 铁锨 拼音 tiěxiān
解释 铲沙、土等东西的工具,用熟铁或钢打成长方形片状,一端安有长的木把儿。
铁锨是农民经常使用的劳动工具之一 。编辑词条 锄 锄
锄、鉏
chú
【名】
(形声。从金,助声。本义:锄头。一种长柄农具,其刀身平薄而横装,专用于中耕、除草、疏松植株周围的土壤)同本义〖hoe〗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杜甫《兵车行》
又如:大锄;小锄
锄
锄
chú
【动】
用锄头整理田地,除草〖workwithahoe〗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又如:锄社(古代北方农村的一种组织。平时协同耕作,有事时则互相帮助);锄耘(耕作农地。也作鉏耘);锄谷(耕作)
根除,铲除〖eliminate〗
又不可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术钱也。——龚自珍《病梅馆记》
又如:锄拔(去除);锄理(清理)
锄草
chúcǎo
〖hoeupweeds;weedwithahoe〗用锄头为农作物除草、中耕或间苗
锄地
chúdì
〖hoe(soil,weeds,etc.)〗以锄头进行中耕、除草等的田间管理
锄奸
chújiān
〖eliminatetraitors,ferretoutspies〗铲除奸臣、奸细
锄奸务尽
锄强扶弱
chúqiáng-fúruò
〖rootoutthedaringandprotecttheweak〗铲除豪强,扶助弱小者
锄头
chútou
〖hoe;pickax;pick〗[方言]∶锄
用于中耕、培土、松土、间苗和除草的农具。有大锄、小锄之分。又有叉形和铲形之分。
青铜锄最早出现于西周时代,一直沿用到战国时代。
战国时出现铁锄
1950年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长10、宽10.5、距2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这种形制的铁锄,造型合理,安装把柄后有利于使用。它不仅可以锄草,还有利于保墒。说明当时农业技术有了较大进步。
西汉梯形锄
通高19.8厘米、刃宽18.8厘米整体呈梯形,锄刃齐平,两侧呈梯状向上收至銎口。锄现正中起脊至刃部,銎口正方形。下沿饰弦纹三道,銎身由点、线组成云雷纹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