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0:55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3:51
阿里公司要求每个员工都给自己取一个“花名”,其实是一种企业文化的展现,而且这种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是起到正向作用的。
一个企业的文化,与企业创始人的个性密切相关。阿里公司之所以有“花名”文化,主要是源于阿里的大老板——马云。马云算是一个金庸粉,自己的花名也是《笑傲江湖》中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华山派顶尖宿老——风清扬。
而且,“花名”文化还蔓延至阿里公司日常运作中:“达摩院”是阿里的研究部门,“桃花岛”是马云的办公室,“光明顶”是公司的会议室称。我好奇的是,风清扬应该住在华山吧,咋跑桃花岛去了,奇怪!
“花名”文化对于阿里公司,其实算是一种构建和谐工作氛围的润滑剂。从心理学和管理学来看,用花名来作为职场的符号,可以起到淡化等级、消除距离感的作用。
阿里的“花名”文化,其实就是一种强化凝聚力的文化,把企业作为一个大家庭来看待,让大家在花名的称呼中,减少那种陌生感和仰视感,体现那种温暖感和和谐感。
我觉得挺好的,我以后开个公司,也会学习这种做法,至于我自己取个什么花名,开了公司再说。
网友一:
我的花名是善小艺。
我们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今年已经是创业的第四年了,10月份刚刚过去四周年,在我们公司目前就是采取“虚拟人”的名称来称呼各个同事的。
比如我,属于媒体部门,在我们部门有:善小艺(就是我啦)、善小修、善小倩、善小阑、善小容;媒介部门有:善小朋、善小天等,我们之间的称呼一般来说也是直接这样称呼的。
当时刚来的时候我还是挺新奇的,第一次接触到这种在公司内部采取虚拟名称的方式。我觉得好处有这些:
关系和谐,不显得生分和尴尬
在刚进公司不久的时候不认识周围同事也是很正常的,平时叫什么也会很尴尬,叫名字显得不尊重,叫亲热了也没那么熟,有了虚拟名之后就好多了,直接称呼就是,不用担心太多,也没那么多的心理负担。
消除等级,拉近和领导的距离
其实我们老板自己也是有花名的(虽然我们平常都不怎么喊),一方面大家一视同仁,没有树立什么特别阶层的感觉。
有了虚拟名后主管和下面的人也好沟通了,直接喊花名,不用开口叫那些“主管”“经理”等阶级性强的名词了,这样阶级感就在无型中被弱化了,办公室关系会更加和谐。
其实,采用花名的公司其实不止有阿里巴巴,很多互联网公司也开始采用花名来沟通了,比如我认识的某个美妆电商的公司,他们内部就是花名,栀子,木槿等。
总之,使用这种虚拟人的称谓,在互联网行业还是很常见的,我想如果有一天国企事业单位也能这样那就更好了,这样可以消除*内等级森严的问题。
网友二:
这是马云的智慧,起花名用花名,就不会有张主任,李总,赵*,王总监,极大的杜绝了官僚主义,创造了平等进取工作氛围。我觉得,马云太了解中国了。
现实中,确实有很多人取得一点小成绩,有了一点小地位后就开始飘了,把精力用在摆谱拉架上,既影响别人,又毁了自己,根子在哪?不就是传承千年的等级意识吗?
这种等级意识,恰恰是阻碍基层上升的最大障碍,我认为,深刻了解中国文化的企业主才有这份格局和胸怀!
网友三:
花名制度暂且不说它反映了什么现象,亦或者体现了一个公司怎样怎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方便。
想当初自己刚进陌生公司工作的时候,有时候不看工作牌,光那些繁杂的人名你都记不完,搞一两年,也不见得能认清所有的人。
最尴尬的时候,你遇到了老板,你可能都觉得是一个陌生人。
而有了花名之后,那就会简单多了。
什么风清扬啊,岳不群啊,林平之啊种种,你一提,不仅能想到小说和电视剧,还能引你直接记住和这个名字对应的人,对应的同事。
即使你在公司中记错人名了,记混了,你叫出来也不会显得尴尬,毕竟,这不是真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3:51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3:52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3:53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