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南方北方有哪些庄稼?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0:12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2:15
在两汉期间,农田水利建设发达,尤其是在汉武帝和东汉明帝时,曾两次大规模治理黄河,当时武帝亲自治河工地,不少文官们都去背柴,堵塞决口。在后来长达80年的时间里,黄河没有发生水灾。
既然汉朝如此注重农业的发展,与农业有着密切关系的农耕用具怎样呢?那时的耕犁、犁壁,对于提高农耕具有非常好的成效。
▲ 汉代农业已使用铁制农具
一直以来,北方种植小麦,南方种植水稻,南北各自的农业种植特色为两地农民带来了丰饶的丰收。
说到这里有的人可能会想问,今天我们吃的萝卜、芹菜、芋头等蔬菜,在汉朝时是否就有呢?据历史相关记载,汉朝时就已经开始用温室栽培蔬菜,这要比欧洲早1000多年。
很多普通人家向往宫廷生活,其实在宫廷当中冬天用温室来种植韭菜,而在民间不少的居民也会用温室来种植蔬菜多达20多种。此时汉朝的畜牧业有很多的发展,在西汉时*养马多达30万匹。这个时候汉朝的手工业也得到发展。
除此之外,在汉朝麻织业、丝织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是时候不少人用桑麻来做衣服。可见当时的汉朝在农业发展的时期里,对于汉朝百姓的衣食住行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人口众多,土地肥沃辽阔,注重农业的发展,开凿水利,在工业不发达的省份开展农业,这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2:15
春季作物:(2~4月为春季,余类推。)
1.花生:(4——10月)花生的分布更为广泛,经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最多,为春种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等地也有较广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种秋收。
2. 棉花;(4——9月)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春种秋收。
3.冬前育苗,早春移栽:彩色甜辣椒、观赏型彩色小辣椒、圣女果番茄
4. 水稻:南方:4——7月 7——10、11月(双季);东北:5、6——10月(单季)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1前插完秧苗,8。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收获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它收获不久再种小麦或油菜)。一般考试只考双季稻。在南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
5. 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根据当地一年一熟的情况,可推测出是春种秋收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2:16
庄稼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指传统农学将农业简单定义为种庄稼,最为普及的应是人们日常所食用的一些谷物,最为盛行的,即为“五谷”一说是黍、稷、(大、小)麦、菽(大、小豆)、稻;一说是黍、稷、麦、菽、麻。
中文名
庄稼
外文名
zhuāng jia
传统定义
传统农学将农业简单定义为种庄稼
稼的解释
稼,即作物
快速
导航
稼字解释
人的作用
地字释义
相关词语
基本释义
农作物
拼音:zhuāng jia(多指地里的粮食作物,稼读轻声)
柳青《铜墙铁壁》第一章:“河滩上有树,河坪地里还有庄稼。”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茂密的庄稼,明亮的小河。”
传统农业
中国传统农学将农业简单地定义为种庄稼
“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吕氏春秋·审时》)。也就是说,从事农业生产离不开稼、人、地、天四个因素。
中国传统农学的成就也主要体现在这四个方面。
一稼,即农业生物
共26张
庄稼
二人,即农业生产者
三地,即土地和土壤
四天,即农业气候,也指农业生物的各种特性
稼字解释
稼,即作物。中国是世界少数的几个农业起源中心之一。到目前为止,考古学家们已先后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河北武安磁山、湖南醴县彭头山、湖南道县玉蟾寺、江西万年仙人洞、河南舞阳等地发现了众多的农业文化遗址,其中有的年代已接近万年以前。从出土遗物来看,当时北方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稷、黍、菽、麦、麻等,南方主要种植的是水稻。中国分别是粟、菽、稻、桑、茶等许多作物的起源地之一。作为世界的作物起源中心之一,中国对于世界农业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朝鲜和日本,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的栽培稻种即来自中国。又如今天世界上许多种语言中都还保留了大豆“菽”和“茶”的读音,这又表明中国是大豆和茶的故乡。
五谷
中国有着丰富的农作物资源。传说神农播“百谷”,说明当时的作物种类有数以百种之多。但后来又出现了“五谷”、“六谷”和“九谷”的说法。其中“五谷”说最为流行,“五谷”之说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但解释却有不同,一说是黍、稷、(大、小)麦、菽(大、小豆)、稻;一说是黍、稷、麦、菽、麻。这二种说法的主要区别在于稻麻的有无,之所以出现分歧,是因为当时的作物并不止于五种,“六谷”、“九谷”说的存在就是一个明证,同时也可能与解释者的经验有关。“五谷”说之所以盛行,显然是受到五行思想的影响所致。因此,笼统地说来,五谷指的就是几种主要的粮食作物。
五谷的概念形成之后虽然相沿了两千多年,但这几种粮食作物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所处的地位却因时而异。五谷中的粟、黍等作物,由于具有耐旱、耐瘠薄,生长期短等特性。因而在北方旱地原始栽培情况下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至春秋、战国时期,菽所具有的“保岁易为”特征被人发现,菽也与粟一道成了当时人们不可缺少的粮食。与此同时,人们发现宿麦(冬麦)能利用晚秋和早春的生长季节进行种植,并能起到解决青黄不接的作用,加上这时发明了石圆磨,麦子的食用从粒食发展到面食,适口性大大提高,使麦子受到了人们普遍的重视,从而发展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并与粟相提并论。儒家经典《春秋》一书中,它谷不书,至于禾麦不成则书之。可见,圣人在五谷之中最重视麦与禾。西汉时期的农学家赵过和氾胜之等都曾致力于在关中地区推广小麦种植。汉代关中人口的增加与麦作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直到唐宋以前,北方的人口都多于南方的人口。
但唐宋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中国人口的增长主要集中于东南地区,这正是秦汉以来被称为“地广人稀”的楚越之地。宋代南方人口已超过北方,有人估计是6:4;此后至今一直是南方人口密度远大于北方。南方人口的增加是与水稻生产分不开的。水稻很适合于雨量充沛的南方地区种植,但最初并不起眼,甚至被排除在五谷之外。然而却后来居上。唐宋以后,水稻在全国粮食供应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据明代宋应星的估计,当时在粮食供应中,水稻十分之七,居绝对优势,大、小麦、黍、稷等粮作物,合在一起,只占十分之三的比重,已退居次要地位,大豆和大麻已退出粮食作物的范畴,只作为蔬菜来利用了。但是在一些作物退出粮食作物的行列时,一些作物又加入到了粮食作物的行列,明代末年,玉米、甘薯、马铃薯相继传入中国,并成为现代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