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16 10:25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21:28
同样是临江仙,同样是今昔对比,同样是怀念过去的繁华,但是词人的经历不同,心境也完全不同,词中的境界更不同。
新党掌权以后,苏门弟子们纷纷被贬谪。晁冲之隐居具茨山下 ,回忆起来在汴京西池(金明池)畅饮的欢娱情景,时过境迁,感慨而作《临江仙》。
前两句是回忆与感慨。第三句转得妙,写出了迁客逐臣的无奈,为了避祸连书信都断绝了:别来不寄一行书。
第四句又一转: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即使见面又如何?还能像当年那样亲近吗?言外之意是对于当时*斗争的忌惮:信少写,话少说。
下阕写梦境,在锦屏环抱下安安稳稳地做一个好梦。南宋的姜夔有一首《踏莎行》也写梦境:”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只是两个相思对象有些不同。
再来看一下陈与义《临江仙》,上阕都是回忆,但是比晁冲之上阕的意象多而鲜明,其”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真是写出了文士的风流倜傥。下阕也是说梦,二十余年如一梦,包含了数不尽的悲欢离合、兴亡荣辱。结语是对于家国兴亡、人生浮沉的叹息: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忧思,这是时代环境造成的改变。结尾两句用历史的眼光看待这种改变: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相比较而言,晁冲之只有小我没有大我。
这两首临江仙都是今昔对比,晁冲之多了一个未来的思索: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陈与义多了家国的情怀,站的角度更高。词贵婉转,只可意会不可道破,又需温厚沉郁,不可叫嚣浅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21:28
因为他们俩人的见识和自己内心的心境都不相同。所以写出来的诗自然也有着不同的境界。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21:28
因为他们之间所经历的时代不同,遭遇的也不一样,所以境界也不同。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21:29
这两位词人的经历不同,心境也大有不同,词中的境界更不同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21:30
他们两个所处的生活环境、家庭环境各种都不一样 ,有了很大的差距 ,就会导致不育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