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 怨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17 20:0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5:41
王昭君怨词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虽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变常。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鉴赏:“千载琵琶做胡言,分明怨恨曲中论。”昭君的一曲《怨词》真实地唱出了她当时义无反顾和哀莫心死的心境。秋日中葱郁的树木,已经枝叶金黄,那寄居山里的飞鸟,在放声歌唱。故乡的山水,使得它们体格鲜亮;天边的云霞,却将昭君带入了深宫。在宫中,就如同被困的金丝鸟一般寂寞,当失去自由,梦想便如同大山一般沉沉地压下,虽然每目锦衣玉食,但总是觉得茶饭不思,而命运依然没有改变,如同远行的飞禽一般。王昭君被搁置在运离中原的匈奴,无论是思念还是目光,都无法穿越那层层大山的阻隔,山高水远,家里的父母亲人,大概后会无期了吧。
就在诗人在24岁时,丈夫去世,按照匈奴的制度,王昭君应当嫁于新一任的单于,这对于从小恪守礼教的王昭君来说是如此的大逆不道。她写信回汉室求助,但可惜得来的只是冷冰冰的遵从旨意。王昭君虽然是无奈下嫁给了大阏氏的长子雕陶莫皋,但感情还算笃定。两人经过了十几年的夫妻生活后,单于再一次的去世。这时的王昭君已经年近四十,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她历经万事,已经没有什么看不开的了。在随后的日子里,王昭君独自为匈奴和汉朝的边疆关系协调做着努力,使得边疆出现了少有的平和与宁静。
而后人对昭君出塞有过太多的咏叹。“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昭君怨》是唐朝盛世时期诗人李白为王昭君题下的一首哀婉怜惜的诗。
王昭君最后是抑郁而终,终身没能回到那个令她魂牵梦绕的中原故土。昭君死后,被葬于当地,因为她的墓依山傍水,始终草色青葱,所以王昭君的墓地又被后人称为“青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