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18 02:37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8:07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通常在欣赏音乐时,都会用到或者听到“阳春白雪”、“下里巴人”这两个词语,那么“阳春白雪”为什么会用来形容高雅音乐,“下里巴人”为什么会用来形容通俗音乐呢?
图注:《阳春白雪》丰子恺漫画
其实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是古代的歌曲名称,它们都是出自于《楚辞-对楚王问》,作者是传说屈原的弟子、也是美男子的宋玉。
在《对楚王问》里面,宋玉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图注:宋玉雕像
有一个外来的歌唱家在楚国首都郢里开演唱会,刚开始这位歌唱家演唱的是楚国人都非常熟悉的楚国民间歌曲《下里》和《巴人》,整个郢都里面跟着歌唱家一起唱的有数千人;
于是这位歌唱家又唱了稍微高级一点的《阳阿(ē)》,和齐国人唱的挽歌《薤(xiè)露》,这个时候楚国人能跟着唱的只有数百人了;
等到这个歌唱家演唱楚国的高级歌曲《阳春》、《白雪》的时候,能跟唱的只不过数十人而已。
最后这位歌唱家开始演唱高难度的曲目,使用了宫、商、角、徵(zhǐ)、羽等曲调变化无穷的歌时,能跟着他的只有几个人而已。
所以说曲高和寡呀!
图注:春秋伎乐铜屋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对楚王问》节选
在这个故事里出现了“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三个成语,而且这个故事中宋玉所使用的比喻手法非常恰当,既讲述了“曲高和寡”的道理,也通过这个故事消除了别人对于自己的指责,这一篇问对文章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学习和称赞的对象,大才子金圣叹甚至评价这个故事:
“此文,腴之甚,人亦知;炼之甚,人亦知;却是不知其意思之傲倪,神态之闲畅。凡古人文字,最重随事变笔。如此文,固必当以傲倪闲畅出之也。”
图注:古代组合乐器编钟、编磬
在故事中出现了四个等级的乐曲,最后一个高难度的乐曲没有留下名字,而中间的《阳阿(ē)》、《薤(xiè)露》是代表挽歌,不太吉利。
于是剩下的能让大多数楚国人一起唱的《下里》、《巴人》自然是属于老百姓的音乐,也就是通俗音乐的代表了;而《阳春》、《白雪》自然也就成了只有数十人能懂得高雅音乐的代名词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8:08
最初指的是乐曲,阳春白雪,在战国时代代表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而下里巴人正好与其相反,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8:08
最开始指的就是曲子,第1个词语是一首古琴名曲,第2个词语的意思就是战国时期的民间乐曲。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8:09
其实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是古代的歌曲名称,它们都是出自于《楚辞-对楚王问》,作者是传说屈原的弟子、也是美男子的宋玉。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8:09
最初指的是乐曲,所以我觉得中国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