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电影的历史?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28 11:0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6 03:57
重温邵氏电影光辉(一)
对许多人而言,邵氏电影已是一个经典,在中文影史上,更是一个重要的光影标记。
提及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最辉煌的年代,人们总会想起它当年的口号:邵氏明星,多如天上星。邵氏在最风光的时期,几乎是香港的电影王国,它的成功与声势,当然不是一蹴而就。而这一切需要从头说起。
就从50年代中期说起,当年东南亚的电影事业还在萌芽时代,而香港电影已开始蓬勃,可说是手执东南亚电影业的牛耳。在50年代中,香港影坛其实有三大势力,就是邵氏、电懋(国泰)和左派的长城与凤凰公司。它们的特色就是以拍摄华语片为主流,拍片数量多且稳定,而且制作都比其他独立电影公司认真严谨。
以当时的情况而言,邵氏的实力与声望,起初都不及新马影业大亨陆运涛手创的电懋。当时电懋财雄势大,明星与导演阵容强大。单论明星,电懋就有林黛、尤敏、林翠、葛兰、叶枫、李湄、丁皓、王莱、苏凤。小生则有张扬、雷震、陈厚、乔宏、田青等。电懋的导演阵容则有岳枫、陶秦、唐煌、易文、王天林等。更有高级职员宋淇、秦亦孚,更有张爱玲编剧助阵。在钟启文的领导下,成就蒸蒸日上。
迎头赶上 与电懋一争长短
在50年代初期,尚是邵氏父子电影公司的邵氏,可说是处于电懋下风,明星阵容不及电懋强大,除了同样有当时两边走的林黛与林翠外,只有后来由长城转投入的乐蒂,而斯时尤敏则已跳槽电懋,生角只有赵雷较知名。在此时期,连李丽华、严俊、张仲文等,起初都是为电懋效力。
50年代中,邵氏改组为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由新马的邵仁枚、邵逸夫兄弟主政。邵逸夫更由新加坡到香港主持电影拍片工作,与电懋一争长短。可以说,香港的电影事业,其实是由南洋帮新马大亨创立的。邵逸夫是商业奇才,在他的领导下,邵氏一洗颓风,迎头赶上,甚至后来居上,把电懋抛在身后。
早期的电懋电影和邵氏电影的主要分别,简单的说,电懋的电影时代气息较浓,它电影中的女主角,都是穿西式洋裙的。而邵氏的则多数都还穿着唐装衫裤。举个例子,电懋出名的《四千金》、《曼波女郎》、《玉女私情》、《青春儿女》、《空中小姐》,这些女主角们都是典型的香港50年代的新城市女性,她们都穿着摇曳生姿的西洋大伞裙。而邵氏同期的电影如《春光无限好》、《丹凤街》、《夜来香》、《窈窕淑女》、《黄花闺女》、《月落乌啼霜满天》等,女主角都还穿着当年大部份妇女所穿的唐装衫裤,有些更是民初装。
单从服装,就可以看出50年代早期,邵氏和电懋电影的不同风格。电懋较城市化,邵氏则着重乡土化与唐人街风味。
在邵逸夫入主邵氏主持大政后,就有明显的不同,首先他拉拢了当年最红的林黛与李丽华,成为邵氏基本演员。小生阵容也加强,除了原本当家的皇帝小生赵雷外,也拉拢了陈厚跳槽加入,之后关山也由左派阵营投入邵氏,钟情与张仲文较后也加入邵氏。
单是有大明星还不够,邵氏此时更下大资本拍大片,影片改成综艺体阔银幕外,更投下重资拍彩色片,观众趋之若鹜。《江山美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成了那一年香港最卖座的中文电影。有一个“笑话”说,就因为《江山美人》这部片,香港观众此时才知道除了任剑辉和芳艳芬外,还有一个明星叫林黛。有这个笑话产生也不出奇,当年香港的主流市场是粤语片,而华语片则是以新马南洋一带有主要市场,电影都是在“南洋”上映。
迎合口味 带起黄梅调热潮
邵氏电影票房后来胜过电懋电影,是因为邵氏更会做生意,邵逸夫知道南洋观众的口味。以前的电影观众以妇女为主,她们喜欢的除了先苦后甜的“家庭伦理文艺大悲剧”外,更喜欢歌唱片,歌愈多愈受欢迎。
在早期的《桃花江》、《曼波女郎》时期,邵氏在歌唱片输了脚步,但它更自傲的是,它带起了另一个更风靡观众,轰动期更长久的港式黄梅调电影热潮。在《江山美人》之后,《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王昭君》、《杨贵妃》等彩色阔银幕大制作,更令邵氏真正擦亮了金字招牌,熠熠生光,相形之下,它的主要对手电懋已黯然失色。
在邵逸夫领导时,邵氏也拉拢了当年的大导演岳枫和陶秦加盟,如虎添翼,和原本的李翰祥等人,为邵氏开拍各类型大片。
岳枫除了可以拍《畸人艳妇》和《嬉春图》这类时装片,他也可以拍古装片《花木兰》、《宝莲灯》、《妲己》,甚至武侠片《盗剑》、《夺魂铃》,堪称多才多艺。陶秦虽不擅拍古装电影,但邵氏名作《不了情》、《晓风残月》就是他的作品。陶秦更属当年少数会拍歌舞片的导演,《千娇百媚》、《万花迎春》、《花团锦簇》、《欢乐青春》,都是他的作品。
邵氏公司的发展此时节节抢先在电懋之前,不仅因为走对了古装歌唱片的路线,也因为邵逸夫是人在香港直接主持业务,而电懋方面大事则都要向新加坡方面报告等候批准,步伐节奏就已经慢人一步。
邵氏还有一个成功要点,就是扩大业务,建立邵氏影城,拥有多个摄影棚,并搭立古装实景,方便拍片,省时省力也省钱。
它还有一个成功点,就是大量栽培新人,它设立了“南国演员训练班”,招考新人,然后签下有潜质的新人予以力捧,成为红星。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必付出惊人的片酬拉拢天皇巨星加盟。胡燕妮、郑佩佩、何莉莉、李菁,就是邵氏一手捧红的大明星。甚至连早期拍福建片的小娟,也是由邵氏捧成红极一时的凌波。
写到这里想到,邵氏的演员训练班叫“南国”,它的官方宣传刊物则叫《南国电影》,它是暗示它的根源在南洋新马吗?
邵氏最高峰时期
邵氏在60年代中,成了香港雄霸一方的电影王国,也有两个外在原因,其一就是国泰大老板陆运涛在台湾参加亚洲影展时坠机身亡。陆运涛当时本已有心要大施拳脚与邵氏一决雌雄,谁知出师未捷身先死,易名为国泰的电懋群龙无首,出品每况愈下,大明星更纷纷息影,影片成绩差强人意,终于结束拍片。
还有一个外在原因就是香港1967年*,造成左派电影公司没落。
这时就只剩下邵氏公司独占天下了。
邵氏公司脑筋快,眼光准,在黄梅调、山歌片渐渐被观众厌倦时,它在张彻导演的领导下,及时开拓了“武侠电影世纪”,由《边城三侠》和《江湖奇侠》打头阵,掀起了历久不衰的阳刚电影热潮,更改变了香港电影素来以女主角为主的风气,此后的电影都是由打仔小生如王羽、罗烈、岳华、张翼、姜大卫、狄龙、陈观泰、傅声等挂头牌,他们才是牡丹,女主角则只是绿叶。
邵氏的最高峰时期就是此时。
随后,每个人都知道了,邵氏开始减产,甚至停顿了生产。但这么多年来,提起香港电影,人们首先想起的还是邵氏电影,邵氏足以骄人矣。在邵氏之后,没有电影公司可称“电影王国”。
重温邵氏电影光辉(二)古装片与黄梅调年代
邵氏兄弟做生意的气魄与胆识过人,是邵氏成为香港电影王国主要原因;而李翰祥为邵氏拍摄的彩色古装巨片与黄梅调电影,除了令财源滚滚流入邵氏,也使当时的中文电影界展示了另一番新气象,如此回首,我们称之为:经典。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zslbz/blog/item/08077b2278458ba44623e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