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2:10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9:19
三野是新四军部队和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合并而成的,之前叫华东野战军。一野1949年2月成立时兵力为15万,二野28万,三野比一二野加起来还多,达到58万。
所以三野纵队数量和纵队平均兵力也比一二野多,一二野纵队下辖一般为2到3个旅,而三野和四野的纵队下辖的却是师,平均每个纵队3个师。
三野总共有14个纵队,它们是1、2、3、4、6、7、8、9、10、11、12、13、渤海和鲁中南纵队。除了第10纵队、渤海和鲁中南纵队外三野纵队兵力普遍超过2万人,其中12纵兵力甚至达到5万之多。
扩展资料:
三野在血与火中成长,在*林弹雨中厉兵,涌现出了陈毅、粟裕、皮定均、陈士榘、宋时轮、许世友、王建安、韦国清、成钧、陶勇等著名将帅。
历经渡江战役、上海战役、长山列岛战役、福州战役、舟山群岛战役和漳、厦、金战役等震撼世人的大战,在与蒋家王牌军和锐师的较量中,进发出了排山倒海般的巨大威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人民*第三野战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9:19
这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四军和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一部逐步改编扩建而成的。
第三野战军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主力部队之一。由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四军和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一部逐步改编扩建而成的。至1949年12月,总兵力82.5万余人,1950年撤销番号。
抗日战争胜利后,遵照党*和**关于“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罗荣桓等率领山东军区部赴东北,陈毅等率领新四军军部及第7师、第2师第4和第5旅、第4师第9旅、苏浙军区第2和第4纵队及苏中军区教导第1旅等部,由华中先后北上,执行巩固和发展山东解放区的任务。
扩展资料:
中国人民*第三野战军的相关情况:
1、1949年2月,遵照**的统一命令,华东野战军正式改编为中国人民*第三野战军,陈毅为司令员兼*委员,粟裕为副司令员兼第二副*委员,谭震林为第一副*委员,张震为参谋长,唐亮为*部主任。辖4个兵团和1个特种兵纵队。
2、对野战部队的机构先后进行了较大调整:第7兵团兼浙江省军区,该兵团第23军拨归结9兵团建制,第35军全部地方化;第8兵团部撤销,大部与华东军政大学合并,组成新的华东军政大学。
3、1950年1月3日,**决定撤销第三野战军第30和第35军番号,其成员拨归华东海军建制。8月,撤销第二野战军前委,组成新的华东军区*,以陈毅为第一*,粟裕为第二*,唐亮为第三*。野战军部队全部归华东军区领导。11月,以第29和第32军军部组建为铁道*司令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人民*第三野战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9:20
应该三野的编制是最科学的,三野的前身也就是华东野战军在淮海战役中担任了主力任务,华东野战军有50多万,当时的中原野战军(刘邓大军)才10几万,而东北野战军通过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兵力急剧扩充到70W,而淮海战役的激烈程度原非辽沈战役所能比了。而俘虏也优先补充到了二野就是中原野战军。而东北野战军却通过辽沈战役扩充到100W。三大战役结束后*败局一定。渡江战役的紧锣密鼓的准备中,**感受到这种以地域命名野战军不符合要求了,就将有了四大野战军,而改变仓促兵员成分复杂,只是简单的将纵队改为军,于是就出现了,三野相对于四野编制的庞大~应该说四野的编制要小而已。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9:20
所谓编制,指的就是部队的组织结构以及作战单位、机构的设置。尽管四野在49年整编时是人数最多的,但它不如三野的编制庞大。三野共下辖18个纵队(需要解释一下:按作战序列是16个纵队、1个特种兵纵队、1个和纵队差不多的后备兵团,这个后备兵团之所以说它和纵队差不多,是因为虽然它叫兵团,但下边只辖4个师。)而四野才下辖12个纵队。其次,四野每个兵团下辖3个纵队(也就是军),而三野每个兵团下辖4个纵队(也就是军,当然不包括刚才提到的所谓的后备兵团),仅从以上来看,三野的编制应该是庞大的,不知道这么说,你是否明白、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