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庆的任职情况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02 12:4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07:39
《巴东三峡》的作者 叫刘大杰 不是刘大庆
笔名大杰、雪容女士、绿蕉、夏绿蕉、修士、湘君、刘山等,室名春波楼。中国文学学者。湖南岳阳人。1977年11月26日卒于上海。曾任上海大东书局编辑、安徽大学教授、四川大学中文系主任、上海临时大学文法科主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建国后,任复旦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代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副*、全国*、全国政协委员、农工民主党上海*副主任。为二级教授。早年致力于欧洲文学的翻译和研究,中年转向古代文学研究,吸收并运用西方的进化论和社会学的观点解释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研究专著
[编辑本段]
《托尔斯泰研究》、《易卜生研究》、《德国文学概论》、《德国文学简史》和《东西文学评论》(全三册)、《魏晋文人思想论》、《红楼梦思想与人物》,另有《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儒林外史〉与讽刺文学》等论文多篇。
生平介绍
[编辑本段]
刘大杰(1904~1977).岳阳县十步乡庙升塘人,生后不满1岁父死。12岁母又死,由外婆资助进私塾。
刘大杰14岁进岳阳城一家贫民工厂,学织毛巾、制阳伞。晚闻到厂办夜校补习算术、国文等课。在厂积蓄35块银元,于1919年考取武昌湖南旅鄂中学。该校虽不收学费,但伙食、书籍、衣服等费用尚需自理。他向学校请求半工半读,从二年级起,在该校食堂担任养猪工作。他曾写了一首《卖糖儿》的旧体诗,得到国文教师姜济凡的赏识。他聪明好学,取得全班第一名的优秀成绩。
1922年,大杰考入国立武昌师范大学,报考数学系,结果分配在中文系。著名学者黄佩、胡小石主讲文学课程t对他产生过积极影响。尤其是主讲“文学概论”、。小说刨作”的郁达夫教授,给他启迪和帮助更大。
1925 年冬,武昌师大中文系旧派反对郁达夫,郁愤而辞职。刘大杰同情郁达夫,『一道离校来到上海。在郁的鼓励和帮助下,于.1926年初赴日本留学.在东京一个补习学校学习日语。1927年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科文学部,专攻欧洲文学。在校3年,经常写点短文寄回国内发表,以稿费维持生活。
1930年回国,初任职上海大东书局编辑t负责《现代学生》杂志的外国文学和翻译作品的审稿。后任复旦大学、安徽大学、暨南大学等校教授,并与鲁迅、林语堂等文艺学术界人士有比较广瑟的联系,写了许多短篇小说和文学论文以及评论外国文学的专著,在“北新”、“商务”、“中华”、。启智”等书局出版印行。
1935 年7月,受聘担任四川大学教授和中文系班主任。1937年夏,刘回上海探亲.时逢抗战爆发,交通断绝。住上海8年,基本上依靠妻子教书的薪资维持最低生活。他专心写作《中国文学发展史》,垒书80余万字,上卷于1941年元月出版,下卷于1943年写完。另一本是《魏晋思想论}20余万字·于1949年出版,还有一本《欧洲文学史》,写了20多万字,没有写完。在此期间,为家庭生计曾在之江大学上海分校度圣约翰大学兼课。
1945年抗战胜利后.任上海临时大学文法科主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和中文系主任。在校参加过进步学生组织的民主演讲运动,保护过一些爱国青年。
1949 年上海解放不久,任暨南大学校务委员。是年9月,暨南大学一部分并入复旦大学,刘任复且大学中文系教授、中文系文学教研组组长、中文系代理主任等职。此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中华全国文联常务委员、农工民主党上海*副主任委员、第四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市政协常务委员。并任《收获》、《文学评论》、《上海文学》等杂志编委。参加过垒国高等学校中文系“中国文学史”教学大纲的制订,《辞海》、《中国历代文论选》的编写工作,主编过《中国文学批评史》。1965年5月20日,刘在上海受到**的接见和鼓励。
个人评价
[编辑本段]
刘大杰长期在大学任教,先后开设过 “文学概论”、。文学批评”、“中国文学史”、。欧洲文学史”、“欧洲近代文艺思潮”、“历代诗选”、“历代韵文选、“中国小说史”、“中国哲学史”、 “专书研究”等课程。在复旦大学工作长达29年,一直到1977困病辞世。
刘大杰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学史家和翻译家,其著作甚多。早期所写小说、戏剧,有《支那女儿》、《昨日之花》等。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有托尔斯泰的《高加索因人》、《迷途》,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等10部。文学论文有《论新诗》、《英国花鸟作家赫德生》等7篇。学术著作有《魏晋思想论》、《中国文学发展史》、《德国文学简史》等7部。
新中国建立以后.译作有屠格涅夫的《一个无可救药的人》。还著有《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问题》、《<红楼梦)的思想与人物》、《文学的主流厦其他》等14种著述。所著《中国文学发展史》,具有独特的见解,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