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15 15:57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9 07:06
*面,官僚作风导致官方传播并没有完全遵循文化传播的客观规律。同时对文化(传播)的定位和发达国家也并不一样。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9 07:07
因为汉语的特殊性,和国内外语人才的相对缺乏(绝对数量不少,但是相对数量不够,同时质量也有待提高),导致文艺方面的输出难免出现“损耗”与“折扣”:如诗词翻译困难,成语翻译困难,影视剧、游戏的名字和专有名词不好翻译,难以传达原有的意境等等等等。这点作为一个天生的弱势,只能依托国家整体实力的强大,激发外国人自发学汉语的热情,以及对外汉语教育和语言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这确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能指望一两个不世出的天才在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9 07:07
不是不行,是老外没有从小的中国文化熏陶很满血,又是文言文,又是骈体文,又是诗经,又是楚辞,又是唐诗宋词元曲,又是近代白话文,又是形声字,通假字,多音字,同义词,他根本搞不清头绪好吧。相反,我们学老外的东西相对简单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9 07:08
要更好地成为文化传播的基础,国内的文化产业链目前还远未成熟,很多具体行业尚无明确的行业标准和稳定的后备资源储备制度,更未形成规模效应和良好的竞争环境(这里先不探讨垄断企业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利弊),导致文化精品率相对规模来说还是偏低(继而文化传播的上限偏低),单独企业的竞争力仍无法和国外巨头相比,比如现在的华谊兄弟仍远无法和华纳兄弟相提并论。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9 07:09
文化输出本身是在渴求肯定与认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已经够了,西方认可的都是西方人喜欢的,中华文化的精髓在于万家灯火袅袅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