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城市住房成交下降49%,大佬讲讲未来房市走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2:33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6 17:53
我觉得未来房市的走向会趋于平稳,房价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可能会略微上涨或持平。因为楼市的变动牵涉到许多层面,不太可能在短时间有大的变化。
首先我们说说为何房价不会再过度上涨。近一二十年,房价疯狂上涨,这主要得益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模式。部分人通过“炒房”赚到了钱,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但是也有一群人因为购房的缘故,让自己的生活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在这个群体当中,最多的当属年轻人了。
这些年轻人背负着房贷的压力,使得他们只能拼命去工作,甚至连请个假的勇气都没有。他们害怕结婚乃至是恋爱,因为恋爱需要花钱,结婚需要花费更多的钱。这也充分说明高额的房价已经对社会的婚育情况产生了明显的不良影响。为了改变这种趋势,势必会对房价进行“抑制”。
房价不会再猛涨除了社会层面原因的还有经济层面的原因。房地产经济的持续“扩张式”发展极度容易产生经济泡沫,严重的甚至会引发经济危机。这是关乎民生的事,肯定需要谨慎对待。之前没有大力度管控也是因为经济发展需求,但是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已经不再那么依靠房地产经济了。
其次我们再说说为何房价只会趋于平稳,不会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房价的变化牵涉到许多人、多个行业,而且关联着经济的发展。
如果猛然或者持续性下降,都会诱发经济危机,导致社会的不安定。2020年和2021年有关部门出台了一些*,的确让商品房的成交量有了显著的下降,并且房价也略有下降。但是2022年开始就放宽了相关的*,银行的贷款利率对比以往也进行了下调。
我一个朋友在我们当地县城买的房子(2020年买的),当时的购买均价是7836元/每平方,现在一年多过去,中间升升降降,目前还是增值了,大概在8000多点一平方。我自己买的房子也升值了,一平方涨了将近400、500的样子。
房子的成交量未来可能会越来越低,因为人口有限,房源已经能够满足居住。但是在我看来,房价还是不会降的(当然也不会猛涨了),最起码未来10年不会有大的变化。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6 17:53
毫无疑问,现在普罗大众对持有房地产的偏好在降低。根据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模型(凯恩斯用的是货币和债券,他比较重视心理因素对市场的影响),资产配置偏好的变化,会对房地产总值产生极大的影响。
流动性偏好是指如何配置现金和资产的比例。流动性偏好模型,假设资产配置包括现金和资产,对资产的交易只会导致现金的转手,现金总量受到*/央行控制。
当现金总值10万亿,人们在资产配置中持有现金的比例10%,持有资产比例90%的时候,资产总值就是90万亿。 持有现金的比例5%,持有资产的比例95%的时候,资产总值190万亿。
但是当持有资产的偏好从95%降低到90%的时候,资产总值会从190万亿降低到90万亿。要想把资产价格吹起来回到190万亿,那就要货币大放水,从10万亿放水到20万亿以上。从2008年以后剧增的M2,不但影响了资产配置的现金端,还提升了人们持有房产的偏好。
现在中国人在资产配置中,对持有房地产的偏好只怕已经过了顶点。这种情况下,哪怕资产配置比例不大的变动都会对房地产总值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当整个群体想要降低房产配置的时候,必然导致卖盘大于买盘,只有在房产价格降低之后才能再度平衡。
如果新房没有足够的买盘,那房地产商更会减少拿地,加速清库存回笼现金。而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相关税费,是地方*收入的主要来源。现在不少地方*积累了高额债务,收入不足会殃及银行。所以我判断*一定会促进房地产消费,而央行一定会加大放水力度,尽力撑住房价。
如果这个再不行,那形势反而会急转直下:为了维持地方财政,可能会加速房地产税的推出。虽然这看起来有点荒谬,但是日本房地产税出台,就是发生在房价大跌之后。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6 17:53
主持人涂磊曾这么评论房价,他说年轻人买不起房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如果买得起才是异类。如今很多年轻人依靠父母帮忙买房,已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当然了,这个观点也有不少人反驳,有人说:自己就是完全靠实力买的房,没有家人的帮助。虽然年轻人通过自身能力买房值得我们肯定,不过我们应该直视的问题是,真正买得起房,且不需要父母帮助的年轻人比例有多少?
仔细想来,2020年我国住房收入比超过9:1,相当于房价要对应9倍的工资,楼市对经济的贡献力度进入转折点,反而对消费起到反噬作用,在按揭贷款的人群当中,很多人将月收入的80-90%用于支付月供,不敢消费已经成为常态。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买一套房至少要花费20-30年,也正是由于高房价,才致使我国结婚率持续下滑,新生人口量快速减少。
虽然如此,但人们都希望房价涨得越高越好,住房价格要降?专家:房价越高百姓财富越多。
有着“房地产之父”称号的孟晓苏认为,我们现在看不到房价下行的因素出现,所以要告诉大家真实情况,不要拿市场下跌的谎言去欺骗百姓。在他眼里,房市的趋势始终看货币、地价、需求影响,在目前的市场上,M2始终高于GDP增速,土地价依然较高,多个城市依然与房地产互相联系,而市场供需错配、不平衡的凸显,这就直接导致市场上涨。
北师大教授董藩则认为,刚需撑不起房地产市场未来的责任,因为刚需永远不会第一个冲进市场,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他们胆子太小了。听他的意思,似乎只有鼓励炒房者才算撑得起楼市,要知道他曾经毫不掩饰地鼓励投机炒作,称“投机可以平抑房价”等。无独有偶,专家*更是从另一角度阐述,指出在不考虑平衡性的情况下,房价越高代表百姓财富增加越多。
不得不承认,过去买涨不买跌是涨价的最好理由,在那个炒房横行的年代,哪怕是刚需也抱有这样的心态,都希望买的房子价格大涨。所以从多位专家如此维护高房价、炒房行为的举动下,不难发现“买涨不买跌”有着深厚的市场基础。
不过,时过境迁,当市场开始转变时,这些专家还沉浸在过去的思维当中,就如同虚构的空中楼阁,经不起任何实践考验。因为无论是放开*鼓励炒房者入市,还是房价越高对百姓财富的带动性,都需要有一个大前提:人人都有房子。
举个例子:一座城市有2亿套房子供给,同时也有2亿的需求,假设2亿人每人都购买到了一套房子,那么这时候房价上涨,确实能让所有人都获益。但如果2亿套房子被其中1亿人买走了,另外1亿人0套房子,这时候就不能一味说房价越高越好了:因为价格越高,则意味着没房的1亿人财富缩水,另一边又助长了有房人的投机炒作心态,让市场走向*差距越来越大的局面。
从这个角度看,鼓励炒房者入市是行不通的,何况这些年炒房横行的局势大家也有目共睹,这类人群都是冲着“买房赚钱”而来,一旦市场转向,跌掉了他们的首付款,不要房子不还贷款的主要也是他们。
好在,现实的楼市情况与房产学者们的“预测”格格不入,而且正在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第一,高层连续发声房地产,刚需、改善购房者迎来“被照顾”时代
继央行对房地产提出“维护住房消费者利益”后,随后高层继续发声房市,提出在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上对首套购房者予以支持。紧接着,各地的“保楼”行动也陆续开展,比如北京、广东、杭州等地同步收紧房屋预售款的监管,保证城市房屋的有序建设;有城市直接给予购房补贴;还有提示购房者,在购置过程中要防踩坑。
第二,炒房路基本被堵上了,稳定市场只能依靠自住
伴随着*环境的愈加严峻,国内房地产已经出现两大症状:一是房价开始分化,以郑州、天津、石家庄等为首的北方城市,因为人口吸纳数量减少,购房需求下降,住房价格开始下跌;二是限贷令、三条红线等金融措施下,开发商资金承压,开始为了回笼资金降价促销,二手房业主也受到信贷预期影响,开始大量抛售房产,后续的购买力没有接上来,销售惨淡。
房价越高越好?央媒发话了
央媒经济日报多次表达对“高房价”的批评态度,例如在近期的《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态势不会改变》中,指出我国将继续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因城施策、分类指导,着力于“三稳定”,落实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顺应居民高品质住房需求,更好解决居民住房问题。
实际上,正如曹德旺对于楼市的态度,他认为房地产20年吸纳了过去的资源和资金,使得很多实体业经营下来根本不如买几条房子赚钱,所以如今对楼市的严格*,除了让错配的资源回归以外,也要促使住房的实现和回归。
如何买房?需要肯定的是,房价不再是永涨,就连一二线城市也不例外,所以现阶段刚需买房,不能一味追寻买涨不买跌,而是要以自住提升为主,比如关注升值的,可以留意一线或是部分新兴城市,比如以自身实力为主的,可以退而求其次,一些省会或是准二线城市也不失为机会,像西安、郑州等也依靠产业实现了发展,毕竟自住不可能一两年就换房,很多时候要住几十年的。
房说君有话说,总之,如今摒弃买涨不买跌预期,才是时代的趋势,只有以自身需求为目的买房,才不会患得患失,否则与投机炒作又有什么两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6 17:55
具体不好说,虽说房子空置率实在高,有些房子十多年二十多年了,还是毛胚房空置,有些房子只有一个人居住,可房子还在盖,而且还是抢购火爆的,有点让人懵圈啊。
不过,还是希望房子回到二十年前的价值,谁都可以轻松购买居住,而不是倾尽所有为了一个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