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04 15:28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04 04:53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出自清朝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
原文为:
天下未有心不在是事而是事能诣极者,亦未有心心在是事而是事不诣极者,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小而僚之丸,扁之轮,大而皋夔稷契之营四海,其理一而已矣。此与炼气炼心之说,可互相发明也。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间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
在时间上,《阅微草堂笔记》主要搜辑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当时代前后的流传的乡野怪谭,或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在空间地域上,其涵盖的范围则遍及全中国,远至乌鲁木齐、伊宁、滇黔等地。
同时《阅微草堂笔记》有意模仿宋代笔记小说质朴简淡的文风,曾在历史上一时享有同《红楼梦》、《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的盛誉。
扩展资料:
《阅微草堂笔记》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意在劝善惩恶。
全书虽然不乏因果报应的说教,但是通过种种描写,折射出封建社会末世的腐朽和黑暗。
创作背景
《阅微草堂笔记》创作始于乾隆五十四年终于嘉庆三年(1789——1798),历时十年,约在纪昀66岁到76岁之间。
十七世纪是中国历史上阶级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大动荡、大斗争的社会条件瞬息万变,有力地推动了思想领域的发展。纪昀在前辈进步思潮的影响下,崇尚汉学的征实,鄙薄宋学的虚伪与空谈。
在纪昀看来,这伙道学家满口的“存天理,灭人欲”理论,视人欲为罪恶,才是最大恶。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纪昀开始用文字勾勒讽刺这些假道学家的虚伪面目,对假道学进行了极其严厉的斥责与抨击。
同时,中国文学发展到清代,所有写作模式已经成型,尤其是志怪小说,到清代已经形成完备的发展体系,纪昀在这种大背景下,一方面吸收前人的经验,另一方面在前人的基础上开辟新模式,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产生了这部作品。
参考资料:古诗文网-卷十二 槐西杂志二百度百科-阅微草堂笔记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04 04:54
郭石洲言,朱明经静园,与一狐 友。一日,饮静园家,大醉睡花下,醒而静园问之曰:吾闻贵族醉后多变形,故以衾覆君而自守之,君竟不变,何也?曰:此视道力之浅深矣,道力浅者能化形幻形耳,故醉则变,睡则变,仓皇惊怖则变;道力深者能脱形,犹仙 家之尸 解,已归人道,人其本形矣,何变之有。静园欲从之学道,曰:公不能也,凡修 道人易而物难,人气纯,物气驳也;成道物易而人难,物心一,人心杂也。炼形者先炼气,炼气者先炼心,所谓志气之帅也。心定则气聚而形固,心摇则气涣而形萎。广成子之告黄 帝,乃道家之秘要,非庄叟寓言也。深岩幽 谷,不见不闻,惟凝神导引,与天地阴 阳往来消息,阅百年如一日,人能之乎?朱乃止。因忆丁卯同年某御史,尝问所昵伶人曰:尔辈多矣,尔独擅场,何也?曰:吾曹以其身为女,必并化其心为女,而后柔情媚 态,见者意消。如男心一线犹存,则必有一线不似女,乌能争蛾眉曼睯之宠哉。若夫登场演剧为贞 女,则正其心,虽笑 谑亦不失其 贞;为淫 女,则荡其心,虽庄坐亦不掩其淫;为贵女,则尊重其心,虽微服而贵气存;为 贱女,则敛抑其心,虽盛妆而贱态在;为贤女,则柔婉其心,虽怒甚无遽色;为悍女,则拗戾其心,虽理诎无巽词。其他喜怒哀乐,恩怨爱憎,一一设身处地,不以为戏,而以为真,人视之竟如真矣。他人行女事而不能存女心,作种种 女状而不能有种种女心,此我所以独擅场也。李玉典曰:此语猥亵不足道,而其理至精。此事虽小,而可以喻大。天下未有心不在是事而是事能诣极者,亦未有心心在是事而是事不诣极者,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小而僚之丸,扁之轮,大而皋夔稷契之营四海,其理一而已矣。此与炼气炼心之说,可互相发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